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绽放最美芳华——夏菊花奋斗之美

2019-11-11何忠杰武汉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大学杂技传承与发展调研团队

杂技与魔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柔术杂技芳华

文︱何忠杰(武汉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大学杂技传承与发展调研团队

图︱何忠杰提供

1963年夏菊花创演顶碗脚面夹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杂技家协会名誉主席、武汉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夏菊花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她胸前佩戴的“最美奋斗者”奖章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红花,辉映出她为杂技艺术不懈奋斗的芳华一生。

幸福源自奋斗,奋斗是夏菊花的常态,她为杂技奋斗了一生。解放前,她因家境贫穷而被卖做养女,背井离乡。新中国成立以后,她在杂技舞台上崭露头角。而激励她奋斗向上的来自于一次落选——1952年,武汉杂技团选拔演员参加第二届赴朝慰问团,想去为志愿军演出的夏菊花得知后兴奋不已,但最后她因为没有突出的节目而落选,从此她下决心要练出属于自己的风采节目。“我练的顶碗脚面夹碗绝技,12个碗都是一个个摞上去的真瓷碗,更不是黏在一起的碗,一不小心就会摔碎,我就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我要用脚把它们‘端’出去,双手‘端’都难,何况脚呢?”夏菊花用手势比划着讲述,流露出自信。

“为祖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渐渐成为她日夜苦练的初心和使命。她时刻不忘感恩:“当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这是党对我的信任、人民对我的认可,所以我要把美好传给后人,我从一个演员能走到今天,都要感恩于党、感恩于人民。当然自己也要刻苦。我练功没有休息日的,也不敢偷懒,非要每天练到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定要演得让观众高兴满意,看了还想看,看了忘不了,这就是我所付出的价值。”

夏宅的柜子上,只摆得下夏菊花所获奖杯中的一小部分。她柔和地笑着说:“我这个人,一是一、二是二,做十分只说八分,留一些余地,不说满,这样比较好。”但谈到杂技作品的价值时,她语重心长地说:“杂技创新不要搞花架子,要让人看了还想看,看了忘不了,这就是价值,好的作品就是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

杂技外交,夏菊花游刃有余。斯里兰卡的班达拉奈克总理称她为“熟悉的老朋友”,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授予她“皇家一级友谊奖章”,印度的英·甘地总理称赞她是“文化、友谊与亲善的使者”,巴西政要评价她“具有外交使者的成熟与大度”。她曾赴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多国进行访问演出。“我在法国夏乐宫剧院连续表演40天,观众场场爆满,法国女士们看完后都激动得脱掉手套站起来鼓掌,那个场面我至今难忘。”彼时,欧洲媒体给予她“杂技皇后”的美誉。而她在担任国际评委时,曾扭转了比分。她说:“我打分实事求是,绝不打人情分,因为我本身就是演员,知道创造作品不容易,我们要认可它。20世纪90年代,有一年我在法国当评委,我国较高水平的《滚杯》节目分数竟低于某国一个稍逊色的《柔术》节目分数,我当场在评委会上比较了两个节目的优劣,要求国际评委秉持公正公开的原则,重新评价《柔术》和中国《滚杯》的分数。”最后,年轻的安徽姑娘许梅花赢得了法国“明日”杂技节金奖。

指导学生,夏菊花身体力行。今年夏天,她来到杂技厅练功房,给杂技学员做了一次传承示范。83岁的她身手敏捷地顺势劈下“一字马”,一着垫子,她脚面就自动绷直,趾头内卷,腿轻快地分叉在一条线上,而后上半身柔软地俯下去,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她一直淡然微笑着。就是这个只用3秒,看似轻松完成的“一字马”,被她重复练过30年,可谓千锤百炼、炉火纯青。

建设杂技赛场,夏菊花亲力亲为。因为她,武汉成为中国杂技文化名城。上世纪80年代,夏菊花在全国人大会上代表杂技界呼吁建立国家马戏院,却因建设项目没有列入国家计划而落空。北京建不成,就在武汉建,如今,她费尽心血创建创办的武汉杂技厅和武汉国际杂技节,已成为武汉连接世界的桥梁。

从北京回武汉的高铁上,83岁的夏菊花仍十分关心杂技的发展,她说道:“中国的杂技不但要传承,还要创新发展,技巧上、难度上都要有特色,要打动人心,把美丽传到世界。”

猜你喜欢

柔术杂技芳华
绝代芳华
百年芳华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马伊琍的芳华
服了!烧脑的巴西柔术
重庆的巴西柔术迷 格斗也可以玩得“很温柔”
老鼠演杂技
浮生若梦,刹那芳华
巴西柔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