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空间对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

2019-11-11毛圣雯

价值工程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人性化

毛圣雯

摘要:社区街道作为城市的公共起居室,是人们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相关研究背景、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的基础上,以北京天通苑老旧社区为例,从宏观尺度的北京地区现状分析,到针对天通苑社区提升策略,再到相关要素具体实施细节层层递进研究分析,提出针对天通苑老旧社区绿地提升与改造实施提出切实的策略。通过对天通苑社区的策略提出,希望对同类老旧社区街道景观更新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Abstract: As a common living room of the city, community stree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eople's happiness,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related concepts of the old commun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old community of Beijing Tiantongyua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eijing in the macro scale, to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the Tiantongyuan community, to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he relevant elements, the paper proposes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the promo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ommunity green space in Tiantongyuan. Through the strategy of Tiantongyuan community, it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newal of streetscapes of similar old and old communities.

关键词: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人性化

Key words: old community;street landscape;micro-update;hum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9-0063-03

0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演变,北京各个区县已经形成了很多20年以上的老旧居住区。老旧居住区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区。目前北京市1990年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老旧社区共1582个,总建筑面积约5850万平方米,约占目前北京市社区总数的2/5,而其中街道绿地面积却远不达标准。同时在老龄化飞速增长的大趋势下,北京于1990年开始进入老年型城市,作为老龄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老旧社区普遍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社区交通不合理、容积率较高、环境设施较差以及居民文体活动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如今社区居民在人际交往、文化、健身等精神层次方面的基础需求。因此,亟待改造更新的北京老旧社区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第81条对于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大背景下,2018年8月16日,北京市政府制定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旨在提升该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绿地基础设施,以此全方位提升该区域品质。由此可见,老旧社区景观改造势在必行。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强。本项目旨在通过相关理论与案例的探究,丰富和发展北京的社区街道景观改造和提升方法,为“回天”地区的“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切实可行、可借鉴的提升改造方案。同时,对于北京地区同种类型的老旧社区的绿地提升具有一定可借鉴价值。

1  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及微更新

1.1 老旧社区

“老旧社区”是指老旧住宅单体及其居住环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间、社会经济形态和使用时间区段的整体功能状态下产生“综合性陈旧”过程的社区。

1.2 景观微更新

景观更新是在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以及文化发展的需要前提下,对空间与环境进行的当改造,其主要对象是城市环境。

1.3 北京老旧社区改造现状

北京市老旧小区的大面积改造始于2003年。经过多年建设,这些老旧小区的面貌虽已焕然一新,但多数的改造仅停留在表面,很多小区环境的改造只停留在环境空间的简单的更新,如何在限制较多的条件下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老旧社区景观提升中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2  北京天通苑社区现状分析

位于昌平区的大型居住型社区天通苑始建于1999年,规划建筑面积600多万m2,是亚洲最大、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社区。经过20年的发展,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特别是绿色基础设施已非常落后:基础公共设施老化且常有安全隐患、绿量不足且遮荫效果差、集中绿地少、功能性活动空间匮乏等一系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街道景观已成为阻碍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其居民较多、拥有大量街道公共空间,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价值数据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调研,有效调查问卷100份,从问卷分析来看,80%居民对街道空间的景观提升有着强烈的意愿。

2.1 丧失积极的外部空间

老旧社区常常由于社区基础设施年久陈旧,社区绿地空间被逐步占用,从而导致原有可使用的外部空间大面积丧失。目前,天通苑社区因改造过多注重给排水、供电等“硬件”基础设施,对部分空间、道路形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2 社区绿化杂乱

天通苑社区的基础绿化较好,如目前社区中的两排高大行道树为悬铃木,但由于社区物业缺少日常的维护,景观效果不佳;社区建设初期较少考虑到树木长大及数十年后的情况,且人行道路多用硬质铺装,仅为了减少日常及未来的维护投入,却大大的忽略了十几年后的树木生长空间对铺装的影响,较严重的影响了社区内的视觉景观。

2.3 交通规划无序

天通苑的社区交通以建设初期的使用要求而定,却未能满足如今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乱停乱放,侵占绿地、人行道、活动场地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人与车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2.4 缺乏有效的物业管理

天通苑社区因商品房性质,以及政策因素,所以在物业管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初步建议在改造资金筹措上,可由政府与居民共同承担更新费用。

同时,由调研得知,部分老旧社区居民愿意投入一些资金以改善自身居住环境,并且改善环境后剩余资金可以由物业进行回收,投入到后续景观维护中。

2.5 街道空间连续性差

街道景观布局模式较为单一,缺乏统领整体的更深层的文化主题,设计更多的只停留在表面,且缺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宅旁空间、庭院空间等供人短暂停留的空间。

3  天通苑社区的街道景观对于公共空间的提升策略

3.1 提升策略

针对老旧社区外部空间老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景观维护力度不佳,而相应产生的社区环境变差的现象,改造街道与社区原有空间模式,优化提升社区现状景观,从而延长社区的使用年限,增加城市的更多的可能性。

提升策略主要从以下入手: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区别于新建社区,改造目的是更好服务居民,景观提升上应有其自身特点——①适用人群应以老年人为主体进行功能实用使用上的考量。②对于现状的利用及现有空间的挖掘:要尊重存在的大量现状植物、现状构筑物,改造景观也要融合已有景观。把景观最大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③地区历史文化特色融入景观——如文化慢行绿道、景观小品等。④街角微空间的嵌入。

现有空间挖掘: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区环境没有跟上人们生活品质的步伐,这是老旧社区的普遍性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3.1.1 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

社区空间在保持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此外,要重点考虑交往空间体系的建立问题,从而建立以“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为完整景观序列的社区交往空间体系。

3.1.2 社区交往空间的营造

在空间交往中,一般人们选择在建筑入口处、转角处等有安全感的空间,作为交谈空间,这类场所既能给人提供良好的视线,又能给人们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我们在设计邻里社区交往空间的时候,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量:

①内向性的交往空间:利用半围合的座椅或矮篱作为休息空间,从而给人带来内向性的安全感等。

②景观节点的重新布置:重新布置社区使用率较低的景观节点,使居民对空间的有效使用增高。完善社区空间中的基础设施——在景观节点进行重新布置时,为了使景观深入人心,可考虑增添一些文化性的景观构筑物或基础休息设施。

3.2 公共空间的优化

通过组织开放的小空间,减少空间资源浪费,与相邻街区的其他活动共享开放的户外空间有机结合,从而和天通苑社区的空间形成互补依存的关系,以提升天通苑社区的景观空间序列感,起到增加社区居民凝聚力的作用,是社区街道重构独具魅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3.2.1 建筑立面的优化

经过调研,位于社区广场前的居委会的建筑外立面些许破旧,为了增强景观效果,拟对物业外立面进行了修复与优化,并融入天通苑社区独特的文化符号,突出天通苑社区的显性的景观文化特色。不仅景观富有文化韵味,在实用上,也使建筑立面美观化。

3.2.2 休息设施的优化

通过对北京地区地理情况查阅可知,北京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春秋短促,冬夏较长。在进行景观更新时,应在空间内增设露天休息设施。在休息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要最大化的体现天通苑社区的独特文化符号或文化元素,起到统一景观文化主题,和谐景观步调的作用。

3.3 公共活动空间的激活

公共活动空间的激活,是以不同年龄的人群特征作为参考标准,从而设置的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激活天通苑社区活动空间时,要着重增加青少年设置的活动区域、娱乐空间和儿童专用空间,合理地以人群使用特征来划分游乐区域。

在激活中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时,观察并记录现在天通苑社区居民习惯使用的活动空间。并以此为实际参照,对该类活动空间进行分类梳理与激活。考虑到老人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基础休息設施,提供环境更加宜人的室外休闲空间。

4  总结

本文以北京天通苑社区街道景观为例,在分析天通苑社区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基于社区现状提出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更新策略。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对于“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绿色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北京地区同种类型老旧社区的绿地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真正改善老旧社区街道的整体空间环境,为实现老旧社区的活力复兴献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乔怡青.浅议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设计[J].价值工程,2018,

37(19):197-198.

[2]赵发兰.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要突出不同的地域特色[J].价值工程,2011,30(13):111.

[3]曹姣姣.社区营造理念下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研究——以宝鸡市经二路街道社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2.

猜你喜欢

人性化
人性化理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索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浅谈人性化设计
老年产品设计的人性化研究
城市空间的人性化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护生岗前培训与人性化教学
艾默生:智能化软件需关注“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