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先生制”

2019-11-11杨春花

课外语文·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实践研究小学语文

杨春花

【摘要】“小先生制”是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教学理念,指的是在教学中利用学得好的学生去教学得不好的学生。通过“兵教兵”的方式,把教师的教学任务分解到多个“小先生”身上,在教会其他学生的同时,也强化“小先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小先生制”;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采用“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由“小先生”们组织本组学生进行集体学习与交流。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细致起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专任教师”进行学习指导,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组织预习,带领学生自学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一个热身过程,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预习发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这样,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难点”上进行高效教学。在预习的过程中,“小先生”可以对本组学生进行组织与指导,同大家一起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最大化地分享他人学习成果,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长城和运河》一文,这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现代诗,在诗中作者极力赞美了长城和运河的奇异壮丽,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诗歌与文章在写法上有很大区别:诗歌短小,语言形象,情感往往蕴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作者是凭借意象抒发情感的。在教学时,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字,更要发挥想象,还原意象,甚至需要补充大量辅助资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对长城和运河有形象而深刻的认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资料,比如文字、图片、相关视频和朗读录音等,让“小先生”负责组织学生分工查资料,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自学。在预习的过程中升华了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认识,深化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让“小先生”组织学生预习,可以解决独学而无友的状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不仅可以让预习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快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领交流,辅助教师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属于一种“粗放型”教学,虽然也可以把教学过程做得非常精细,但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我们可以以“小先生”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从而有力地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精细化和深入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诚实与信任》一课,写的是作者在深夜撞坏了别人汽车的后视镜,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留下了字条,三天后,车主打电话向作者表示感谢的故事。故事内容非常简单,但主题却非常深刻。怎样才能讓学生领悟简单故事后面的深刻道理呢?于是,教师采用了“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法。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小先生”负责引领本组学生交流学习体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交流,学生们深刻地理解到诚实与信任的宝贵:诚实,是一个人心灵与道德的体现。我们无论在有没有人发现的情况下,无论是何时何地做错了事都一定要诚实。这种诚实看似是一种外在行为,甚至是“傻傻”的,其实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与道德,是一个人高尚品质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让“小先生”引领小组进行学习交流,可以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起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学习状态,这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可是,对于一个几十人的班级来说,这又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我们可以借助“小先生”的力量,把老师化身为若干个“小先生”,让他们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些难度较轻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天然的亲和力与交流的便宜性,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走,我们去植树》,这是一首小诗,作者运用形象的语言号召少先队员一起种树。整首诗风格清新,节奏明快,语言形象而具有号召力。虽然文字并不艰深,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不简单,比如在写到植树的作用时,作者运用了“绿色工厂”“叫风沙乖乖低头”“让鸟儿翩翩起舞”等非常形象的语言。但为什么植树会有这样的作用呢?只有对这些道理有所理解后,才能对诗歌的内容与主题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而这个道理,就是让“小先生”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实现的。在课堂写诗的环节中,教师也是通过“小先生”的个别辅导让学生对诗歌的写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写出了不错的诗歌作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让“小先生”对学习小组中的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可以做到让大部分学生学好,学困生学会,从而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扎实有效。

四、反馈学情,突破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采用“小先生制”模式教学,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还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可以让“小先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反馈学情,把他们不能解决的疑难提交出来,进行“小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领。这样就可以依据实际学情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起来。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船长》一课,写的是“诺曼底”号邮轮在海上遇险,哈尔威船长不顾自己的安危,指挥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自己却随着邮轮一起沉入了大海的故事。课文的主题是歌颂船长的忠于职守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内容的理解上并不存在什么困难,理解课文的主题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小先生”们反馈上了这样的问题:一种是认可船长的做法,觉得船长这种精神值得歌颂;另一种则恰恰相反,认为在可以逃生的情况下却同轮船沉入了大海,这是一种“傻”的表现。这样一来,解决主题的分歧便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分析文本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正常的,并且是值得歌颂的。只是在现在的“以人为本”的社会背景之下,这种做法就不可取了。这样,让学生对文本主题有了一个辩证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让“小先生”根据小组内的学习情况向教师反馈学情,可以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准地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小先生制”,让“小先生”分解教师的部分教学职能,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细致深入,还能够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让“小先生”的引领与辅导实现“因材施教”,通过学情反馈,优化教学重点,让所有学生达到一个比较接近的水平,从而创造一种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贾秀峰.浅谈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教师,2015(S1).

[2]汤春亚.课堂因“信任”而精彩——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J].生活教育,2018(10).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实践研究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