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
2019-11-11汪杨
汪杨
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春做蓑衣夏打麻,秋盖茅屋冬弹花。一年四季有事做,年年月月搞点呷(qia)。”这首打油诗,就是当时村民们生活的写照。
10年后,这里已是闻名遐迩的生态艺术小镇。
白墙青瓦的联排别墅群,湘风湘韵的民俗风情街,奇幻浪漫的樱花谷……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成为了现实。
这里,就是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
砥砺十载,探索实践,浔龙河村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打造了一个城市近郊型乡村振兴的范本。其实施路径、模式创新被誉为特色小镇的“浔龙河模式”。
浔龙河蝶变的背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浔龙河模式”的内涵和特质又是什么?这一模式是否可推广可复制?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浔龙河村探寻答案。
贫困村有了“引路人”
“七山二水一分田”,形象地概括了浔龙河的地形地貌。
地广人稀,单产低下,1万多亩土地中只有1000多亩是耕地。瘦田难留人,1800多居民除了老人和孩子,青壮年都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整个村子显得暮气沉沉。
许多人都想不到,这个位于省会城市近郊、距离核心城区不到30公里的村庄,却戴着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在十里八乡人眼里,“闭塞、贫穷、落后”是这个村子的“代名词”。
变化始于2009年。这一年,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柳中辉,回到了家乡。
柳中辉,时年35岁,土生土长的浔龙河人。十八九岁的时候,他离开山村出外闯荡,做过推销员,干过个体户,当过包工头,经历了多次失败,终收获创业成功的喜悦。他成为了颇有名气的青年企业家,个人财富也不断积累,资产以亿计。
往年忙于事业,回村只为探亲,柳中辉总是来去匆匆。那一年,父亲因病逝世,母亲却执意不肯离乡进城,淳孝的他放心不下,只好暂时放下生意,回乡陪伴老人。
事亲为大,抛开俗务的柳中辉住回了乡下老家。他平时在村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发现家乡的面貌这么多年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那么贫穷、落后,大部分家庭依然靠传统的“粮猪型”经济(即以家庭为单位的水稻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业)维持生计,可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复一年”。
凋敝的村落,穷苦的乡亲,深深触动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柳中辉,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为生我养我的老家农村做点事情,让父老乡亲也能富起来。”
“世上最厚重的是乡土,最难忘的是乡情”。中国人有个朴实的情怀,就是外出闯荡事业有成,总不忘故土乡亲,常念着造福桑梓,或架桥修路,或捐资助学,或扶危济困,或投资兴业。
而柳中辉的决定,是留下来,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做这个决定不轻松。一众亲友相劝,能“赚大钱”的建材贸易、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正做得得心应手,事业顺风顺水,回农村干吗?要回哺家乡,花钱修路出资办厂都行,何必非得自己回来?
做这个决定很大胆。村里是“七山两水一分田”啊,人稀田少产量低、产业机构很单一,靠什么致富?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村子的这些劣势,柳中辉难道不知道?当然知道。不过,商海打拼多年,他養成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习惯。换个角度看,劣势何尝不是优势呢?耕地少,土地多样性就丰富,水库、池塘、山林,都是未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好形态;而人少,集中安置就相对容易。
柳中辉有着企业家的敏捷思维和战略眼光,在他看来,浔龙河有三大明显优势:一是区位交通,二是生态资源,三是民俗文化。都说村里资源匮乏,那是用老眼光看问题。这“三大优势”就是资源,而且是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的资源。放眼省城长沙近郊,同时具备这些优势的村子有几个?堪称绝无仅有。
这样的资源禀赋,却一直产生不了价值,为什么?因为没有找到契合这一资源优势的发展模式。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可摆在柳中辉面前的问题是:放眼全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复制。
打退堂鼓吗?似乎还来得及。
不破楼兰终不还,柳中辉决心已定。初心不改,只因使命在身。
湘人素有“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传统。敢为天下先,就是创新。柳中辉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创新的元素,“既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可复制的模式,咱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浔龙河‘量身定做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这话里,透着敢闯敢干的气魄、舍我其谁的担当,蕴含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亿万身家的“能人”柳中辉要回村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啦!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奔走相告。众望所归,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这个贫困村的“领路人”。
唤醒“沉睡”的资产
湖南人“霸得蛮”,但霸蛮不是蛮干。
柳中辉系统研读农村改革的理论、制度和政策,四处拜访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学者,到全国各地调研乡村发展典型案例。
边学(政策),边问(专家),边看(典型),边结合村子实际,他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又多方咨询,反复论证,一个发展思路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充分利用浔龙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打造生态艺术特色小镇。
何谓特色小镇?它不是行政建制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田园综合体戴个“新帽子”,而是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人、自然、产业、城镇和谐共生。
思路决定出路。正因如此,更须谨慎,决策不能“拍脑袋”。
柳中辉决定举行村民公投,全村18岁以上的全部参加投票。最终,这一发展思路获得了大家的赞同,村民支持率达97.2%。
像这样的公投,2010年在浔龙河就举行了三次。另两次,一次是集中居住、选房选址,愿不愿意?支持率为98.14%。一次是把土地流转出来,愿不愿意?支持率是100%。
村民公投决定村集体重大事项,杜绝了掠夺式开发,确保了决策的透明度、民主性,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创新。为此,这一年柳中辉组织召开了163个大大小小的村民代表大会,向乡亲们解答浔龙河新型生态小城镇的落地构想。
建特色小镇难的不是做概念,难在如何真正落地。
柳中辉的构想,是以“资本下乡+土地改革+生态供给”的路径落地。这其中,土地制度改革是落地的突破口。
为什么?其一,当时的浔龙河,能发挥作用的资源,有且只有土地;其二,分散的土地经营权,是“资本下乡”的最大障碍。
“我们只能从土地上做文章,唤醒这笔‘沉睡的资产。”柳中辉开始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大胆实践。
调查摸底,确权颁证,农民的土地资源变为了可交易可转让的资产;宅基地置换,土地流转、变性征收、开发使用,资产又变为了资本。一步接一步,有条不紊,紧锣密鼓。
土地资源从固化走向流通,形成了完整清晰的价值增值链条,即土地在流转中增值、宅基地在增减挂钩中增值、集体建设用地在经营中持续增值。
浔龙河的土地混合运营,开创了土地利用的先河。这种改革创新不可谓不大胆,要知道,其时,土地流转尚是新事物,“三权分置”更没有政策文件。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开启于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调整。“两权分离”,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进入新世纪,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形势。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土地撂荒、农宅闲置,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势在必行。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前后并不矛盾,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一招活,全盘活。土地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资产,扫清了“资本下乡”的障碍。
集聚五大特色产业
乡村要发展,钱从哪里来?这是最为现实的问题。
工商资本下乡,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还有技术、人才、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方”。
一枚硬币有两面。资本带着温度和感情下乡,这是情怀,但资本逐利,乃其本性。
会不会出现盲目跟风,急功近利,贪大求快?一旦经营不善,心余力绌,就可能“毁约弃耕”,中途跑路。
会不会出现“圈地”“囤地”,或巧立名目“骗补”?或变相搞房地产?如此,则可能“穷了乡亲,富了老板”。
凡此种种,势必引发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資本下乡”,必须扬长避短。
怎么办?柳中辉的对策是:规划先行,靶向招商。情怀能落地,投资有回报,“资本下乡”就不会偏离正常轨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建设规划为支撑、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浔龙河推进“多规合一”实践,顶层设计已经形成。
谋定而后动,这是柳中辉一贯的行事作风。
工商资本下乡,带动产业兴旺。产业兴,则乡村兴。
浔龙河要摆脱贫困,靠单一的“粮猪型”产业肯定不行。特色小镇没有特色产业,也如同没有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只是空中楼阁。
必须立足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产业链。如果脱离实际,追时髦、赶时尚、求高端,要么“千村一面”,要不“昙花一现”。
因地制宜,做活“山水文章”;突出特色,做强绿色产业。浔龙河构建了以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教育产业为核心,旅游产业为抓手,康养产业为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大特色产业相融并生、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生态资源、文化底蕴、区位交通“三大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乡村资源实现了资产化和资本化,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单以旅游产业例,2018年接待游客就逾80万人次。窥一斑而知全豹。
特色小镇必须兼备宜业、宜居、宜养多重功能。因为归根究底,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
“依山就势进行规划和建设,尽可能地不动山,绝对不可去填塘,坚持保护性开发。自然环境如是,人文环境亦如是。”在柳中辉心中,浔龙河应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新型社区。
这里,是“城镇化的乡村”,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这里,是“乡村式的城镇”,“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里,城中有村,村中有城,闹中求静,动静相宜,村民诗意地栖居,“乡愁”得以保留和延续。
如今,规划占地面积14700余亩,计划总投资140亿元的生态艺术小镇初具规模,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产、城、人、文”融为一体。浔龙河实现了由自然村落向特色小镇的完美嬗变。
10载开拓创新,浔龙河坚持党建引领,趟出了一条“企业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和监督、基层组织全程参与、民本民生充分保障”的发展路径。
10年跨越式发展,浔龙河“化茧成蝶”,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典范。“美丽乡村+生态社区+特色产业”的“浔龙河模式”,给我国城市近郊型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范本。
这一模式的内核,就是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引领就是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驱动就是“五大创新”(即模式创新、规划创新、政策创新、村级治理创新、产业创新)激活各类资源要素。
该模式下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浔龙河村民。数据显示,2018年,实现集中安置的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万以上,比2009年增长近20倍。
在洛阳,在郑州,在开封,在常德,在全国不少地方,“浔龙河模式”已“落地开花”,或成功复制,或输入标准、输入品牌。
2017年2月25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在结束对浔龙河的考察后,这样评价:“浔龙河村的探索有三大意义:一是解决了农民就地就近的就业创业问题;二是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土地,但不依赖土地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农业,但又不依赖农业的问题。”
今年6月21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在考察浔龙河乡村治理时给予高度评价:“你们这里做得很好,是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也是全国乡村治理的典范!”
柳中辉曾说:“我有一个梦想,改变家乡老百姓的命运,做一个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梦想正在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