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2019-11-11郑尚

价值工程 2019年29期

郑尚

摘要:本文以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GEM-S模型,对该产业集群在基础资源、设施、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Changsha High-tech Zone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lus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patent GEM-S model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basic resources, facilities, industri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关键词:专利GEM-S模型;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长沙高新区

Key words: Patent GEM-S Model;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cluster;Changsha High-tech Zone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9-0268-02

0  引言

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这一行业内的竞争性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关联密切的供应商、服务厂商和其他相关机构聚集,形成规模效应。自2014年2月19日湖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长沙高新区抓住发展机遇,出台多个产业优惠政策,截止至2018年6月底,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企业有5000余家,产值估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0%。本文基于专利GEM-S模型,对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在基础资源、设施、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专利GEM-S模型简介

专利GEM-S模型(见图1)是在原GEM模型上,把专利技术的竞争力作为核心研究对象[1],将产业集群所处环境作为影響因子而建立的竞争力模型。专利GEM-S模型[2]中的“G”是指专利基础,“E”是指企业专利,“M”是指专利市场,“E”是指产业环境。

2  基于专利GEM-S模型下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2.1 专利基础(Groundings)

专利基础包括专利资源和专利设施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其实质是产业集群外部对内部企业与专利相关的生产要素的供给[3]。

从专利资源来看,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大量的研发投入。长沙软件园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聚集了全市 90%以上的软件企业,具备产业集群战略基础[4]。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长沙高新区设立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4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的研发资金[5]。从专利设施来看,高新区创立了如创智软件园研发中心、国防科大——创智研发中心等规模较大的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拥有专业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专利转化平台。

2.2 企业专利

企业专利包括供应商及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专利结构和战略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其实质是产业集群内部的结构因素[3],它对集群的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

从供应商和辅助行业来看,长沙高新区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与湖南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引进方面有紧密合作。从企业结构与战略来看,长沙高新区不仅专利存量大,更重要的是集群内部企业特别重视专利产业化,成立了湖南首家专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专业机构湖南启域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柳枝行动”相关的政策细则也在不断完善。

2.3 专利市场

专利市场包括本地专利市场和外地专利市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从集群内企业专利技术的申请数、授权数,专利的失效休眠状况以及交易情况等方面进行衡量。

从本地市场来看,2019年一季度长沙高新区专利授权837件,其中发明专利252件,上半年向长沙市知识产权局推荐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项目获批6家,推荐专利、版权密集型企业获批5家。此外,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共建了高校知识产权中心,而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在整个专利数中占比将近30%,且这个数字还呈现不断上涨趋势。

2.4 产业环境

为了实现“使长沙高新区在2020年形成千亿级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6]这一目标,2014年4月3日,长沙高新区出台了《高新区落实省市政府加快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办法》,办法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及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及培育、税收返利、金融投资等多方面着手,旨在加快园区战略性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3  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专利技术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集群在专利技术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3.1 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相关优惠政策缺乏落地细则

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专利技术由静态保护及管理转向动态应用以及市场化的过程[7],其实质是专利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但是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专利衍生功能发挥严重不足,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如何用“智慧”赢“财富”还有待探索。另外,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长沙高新区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在人才、团队、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集聚配套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缺乏落实细则,这必将影响专利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和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3.2 知识产权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实现集群内企业信息的集中动态、交互共享,避免重复研究,同时可以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准确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但目前高新区没有专利信息公众免费检索平台,大部分企业缺乏一个了解集群内部知识产权信息的平台,也很难检索到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技术专利信息,这将不利于集群的长远发展。

3.3 国际专利存量较小,知识产权交易情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国内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逐年增加,尤其是发明专利占比逐年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群内企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能力提高。但是,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不明显,知识产权交易寥寥无几,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也很少。而且,国际专利存量较小,申请成功率也较低,解决涉外侵权纠纷难度较大,这对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很大挑战。

4  基于专利GEM-S模型的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4.1 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多方参与的专利产业化体制

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要想获得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专利技术产业化水平,搭建大量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建立高质量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加大产学研结合强度,培育价值高、市场适应性强的专利技术,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8],多方参与的专利产业化体制,突破专利产业化瓶颈[9]。

4.2 出台优惠政策细则条款,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为促进长沙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长沙高新区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需要尽快制定配套的细则条款,将其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产业集群技术竞爭力路径见图2。

4.3 构建高新区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

目前长沙高新区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不完善,导致无法实现集群内部企业信息共享。建议尽快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构建一个融专利培育与申请、专利检索、专利信息披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方信息共享,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便利。

4.4 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对外交流力度

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国际专利存量较少,且解决涉外侵权纠纷难度较大,因此,可以考虑建立知识产权对外交流的制度[10],派出相关人员赴国内各高新区调查研究,学习成功经验。同时还可以将企业优秀人才送出涉外知识产权重点地区展进行调研,熟悉国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规制和处置流程。

参考文献:

[1]金飞,陈晓峰.江苏沿海新能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GEM和AHP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2):152-159.

[2]庞颂全,刘敏榕.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闽、粤两省电动汽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07):83-90.

[3]栾明.基于GEM模型的滨海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02):2-5.

[4]李海燕.长沙高新区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52-55.

[5]黄毛旺.打造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启示[J].中国高新区,2015(01):86-89.

[6]2020年形成千亿级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N].长沙晚报,2014-04-23(A16).

[7]汤跃,孙智.基于知识产权产业化背景下的贵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59-67.

[8]罗如意,丁海兵,钱种明,刘政,林晔,王莹.杭州市专利转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通报,2018,34(12):276-281,288.

[9]金明浩,张艳.突破专利产业化瓶颈 加快湖北创新驱动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6(23):85-87,95.

[10]刘文华.长沙高新区知识产权现状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