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雨角里

2019-11-11木火

翠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朱家角船儿古韵

木火

雨水之雨,急一阵,疏一阵,轻轻滴落,丝丝缠绕,给朱家角增添了一分水墨古韵。烟笼雾罩、白墙黛瓦,置身于老街,恍若走进了历史。从容想象百年之前的烟雨人,或是千年之前的江南春,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是和如今一样的春天?

古镇上,多彩的是一把把雨伞,花花绿绿、高低错落,拥挤在5尺来宽的石板街上,遮住了天空,掩去了黑云,纷扰了雨丝,零乱了脚步。想来若是从高处俯视,定会讶异于这般的风景。长街青檐下,飘浮着一朵朵花伞,缤纷了一幅水墨风景画。更惹人注目的是一只只红灯笼,或是一串串,挂于檐角下、木窗前,静静地散发着新春的气息。

与老街相比,市河沒有那般的拥挤,七八米宽的水面,足可以让小小的游船来往穿梭不停。只见船公们一手摇橹,一手撑伞,气定神闲地享受着船儿微微摇摆的感觉。游客坐于船舱内,穿过透明的舱篷,欣赏着岸上的风景,偶有兴浓之客,钻出船舱,抱着相机,冒雨抢拍几下。雨中的河面,轻漾着一圈圈涟漪,一忽儿,又随着船儿水波泛涌。安坐于临河窗前的我,对着这片生动的风景默默发呆,悄悄地拥抱着近在咫尺的梦想,那过去的时光正以一种优雅的方式舒展开来,诗意如一点星火,在小巷的历史里闪亮。

这是一家农家餐馆,临近中午,我们早早地抢了临窗的座位,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美食。水乡古镇的菜馆,自然要点水乡的菜:清蒸白水鱼、蚌肉豆腐煲、炒螺蛳、糖藕、水芹干丝……那水乡的美味,勾画出古镇的另一幅美景,留在舌尖,映在心底。嘴馋的儿子自小喜欢美食,可如今似乎更在意美景,不时推开窗,拿着单反拍几下河中的船儿、船上的人儿……惹得店主提醒:“不要多开窗,屋内打着空调呢。”一句话也提醒了我们,这是在现代生活的窗前注视着正在消散的过往,所谓的古,不是眼前所见的古,而是我们意念想象中的古,如梦如幻的一缕时光。

花花绿绿的雨伞蔓延在一条条老街,也连接了一座座石桥,就是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放生桥上,也是伞花交错、摩肩接踵。这座桥足有72米长、5米宽,号称江南古镇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桥,可照样人流拥挤,慌得保安不时催促游客:不要多拍照,快点往前走。这样的氛围里,来不及细品400多年的古韵,匆匆一瞥,河上烟波、桥上石栏,只能在记忆中再三玩味了。

这样的人潮中,这样的雨日里,其实适合于坐在老街的店铺里,消磨时光。当然,吸引我们的自是那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西井街上的檀香阁,现场制作售卖菩提工艺品。老板挑了一颗佛心菩提,用钢锯锯开,取出果实,一手拿起电钻,钻进了菩提果;一手拿着铁砂皮,低着头细细打磨,只见电钻飞转,砂皮“沙沙”,那只粗糙的土黄色的菩提果一会儿变为玉白色的吊坠,系上石榴水晶项链,成为一串精致典雅的胸前佩饰了。同样一枚椭圆形的布满褶皱的千眼菩提果,不一会儿打磨成一件光滑的藤纹缠绕的工艺品。放在手中细细把握,不禁感叹于造化的神奇,要不是这老师傅的现场制作,我哪能将粗糙的菩提果与光滑晶莹的工艺品联系起来,又哪能猜到菩提果的玉心皎洁呢?是不是生活中许多粗糙的物件,只需要我们好好打磨,就能蜕变成一副令人讶异的美丽模样来?

避雨课植园,竟然遇到了“南派·排剪”奇人陈南君。在那后厅,摆满了陈南君的剪纸艺术品,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都栩栩如生。陈老还会为顾客现场剪制一张属相名片,短短一两分钟,便剪出一幅生肖图,双双对对,形态逼真。“我就待在这朱家角了,政府奖了一套老房子给我,这里过去只要5分钟。”老人絮絮叨叨,慢悠悠地讲述着他的古镇情结与生活日常,“早些年,我收了个徒弟,家里穷,身体又不好,我出钱帮他治好了病,又教他剪纸。前年,嘉兴的西塘镇请我去,我走不开,就让这徒弟坐镇西塘,如今生活可好了。今年春节,我儿子去了国外,我就到西塘的徒弟那儿过年。”听着这番话,感觉他就是一普通的老头,朴实善良,可又不忘炫耀一下自己的绝活:“我最拿手的就是孔雀羽毛,剪得和真的羽毛一模一样,还能在薄薄的金片上剪出金孔雀来……”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双喜临门,我们挑了三幅剪纸艺术品,携一缕古韵回家。

雨中的课植园,有些寂静,三两游客,静静地赏碑廊、上书楼、游曲桥、观荷池……“君子良风课读植耕乐淡泊,文人素志修真颐养崇镜清。”镜清堂前的这副对联让人觉得情景相和,耕读持家、修身养性,此为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如今热闹而来、欢乐而去的游客体悟了没有?不禁又想起情定朱家角的陈南君老人,放弃上海闹市区的居住环境,在古镇安心守着剪纸艺术,那也是在修身养性吧!

我们呢?浮世漂泊,残留一抹古镇情结,遥望那种古朴安宁的生活,累了的时候,便让思绪在老街上徜徉,在历史里畅想……

猜你喜欢

朱家角船儿古韵
船儿勇向前
让折桅的船儿重扬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