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网:建立在新中国大地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2019-11-11徐志伟
徐志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向农民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有一个通俗的标语:“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听戏坐炕头。”其中,“耕地不用牛”說的是农业现代化,“点灯不用油”说的是能源现代化,而“听戏坐炕头”说的则是文化的现代化。这个标语很好地标示了广播在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因为就当时的条件而言,要实现“听戏坐炕头”的愿望,只能借助广播这一现代媒介。按照今天的标准,广播已经属于“传统媒介”,但在当时它却是成色十足的“新媒体”。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节目形式之灵活,是其他媒介无法企及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广播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多个收音站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要“发展人民广播事业”。按照这一规定,各省、区、直辖市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工业生产能力有限,收音机尚属稀有之物,价格昂贵,普通群众并没有能力购买。为了创造条件,让广播能够到达普通群众那里,1950年4月,政务院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决定》指出:“无线电广播事业是群众性宣传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在我国目前交通不便、文盲众多、报纸不足的条件下,作用更为重大。”《决定》要求,全国各县(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各级政治机关以及其他机关、团体、工厂、学校均应设置或酌情设置专职或兼职收音员。其任务是收听或记录中央和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政令或其他重要内容,向群众介绍和预告广播节目,组织群众收听重要节目。所有收音员均应向地方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登记,并按月报告工作情况和听众意见。中央广播事业局于4月26日专门给各地方电台发出了有关通知。
各地方电台根据通知精神,纷纷出台条例,制订方案,组织培训收音员,积极推进收音站建设工作。以湖南为例,长沙人民广播电台(今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接到上级通知后,迅速行动,于8月5日在长沙市修业小学内举办第一期收音员训练班,为各县(市)培训收音站干部,历时15天,主要学习形势与任务、广播收音知识和技术。长沙、衡阳、常德、益阳4个专署所辖县(市)人民政府派出37人参加学习;第二期于8月25日开学,沅陵、邵阳、会同、零陵、郴州、永顺6个专署所辖县(市)人民政府派出35人参加学习。边远县未派人来学习的,由长沙人民广播电台代为招收29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学习后分配到县收音站担任收音员。9月,全省先后建立收音站101个,由中央广播事业局各配发交流电或直流电收音机一部,各县(市)收音站相继开展广播收音工作。不仅在湖南这样的内地省份,在云南、新疆、内蒙古等边疆地区,收音站也都以较快的速度建立起来。据统计,截至1955年底,全国已建成2.88万多个收音站。
云南各县收音员用扁担挑着收音机、干电池和行李,走村串寨,巡回组织农民收听
收音站一般归当地的党委宣传部领导,主要工作内容是:抄收中央和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新闻、政令或其他重要内容,抄收以后及时送给当地县委领导阅知,并出版油印小报或黑板报,扩大宣传面。在执行这一任务时,各地均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绩。
山东省,据1951年1~2月份统计,全省81个县(市)收音站,共收抄新闻、政令5800件,曾在735个部门的9782人中传阅。据1952年全省67个收音站统计,一年共出版油印小报2367期35万多份,并为3万块农村黑板报提供了宣传材料。贵州省,到1954年,全省除息烽、长顺、遵义县收音站外,其他所有专区、县收音站都出版小报或广播材料。据当时67个县收音站的统计,印发的资料共达2708期47.6万份。到1955年,出版的电讯和印发的资料上升到4740期94.8万份。当时,县收音站一般每年印发50~100期小报纸或宣传资料,最好的站印发的资料平均每天1期以上。新疆,据1954年统计,全疆有60多个收音站,联系1200多块黑板报,出版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四种文字的油印小报105种,共发行52.2万多份。小报的名称有《广播新闻》《新闻广播》《新闻简报》《新闻快报》《群众小报》等。云南省,据1953年的统计,有97个县(市)办了《收音快报》《收音简讯》等油印报,印数总计15.56万份;各地在县城和农村集镇办的黑板报,光是大理地区就有1056块。傣族聚居的瑞丽、潞西、景洪等县收音站,还把抄收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新闻翻译成傣文,登在油印小报和黑板报上,供傣族干部群众阅读和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地区、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报纸投递缓慢,而收音小报一般2~3天出版1期,遇到重要的新闻,抄收后就及时印发、传播。记录广播成了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央、省委精神,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收音员除抄收政令、新闻外,有时还背着收音机下乡组织农民收听广播。1953年1月,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发出《关于春节期间组织对农民广播发动收音员下乡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地电台“应充分利用春节农闲时间,组织对农民的特别节目,发动收音员下乡,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新形势、新任务的宣传”。全国各地电台根据通知要求,分别组织了送收音机下乡的活动。
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根据通知要求,编播了《一个村的春节晚会》《一个农协小组关于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的座谈会》《一个互助组的总结检查会》三组节目,各站收音员均下乡组织收听。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2万人收听这三组广播节目。为了纪念这次收音活动,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发“春节下乡纪念”证章,奖励下乡组织收听取得好成绩的收音员。黔西县收音站被评选为春节下乡宣传成绩优良收音站,获得二等奖。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也举办了春节特别节目,各县(市)收音员用扁担挑着收音机、干电池和行李,走村串寨,巡回组织农民收听。据50个县的统计,直接听到这次广播宣传的达20万人。云南电台总结这次广播下乡的经验,开办了固定的“农村巡回收听特别节目”,每月举办1次,连续广播4天,便于收音员下乡组织收听。
20世纪50年代初期,听广播对于农民而言,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因此收音员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他们踊躍参加收听活动。有收音员曾这样回忆:“每到一处,农民兄弟都高兴地积极帮助架起天线,有的火急地叫开收音机。黄昏后,收音机一打开,老的、少的、年轻的听众团团围住,有的小孩家长叫回去吃饭、洗澡也不愿离开;有的在家吃饭的听说开了收音机,连忙端着饭碗出来听;有的听得发呆。第二天,要起程到别的山村去,许多农民依依不舍,要求多放一天。”由此可见,收音机这一新媒体对农民的吸引力。
收音站是根据当时农村的具体条件和客观需要建设起来的,在传达政令,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热情以及天气预报、救灾抢险等方面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成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收音站还存在着很多缺点:“第一,它需要的费用太大,购买一架普通的能够使用的收音机,差不多要一百五六十元,另外每月电池费还需要二三十元;第二,每一个收音机,还要一个专人来保管,这是十分不经济的;第三,收音机零件太多,构造复杂,一旦发生毛病,在农村不容易找到人修理。”由于这些原因,收音站在农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要想克服这些缺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站。有线广播站和收音站比起来,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它的建设费用比收音站低,广播站建成以后,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安一个广播喇叭,只要二三十元就够了,而且每月不要花电池费,也不要专人管理,收听非常方便。其次,通过它,不仅各乡各社都能收听到中央和地方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而且县里的党政领导机关也可以直接向群众讲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和方言较重的地区,必要时还可以用民族语言或地方语言进行广播。再次,它的传播速度更快,有什么紧急任务,只要通过广播站播出,农民就可以马上听到,有利于实现快速动员。
全国第一座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的创建,来自电话串音的启示
全国第一座面向农村的有线广播站诞生在吉林省九台县,它的创建来自电话串音的启示。
1950年的一天,吉林省九台县委书记张凤岐在打电话时,听到里面有广播唱戏的声音,经调查,是由于县城内一家国营工厂的有线广播线和电话线靠得太近而造成相互串音。张凤岐从中得到启发,联想到九台县有通往各区、村的电话线,如果能利用它对各区、村广播就无需再另外架设广播线。于是,他派人拿着广播喇叭到距县城10公里的龙家堡和距县城55公里的其塔木两个远近不同的区进行实验。结果证明,用电话线传送的广播基本可行。1951年初,九台县领导班子正式决定筹建有线广播站,利用电话线传送广播,把广播喇叭引到农村去。县人民政府从地方财政结余中拨出7000多万元(东北币),用于建站开支,并拨给了一些物资。经过筹建、试播,全国第一座面向农村的县广播站,于1952年4月1日在九台县诞生。当时全县共有330只广播喇叭,分装在各区、乡人民政府和农业生产互助组、供销社、学校和文化站等场所。每到广播时间,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到有喇叭的地方去收听。全县每天听广播的人数,最多时达2万余人。有的农民还把住在外县的亲友请来听。
九台县广播站一诞生,就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中共吉林省委、国家广播事业局、东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对九台县有线广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经验,并很快在省内推广开来。1952年12月,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肯定了吉林省办有线广播的方向,向全国推广了九台县的经验。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称这种面向农村的广播为“九台式”广播站,“九台经验”很快在东北推广开来。辽宁省的台安县、庄河县、北镇县和吉林省的农安县、黑龙江省的尚志县等较早进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南方省份较早借鉴“九台经验”的是福建省顺昌县和云南省昭通县。此后,全国各地很快掀起了建站高潮,江苏、浙江、山东等省都纷纷派人学习“九台经验”,建起了各自的有线广播站。
当时的农村有线广播站,设备虽简陋,但在农村思想教育和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把“发展农村广播网”作为农村文化教育规划的组成部分提出。同年12月21日,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又提出:“在七年内,建立有线广播网,使每个乡和每个合作社都能收听有线广播。”
1955年12月15日至2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举行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便是研究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方针、规划。梅益在会上作了《关于发展农村广播网的方针、规划的初步报告》。这次会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有线广播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相应的意见。会议专门制定了农村广播网事业的建设方针: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因陋就简,分期发展,逐步正规,先到村社,后到院户。会后,《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展农村广播网》的社论。社论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发展农村广播网的工作,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应该充分关心和重视这一工作,把它列为地方全面规划的一个重要项目,加强对它的领导,并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如在经费、编制、通信网以及和党的宣传网密切结合等问题上给予明确的指示和支持。全国有22个省、区、直辖市先后出台了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发展规划。
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第三十条对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从1956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7年或者12年内基本上普及农村广播网,要求各乡和大型的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盐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合作社都装置收听有线广播或者无线广播的工具。”为了给“普及农村广播网”创造条件,1956年4月,广播事业局与邮电部协商,利用县内电话线路(农村电话线路)同杆同线,定期定时开放有线广播,并联合颁发了《利用县内电话线路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网暂行规则》。
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决策的出台,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网得以迅速发展。“到1956年底,县级广播站增至1458座,1957年底增至1698座(1949年仅有11座);广播喇叭增长很快,1956年底增至50.67万只(1949年仅有900只),1957年底增至94.12万只。”与两年前相比,“普及农村广播网”成效显著。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曲折。比如20世纪60年代初期,很多地区的广播站出现了停播的情况。以吉林省为例,据吉林省广播工作会议资料记载:“1961年,全省有200多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停播,占全省公社广播放大站总数的44.7%;全省有线广播喇叭中有近半数的喇叭声音小或者不响,20万用户听不到广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中有线广播发展速度超越了当时的物质条件,广播网设施质量低劣;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经费紧张,物资贫乏,电源不足;有线广播的管理、维护工作没有跟上。由此,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网进入全面整顿时期。各级广播部门,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采取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展开了整顿工作。经过大约三年的整顿,农村有线广播事业重新走上了正轨。
1965年9月,在人民广播事业创建2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为广播事业题词,鼓励广播战线广大同志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1966年3月,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周恩来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了“面向农村,办好广播,更好地為五亿农民服务”的方针。由此,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又迎来了大发展。据统计,1966年,“全国有县级广播站2181座,放大站和公社广播站8435座,广播喇叭有1100多万只”,“77%的人民公社、54%的生产大队和26%的生产队均普及了有线广播”,达到了农村广播网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农村广播网的建成与发展,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宣传鼓动工作,分散的村落被无形的电波整合为一个“共时性”的空间,是乡村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在遥远的边疆,还是在偏僻的山村,农民都能及时、同步知道国家大事。广播是声音媒体,其主持人的音质、语气、谈吐经常会对听众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参与感,因而更接近于面对面的交流,这就大大地加强了党政机关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