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11-11王娟

课外语文·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作文教学中职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社会进步的桥梁。为了提升国力,走改革创新之路势在必行。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教学改革,加强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本文主要探讨了创新思维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竞争越演越烈,能否创新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品牌、一个国家是否存在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创新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国家发展,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了目前必须要实施的目标。语文其实是最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尤其是语文中的作文教学,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看问题的能力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彻底改善无话可说的现象。

一、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要求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活力,从前后、上下、里外、正反、好坏等方面去考虑问题、探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它能够充分地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不会让学生吊死在一棵树上,不会局限于一个解题方向,一个扩散方向。能够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思维量,提高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与变通性,能够充分实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語文教师不仅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向思维,还要在平时教学中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培养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改善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充分地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比如教师以“荷花”为题,要求中职学生能够充分地写出荷花的美。很多学生在写该作文的时候,会直接通过荷花的花瓣、花朵形状进行叙述,部分学生会在写荷花的时候引用“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观点,虽然充分地写出了荷花的美,但是文章过于枯燥,很难让人看下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直接就荷花的美这一问题,让学生开展辩论,一组认为荷花美,一组认为荷花不美,在辩论赛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将本次辩论写成一篇文章,如何突出荷花的美。相同的内容,但是不一样的文风,更为鲜活有趣,通过学生们的争论,能够更好地展现荷花的美。而学生们在此次辩论赛后,再写文章的时候,能够通过与桃花、梅花等花卉比较,能够改文风,提高作文的新颖度与自身思维逻辑能力。

比较思维是将一件事跟其他的事来进行区别比较的,从里面概括出不一样事物的特征,分辨出不同点及相同点,从而来更进一步地加深印象,达到提高语文能力、巩固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目的。比如引导同学们对阅读来进行对比,即把形式相近的、内容相近的文章放在一起,来进行对比的阅读。在阅读中把此有关的内容来进行不断对比、鉴别以及对照,既能活跃思想,开阔眼界,使认识更加深刻与充分,还能看到区别,掌握特点,从而可以把鉴赏力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能把差不多相似题材的作品来进行对比性的阅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与老舍的《我的母亲》;也能把不一样表现手法的作品来进行比较阅读,比如《茶花赋》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通过对比,认清楚读物的内容及形式上的不同点,在互相关联中抓住读物的特征,因此加深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

综合与分析是两种非常基本的思维逻辑方法。所谓的分析就是将要研究的对象给解析成每个组成的部分、因素及方面,然后分别理解与研究其本质;综合是将各种属性或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汉语阅读教学的分析与综合中有两个含义:一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整体的一部分;另一种意思是指从语言分析到语言表达的意识形态内容的抽象概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找出所阅读文章里面的重要的内容。然后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所在文章里的内涵。

二、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生活其实就是最好的作文原材料,生活中处处有故事,只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得出一篇好作文。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要求新颖,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依然无法满足这个条件,所写出的文章与往昔没有太大区别,很难得到高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而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要求写一篇题为《老黄牛》的作文,很多学生会这么写:“我最喜欢有益的动物是老黄牛,它主要生活在农村,老黄牛作文,老黄牛的体态魁梧,全身长着黄色的毛,蹄子稳健有力,能够背负重物。它的头上长着像镰刀似的角……它很吃苦耐劳,每天跟我们耕田、种地,从不偷懒,任劳任怨。我要人们不要让它太辛苦了,有时要让它休息休息再干活。我很喜欢它。我要学它那种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老黄牛是一种动物,很多学生都可以通过生活获取题材,但是如果都这么写作文,文章依然大同小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老黄牛的人呢?学生在转变思路后,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 ,观察身边的人。比如,有些学生在写作文《老黄牛》的时候,会写自己的父亲,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天天认真工作,赚钱养家,就如一头老黄牛。这是学生在进行观察后,得出的最真实的感受,题材新颖,符合主题。

三、在作文命题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创新

很多成功的作文,首先有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其次才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想要在作文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从作文命题开始。过于陈旧干巴巴的题目,学生很难得到启迪,在写作文的时候难度更多,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中职语文教师要清楚中职学生的个性,他们的年龄普遍较小,心性还不成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因此,语文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要创新作文题目。比如作文题目《失败-成功》,可以让学生转换思路,联想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自己的角色,感受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自己在成长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失败的,成功的。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生活感受,人都是会失败的,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会成功。生活中处处有困难,解决了,成功了,再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过于畏惧了。这其实就是“失败”与“成功”。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较为独特的感受,但是所写作文却又紧贴题目,做到了创新。

四、结语

学生对新鲜事物持续的思考是在创新思维中最为关键的。学生的学习热度被激发后,对写作感兴趣后,老师就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果没有思考,只有发现,就会让学生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探究,从而就失去了对发现的意义。根据现在来看,懒惰的心理在中职院校里是学生所普遍存在的状态,在学习期间,只依赖着老师们讲,在考试时只背课本,只想接受整理好的知识,有问题不愿意自己去考虑,去寻找答案,只想让老师来讲,自己不愿意去主动学习。这种行为不但不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也会对学生整体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妨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在中职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主动思考的能力。比如,老师们还能在作文的题目出来以后,开展对论文题目的指导与讨论,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对论文的题目进行思考。在这期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以开发。

参考文献

[1]王珂晨.中职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长江丛刊,2018(26).

[2] 唐乔木.激发创新思维,推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4).

作者简介:王娟,女,1986年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助理讲师,从事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作文教学中职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