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2019-11-11丁里宁汪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2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丁里宁 汪昕

摘要:对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内优秀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呈现不足。从学生、导师和高校三个层面分析了优秀本科生培养在选拔方式和指导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采用综合考评、注重心性培养、制定个性化指导和加强激励力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优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112-02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以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优秀本科生(简称“优本生”)培养就须打破现有的教育模式,以更开放的眼光发掘科研苗子,以差异化的方法培养科人才,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复兴。

一、国内外优本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950年成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1953年召开会议讨论除了过程和实践教学之外,如何加强以探究性教学实践为重点的教育创新和本科研究开展[1]。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推出的针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培养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引起轰动[2]。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本科生的科研创新项目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全球培养诺贝尔获奖者人数最多的20所大学中,美国占据14席,遥遥领先。

在英国,牛津大学针对本科生采用了一對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与导师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中不断激发创新科研能力。目前已培养出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6位英国首相[3],成效卓著。

在日本,1990年左右形成了特殊的“助教制度”,以学徒制的方式来培养优秀的本科学生。自1949年以来日本陆续获得19项诺贝尔奖,其中16项为自然科学领域,2000年后更是出现了“诺贝尔奖井喷现象”。这反映了日本大学已形成高层次创新能力,“组织—权利—信念”的系统构建已至臻完美[4]。

在国内,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积极推广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P);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点团队”模式,即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大连理工大学采用了“创新实验学院”模式[5]。目前国内以青年为主体的创新型生产力正在形成和壮大,但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科研创新培养任重道远。

二、国内优本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对优本生的培养包含选拔与指导两个阶段。在选拔阶段,以基础科目成绩为主的评判标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创新的适应性与培养潜质。在指导阶段,学生资质、教师水平、学校政策三个层面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在学生层面:(1)基础知识单薄,缺乏学习自主性。优本生参与科研时还未接触专业基础课,掌握的知识有限,较难理解课题内容,增加了老师的指导难度。此外,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遇到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性,寄希望于老师解决问题,表现得无所适从、力不从心。(2)缺乏细致精神和动手能力。在科研中粗枝大叶,不精益求精,只交差完事,在核对数据、检查文档、深入分析等方面不够细致,甚至频繁出现低级错误,导致实验反复失败,浪费时间与经费。此外,动手能力较差,在资料收集、实验操作、场地清理等方面高度依赖教师和工作人员。(3)缺乏坚韧的心理素质。在毅力、耐心、责任心、时间与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遇到挫折容易丧失热情与自信,产生消极情绪并相互影响。对科研时间与进度安排缺乏有效管理,以娱乐和交友为先,到截止日期了断绝通讯逃避问责。科研角色定位不清,对导师暗存埋怨、抵制等情绪,造成沟通障碍。

在导师层面:(1)时间精力有限。课堂教学、教学竞赛、班主任管理、科研项目实施、专利申报、技能培训、会议交流等占用了教师大多数时间。加上优本生水平有限,指导难度大,导师无暇为学生量身制定个性培养方案。(2)经费限制研究开展。优本生科研项目来源不多,经费大致几千元左右,不足以开展小型调研、购买实验材料、支付设备使用等。一些资深导师可从相关项目中划拨经费支持研究,而没有主持相关课题的导师则陷入被动局面。(3)直面结题压力大。优本生科研项目大多以提交科研报告或发表期刊论文作为结题要求。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水平有限,无法独立完成期刊论文撰写,最后推脱科研责任,将导师置于独面结题压力的境地。

在高校层面:(1)协助配套不足。缺乏面向优本生的实验服务。学生较难争取到实验名额和仪器场地,在大型实验中缺少专业人员的实验协助。(2)激励措施不足。对科研排名较靠后的学生缺乏鼓励性肯定,未在教学、科研或院内任务上对导师给予适当减免以保证指导质量。

三、对优本生科研培养的建议

在优本生的选拔上,应关注其心理素质、自律能力和社交能力。建议在考核成绩的基础上,集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辅导员综合评价。在综合优秀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特色人才,即所谓的“偏才、怪才”。在优本生的指导上,从心理素质培养、个性方案制定和加大激励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优本生的心性培养。导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肯定,使其摒除短浅的功利意识,树立不言放弃、勇于创新的信念,做到毅力与耐力俱备,在科研压力面前“超长待机”。

2.实现指导方式“私人订制”。导师应借鉴日本的学徒制和欧美的平等交流方式,区分学生特质差异,设置难度适宜的科研题目,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启发性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化构思模式。导师与学生师建立深厚情谊,为其制定“优本生—硕士生—博士生”长期科研发展规划。

3.加大高校激励力度。在优本生、导师和学校配套三个层面增加激励措施。(1)优本生层面:①设立科研学分,或在奖学金申请、免试研究生推荐、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②升级资料查阅权限,图书馆提供讨论专座,降低文印费用;③给予物质奖励,给予伙食、车旅补贴;④加强考核,及时淘汰后進学生。(2)导师层面:①设置指导对应课时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保证培养质量;②适当倾斜评优政策,在先进工作者和职称评审中对指导教师适当考虑;③明确绩效奖励,按科研成果等级对导师进行物质嘉奖,提高指导积极性。(3)学校层面:①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确保小型科研预算;②确保科研协助,设置优本生实验通道,保证辅助人员配置。

四、结语

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2016年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2018年华为集团成为世界5G巨头,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揭示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急迫的要求。国内高校任重而道远,需秉承前人“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唐代刘禹锡)的精神,对优本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最终实现大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中长期科研发展储备过硬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Linda Margaret Vranic.A Case Study of the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Outcomes of Student Participants in a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Initiative at City University [D].University of Toronto,2014.

[2]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39-43.

[3]楚增勇,欧璇.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看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33-35.

[4]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构建研究: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D].南京大学,2013.

[5]卫飞飞.高效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多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