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志济苍生
2019-11-09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那位为关云长动手术的外科医生,就是被称为“神医”的华佗。
华佗,生于东汉末年。他自小就立下学医济世的大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距他家乡近千里的西山琼林寺,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拜治化道人为师学医。
治化道人有好几个徒弟,各司其职。华佗初来乍到,年纪又最小,当然只能做点杂事了。他从师傅那里拿来药单送去拣药,把拣好的药送去煎,再把煎好的药给病人服下。煎药的三师兄告诉他:“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学医术,得靠自己琢磨。
华佗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几个病人的名字弄了个小本本记下来,他们患的什么病,有些什么症状,又把师傅所开的药及病人服药后的变化,通通记录下来。再从中琢磨,什么病服什么药,病重、病轻的药量区别,等等。这样一来,不过几个月工夫,渐渐让他琢磨出一些门道来了。
他每天就在殿堂里的油灯下,掏出小本本记呀记的,不小心让师傅看见了,师傅看着华佗的小本本,很是高兴。师傅之前对华佗很少理会,看了这个小本本后,对他重视起来,还鼓励他继续记录下去。据说后来医院的病历记录,就是从华佗那小本本开始的。
华佗被派到药房来练习拣药,这里原来是两位师兄在拣药。师兄俩看华佗才来不久,年龄又小,就让他来拣药,自然有些嫉妒他。这里又只有两把戥(děnɡ)子量药,两位师兄一人一把,根本就没有华佗的份,他仍然只能干着拿拿药和送药去煎的杂事。
华佗很有心计,他沉住气,首先专门熟悉药草搁置的地方,他的记忆力很好,几天时间就把什么药放在什么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是拣药的关键问题还在量药上,他又想了一个不用戥子也能量药的办法来,那就是用手量药。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需要长期苦练。
华佗利用给两位师兄送药去煎的机会,找个僻静的地方,解开药包,根据方子上的剂量用手量药。夜晚趁大家休息了,他用手抓药再用戥子量,至于丸药、片剂,他就数粒数,多少粒一两。就这样,初抓时没准头,时间一长,准头有了,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居然练就了“一手准”的绝活。
这天,华佗从师傅那里拿了药单,给自己留下几张,说要练练抓药。师兄说:“只有两把戥子,我们一直在用着,没你的份了。”華佗说:“我不用戥子。”说着还真抓起药来。他抓药的速度很快,一张药单片刻就抓好了。师兄说他胡来,立即报告了师傅。师傅并没有立即制止他,而是让他抓完,再按单用戥子量。这一量真把人惊呆了,百分之百地准确。
华佗用手抓药的事情传开了。
据说后来人们把拣药说成“抓药”,就是从华佗这个故事开始的。
从此,华佗常随师傅四处看病。在家里时,师傅看病,他坐在一旁开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华佗医术大为长进。师傅打发他下山,一边行医,一边学习。
就这样,华佗渐渐成为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大夫,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最为著称。他制作了用于麻醉的“麻沸散”,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在我国和世界都是首创,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有时华佗不开药不扎针也能治好病人。
有一次,华佗奉召去为太守看病,望色、切脉后,他认为太守胸有积郁,必须在盛怒时才能消除胸中的积郁。华佗向太守讲清病理,开完药方走了。太守拿起药方一看,根本不是什么药方,而是列举太守鱼肉百姓的八件事。太守不觉大动肝火,盛怒之下,“哇”地吐出一摊血,不想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华佗根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论断,创造了“五禽戏”。
华佗用针灸治好了曹操的“偏头风”,曹操要留他做侍医,他拒绝了。后来,曹操的偏头风又复发了,华佗说要根治“偏头风”,除非打开脑颅,切除病根。曹操认为他有谋害之心,便将其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