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刍议

2019-11-11李致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2期
关键词:困境教学改革

李致江

摘要:“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与文化观,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加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当前,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不足等问题,亟须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与提升实践水平。

关键词: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改革;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181-02

“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与民族院校广为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与文化观,是塑造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主要渠道与主要阵地。2015年,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上升为全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对促进我国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意义重大,这一决定对“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加快“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与文化观。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之所在,他们具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与文化观,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高校是各民族学生的汇集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更是如此,因此,高校就成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场域和有利平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历来重视对民族关系内容的教授和研究,通过梳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史,使学生认识到新时代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来之不易,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大好局面,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增进民族团结。

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有助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做好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力量,该群体是否具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意义重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课通过讲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基础,能够增强广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局限于对民族实体、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等旧有理论的讲授,仍停留在对民族区域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政策、民族教育文化发展等原有政策的解读上。民族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未能将该领域的前沿理论引入教授范围,如对“民族”概念的解读依旧沿用斯大林的定义,大多尚未将“民族”与“族群”的区别纳入教学范围。民族政策方面的教学内容仍偏重于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形成历史与价值意义等方面的讲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政策的时代更新,大多没有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引入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有关民族政策的调整与完善等内容列入教学内容。“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略显陈旧。

2.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略显单一。当下,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课堂讲授、教师提问、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凸显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此外,“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绝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大班制教学,单纯依靠“填鸭式”的教师讲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懈怠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由此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

3.教学实践相对不足。“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实践环节相对不足。“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作为一门高校广为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水平的培育,更为重视对学生政策领会能力的培养,这从本质上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倚重实践。从目前来看,“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大多陷于“重教学轻实践”的现实困境,课程教学实践或流于形式,或比重较小,更有甚者教学实践几乎空白,例如部分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实践课时仅有两节。这不仅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而且削弱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三、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1.更新教学内容。“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亟须更新教学内容。为实现“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教师应及时将民族理论与政策领域的前沿知识纳入教学过程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如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等。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做好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工作思想纳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更新。

2.丰富教学方法。“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应该丰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能够避免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应避免采用“满堂灌”式的单一教学法,注重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分组辩论、课堂提问等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引入影视人类学的方法,播放一些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有关的影视作品,如《红河谷》、《彝海结盟》、《回民支队马本斋》等,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提升实践水平。“民族理论与政策”课要注重提升教学实践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教育最为倚重的方法之一,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当下,“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要增加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学时,丰富实践的具体形式,可以充分借鉴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组织学生利用教学实践周深入民族社区开展田野调研,使学生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民族团结、民族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民族出版社,2015:25-27,39,62.

[2]崔榕.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与启示——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学理论,2017,(04):58-60.

[3]乌小花.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解读[J].民族研究,2017,(04):129-150.

[4]岳小国.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的一点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98-121.

[5]张艾力.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课堂坚守”与“课下延伸”——兼谈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J].民族论坛,2017,(02):35-62.

[6]刘淑香,金炳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思想指导民族理论教材修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3):166-190.

猜你喜欢

困境教学改革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