职业教育以德为先的教学与实践
2019-11-11李孟姝
李孟姝
【摘 要】本文从以德治国的高度,剖析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强化德育工作的深层次原因和重要性,试图从育人重德、以德为先的角度,提供推进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践思考;核心价值观;合格接班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67-01
学风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不懈追求和主题,也是学校造就育人环境的基本保证,不仅事关学校兴衰,也事关每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兴衰。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以德为先,重视并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把德育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加以落实。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德育出了问题,这个人无论其他方面如何,迟早会出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德育工作中,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应该加以强化,并且要把德育教学贯穿到学校教学的每个认知环节,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备是职业学校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建设确立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强化职业学校以德为先的德育教学,是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人生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某学校高三女生,因为回头多看了某个女孩一眼就遭到女孩及其同伴共5人将其拉到附近的半山腰上一顿毒打”“某县发生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暴力事件”“一个穿布鞋的女生,被几个同学堵在楼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扇耳光和推搡”……诸如此类,很多学校热点事件,在网络舆论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热搜,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当事学校,都会被推上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中,职业学校出现这样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并且有据可查。我们都知道,职业学校生源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较差,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从小承受了家长、老师、同学的太多责骂、嘲笑和打骂,厌学情绪重,自我意识强,情绪极不稳定,自控能力或者说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稍不留神,就会在强烈的“反抗”意识驱使下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学校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老师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家庭教育缺失,这些学生就会在天长日久的循环往复中自暴自弃,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乐忠于拉帮结派,游手好闲于学校和社会之间,误入歧途的学生也并不鲜见。面对这样的群体,好的老师,与时俱进的老师,一般都会在教学和实践上下功夫,深入探求教学相长的方法,以最大耐心,最深情怀,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提灯人,引领学生向好、向善,积极进取,在最青春的年龄,成就最好的自己。
强化职业学校以德为先的德育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实践力,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习惯于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教育,以“分数”定优劣,伴随着“普高热”的浪潮,学生培养难度不断加大,学校教师工作难度大,一旦以德为先的教学理念失衡,没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势必给学校带来不小的发展困境。相反,如果学校就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个特殊的群体一旦步入学习成长的正轨,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一样会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不断磨砺,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建设中的技术标兵和行业精英。可以这样说,在职业学校,始终把以德为先的德育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认真落实以德治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最好注释。从根本上说,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评判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所在。能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春风化雨,以德育人。
强化职业学校以德为先的德育教学,教职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学有目标,砥砺前行,这是打造一流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职工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和言谈举止时刻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在思想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科学严谨,认真求实;在为人上,要胸怀坦荡,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在生活上,要先人后己,廉洁奉公,端庄稳重,平易近人。知识要丰富,语言要准确生动,仪表要清洁整齐,举止要文明和谐,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和影响学生。因为第一颗扣子没扣好,下边的几颗扣子就都扣错了,洋相出尽,贻笑大方。总之,从办学实际出发,把握学风建设的规律,并回馈到办学实践之中,积极指导学风建设,将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更好地完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能否培养出道德、情操、创造力方面都足以承担新的时代发展建设的年轻一代,将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把道德教育的重點放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并倡导家庭、社会、个人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以德为先的教学与实践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焦焕章,徐恩芳.《美国日本的学校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4年第11期.
[2]汪元寿.《中职学生流失原因与对策》《青海教育》,2010年第9—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