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2019-11-11刘晓霞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于2001年开始实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想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而对于学生而言,则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本次新课改的最大亮点可以说是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打破师授生从的被动教学局面,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模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在确立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将研究性学习和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探索高中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语文;教学
一、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作用
(一)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发,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自己的主人,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唤起身体内潜藏的激能,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研究性学习首先培养学生去质疑,质疑权威,质疑教参,质疑定式思维;其次培养学生去挑战,挑战传统,挑战当下,挑战未来;再次培养学生去摆脱,摆脱课堂话语的先入为主,摆脱教学权威的霸权论断,摆脱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摆脱自卑意识和服从意识;最后还培养学生敢于去重建,重建思维方式,重建知识体系,重建自我话语权。通过以上三步,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和批判意识,成长为有个性的人。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去和权威角逐,把教材当靶子,把教材上的知识和自己原有知识当作突破口,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他们,通过现象透视其本质,在不断的探究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歌德说过,不断变革,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古人亦云“穷则变,变则通”。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往往会推陈出新,引发“头脑风暴”,形成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流程
(一) 确定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通过解决学习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学习方式,问题代表着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确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性学习之初,老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出发。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这些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问题恰好是研究性学习的契机,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出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其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学生自己的问题;再次,要从课后习题出发,课后习题的设定是针对教学目的而定的,是考查学生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练习中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确定问题的时候不可忽视。
(二) 定向研究
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后,接下来就要发动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了,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搜集资料。根据前一阶段确定的问题,学生明确任务,实行小组分工,通过课外资料、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围绕研究主题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资料的归纳和整理,要学会从众多信息中判别、筛选有用信息;②分析信息。在这个阶段,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要将同种内容和性质的问题整合在一起,同时剔除重复信息和无效信息;③形成观点。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收集整合好的材料进行加工润色,全员共同参与讨论,形成文字材料,经过反复修正形成研究成果,最后在小组内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本次研究成果。
(三) 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说”“听”“辩”这三个方面。“说”指的是小组代表要将自己组内的观点和成果向全体同学汇报,要求发言代表衣着得体,面带微笑,声音洪亮,语速适中,体态自然,清晰而流畅地表述出自己观点;“听”指的是要善于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我们身边的同学是最好的学习资源,要学会吸收其他小组观点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对其他小组发言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提出;“辩”指的是要学会运用辩证性思維,对其他小组发言中出现的错误要敢于修正,提出正确的意见,对其他小组中提出的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要敢于反驳和争论,要捍卫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还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书面形式的论文、报告等,还可以是研讨会、黑板报、辩论会、图片展示、课本剧表演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
(四) 实施评价阶段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既然是一种适应基础课程改革的新兴的教学模式,那么在评价方式方面自然要打破现行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一种研究性的评价体系。因为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有些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表现突出,而有的学生很可能在另一方面表现突出,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否得到了提高。因此,用单一定性的量化评价模式根本无法解决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那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的评价方式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打破传统的选拔和甄别机制,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要看到学生在每一次研究性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要看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根据我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实际语文情况,我在研究性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遵循了这样的策略:
(一) 使学习形式具备活动性
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研究”,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把学生紧紧束缚在课堂上,要“放开”课堂,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充分做到动脑动手动口,即叶圣陶所提倡的“在学中做”。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地创设一些活动课,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使研究内容多些“语文味”
“语文味”即语文课应该剥落附加在它身上的各种浮华的东西,还语文以真实的面目,要回归本色教学。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课的本质内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抓住语言文字这个载体,老师带领学生感受课文传递出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带领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太过注重语文教学的形式,在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使语文教学距离语文的本质越来越远,“语文味”越来越淡。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一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为了求异求新,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声、光、电、影,一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也欢天喜地,但是关于语文知识学生一无所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领悟就更谈不上了;还有的老师过分注重“研究性”,在拓展环节对文本进行了过度解读,致使语文课变了味,走了样。如有个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欣赏荷塘美景时将荷花的特点、花期、生长习性、培育嫁接等等内容进行了拓展,将语文课生生上成了植物课。“术业有专攻”,语文课应该像其他课程一样,只做它能做的,只做它该做的事。语文教学中的探究不能脱离文本,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三) 使学习过程体现民主性
所谓学习过程的民主性即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颠覆传统的“师授生从”的教学模式,师生的关系需要重新界定。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即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的主人。老师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一体两翼”,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撕破师道尊严的面纱,走下神圣的讲坛,站在学生身边帮助他们形成知识建构的能力,引领他们的精神成长;另一方面要自始至终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过来又有利于建构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四) 使学习态度变成合作型
学习态度的合作性是指研究性学习强调团队精神,注重生生合作,小组合作,既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小组成员的合作、分享和交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在比较中甄别筛选,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竞争机制,优等成绩与劣等成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一个学生的成功是以其他学生的失败为代价的,而合作学习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因素,因为在合作小组探究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学会合作”既是一种执行策略,又是重要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而且培养了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語文选修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能够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能有效改变广大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方法,能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关照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各种尝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华.研究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5]张华,刘万海.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作者简介:刘晓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