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讨

2019-11-09陈银单鹏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口镇全域集群

陈银,单鹏飞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全国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 400亿元,带动700万户农民受益。截至2018年9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380余家,美丽休闲乡村300余个,农家乐220万家。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乡村发展空心化、产品同质化、类型单一化、区域差异显著等问题。党的十九大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模式和方向等内容。银元等[1]提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作用机理;孙国学[2]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三个”维度和开发的“五大”法则;刘楝子[3]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体系;颜文华[4]总结了海外发达经济体发展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共性经验;刘爽等[5]提出借助多元的乡村旅游模式,针对性的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盘活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本文以杭州市胥口镇作为实证案例,旨在探究胥口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

1.1 乡村振兴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主要关注农业的生产结构与科技应用,振兴乡村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主要关注乡村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质量水平,为乡村旅游提供优质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基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村的环卫设施和绿化景观等人居环境建设标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乡土文化的传承、优良传统民风的延续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管理建设,提升乡村法治建设,规范村庄管理,构建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的软件建设功能,为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保驾护航。“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关注的是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实现就地就业、扩大收入渠道的重要方式。

1.2 乡村旅游的发展价值

随着“5+2”短途旅游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的选择,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是乡村旅游最具吸引力的资源,我国乡村旅游市场也从少量需求到大量趋同,再到多元个性需求转变。乡村旅游产品形式也日益丰富,从早期的观光采摘、体验活动发展到民俗风情游、亲子游、科普教育游等专题游。乡村旅游管理运营也从农户自发到政府主导、集体运作,再到企业资本入驻,形成多元化的运营主体。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热情的乡土人情、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激发城市人群对乡村的向往与追求。

农业和旅游业是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乡村旅游正是两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乡村旅游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农业和旅游业融合是生产与消费、生活与休闲的结合,农旅融合促使农业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丰富农业发展的产业形态,让农村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更加优越,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乡信息、资金、资源等的双向流动,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2 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构建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因时寻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首要发展和需要发展的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将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路径分为“散点—集群—廊道—全域”四阶段(图1)。

图1 乡村旅游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对应于乡村发展的固基阶段,表现为若干散落的点状分布,区域内乡村旅游处于初期发展的阶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发展主要是政府引导,主要依靠旅游景区及乡村自然的农业景观。第二阶段对应乡村发展的提升阶段,表现为区域内的块状分布,呈现集群发展,此阶段农业开始与旅游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兴起,旅游景区与周边乡村资源联合发展。政府为推动旅游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部分村民入股分红,将闲置房屋租出发展民宿等,政府开始对村庄环境进行宏观整治。第三阶段对应于乡村发展的品质建设阶段,表现为区域内集群之间联动发展,形成线性的产业廊道。此阶段乡村“文化+旅游”相融合,旅游产业链延伸,集群内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各集群利用自身的特色产业,与其他集群优势互补,共同受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深入,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增大,依靠外来专业人员输入已不能满足就业需要,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增加。与此同时,乡村环境建设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第四阶段对应于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阶段,表现为区域内全面发展,相互间交往密切。此阶段乡村旅游体系完善,互联网技术渗入,旅游全域化、智慧化发展,旅游地形成整体鲜明的形象,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植入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合作社带领下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政府、企业、村民共同管理,村民自治化程度高,村民收入以从事旅游相关行业为主。

3 实证分析

3.1 胥口镇概况

胥口镇地处杭州市富阳区西部,全镇现有行政村13个,面积67.98 km2,耕地1 000 hm2,处于国家级“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胥口镇距富阳区中心38 km,距杭州市75 km,位于上海3小时经济圈以内,是杭州至千岛湖景区黄金旅游线途经之地。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2.9%,“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态格局使其成为“富春山居图”绘源之一,全镇地质面貌丰富,具有多个卡斯特岩洞。农业以水稻和茶叶为主,石灰石、大理石等蕴藏量丰富,具有梅花锣鼓、根艺制作、盘扣、箍桶、竹排制作、移民酱等6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

3.2 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胥口镇已开发旅游景点有富春桃源、通天飞瀑,其中九霄碧云洞、葛仙洞和岩石岭水库合称“两洞一湖”;正在规划建设的项目包括药谷小镇、里坞农业观光区、“富春小叠空”梦想田园、杭派民居等;其他镇域资源还有凤来岭、蜕龙洞、宝乘寺遗址、四房厅、高山古梯田、石牛山公园、陆家山、崤山、湿地公园等(图3)。

图2 胥口镇周边旅游区域

图3 胥口镇旅游资源分布

胥口镇旅游发展依托旅游景区的开发,已初步形成农旅融合。当地政府重视旅游带动作用,鼓励村民将自家民居改建为民宿,对公路、河流沿线景观、村庄的建筑立面等进行美化改造,整治乡村环境风貌。结合全镇旅游发展现状,胥口镇乡村旅游正处于集群发展至廊道建设的过渡阶段。

3.3 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3.3.1 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胥口镇处于国家级“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但镇内各旅游点间交通不连贯,旅游设施相对落后,配套服务相对薄弱,游客复游率低。

3.3.2 资源品质亟待提升

胥口镇旅游景点开发割裂,未形成系统品牌,佛鲁、灵苑文化氛围不连贯,未形成区域效应,里坞村与小叠空的发展缺乏联动。南部高联村高山资源丰富,但资源品质挖掘不足,旅游品质不高,镇区葛溪资源价值高,但开发品质不高,阻碍了镇区景观风貌,镇域农业产品丰富,资源品质和深加工不足。

3.3.3 发展模式亟待调整

胥口镇周边成熟旅游开发项目相对较多,导致同质化竞争。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下,应创新旅游产品模式。胥口镇各行政村发展不均衡,存在全域协调难度高的挑战。未来发展时,把握周边资源竞合关系,各区块取长补短,区域趋同协作。

3.4 胥口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根据胥口镇资源趋势研判,结合市场需求导向,参照乡村旅游四阶段法,促进胥口镇从集群发展向廊道建设过渡,最终实现全域化联动。胥口镇应立足海正药业的产业资源优势,依托镇内的自然环境及乡村资源优势,突破景区围墙式运营,延伸创新以“医养康乐、休闲度假、乡旅融合、商务会议”为主题的产业链,打造集康复医疗、研学游乐、家庭休闲于一体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将县域内旅游分为洞湖医养度假区、葛溪山居体验区、双溪休闲综合区、特色乡旅融合区,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景区与周边资源联动发展,丰富“农业+旅游”发展形式,形成强大且具有辐射作用的集群力。同时,进一步拓宽产业圈,通过“U”形轴串联2个主要核心节点,联动四区发展,各区优势互补,互为增益,联系日益密切,实现胥口镇全域化发展。

3.4.1 集群优化

围绕洞湖医养度假区、葛溪山居体验区、双溪休闲综合区、特色乡旅融合区建设,实现旅游集群发展(图4)。洞湖医养度假区内现有两洞一湖景区、小叠空梦想田园、海正药业集团、杭派民居、里坞农业观光区,规划功能以医养度假为主,依托两洞一湖景区和海正药业,打造集医养服务、休闲观光、养生体验为一体的度假区,包括观光、疗养体验、休养等特色项目。葛溪山居体验区现有葛溪及沿岸湿地公园,规划功能以休闲观光为主,依托葛溪打造葛溪八景,包含游船、垂钓、酒馆、观光等活动。双溪休闲综合区位于镇区中心,依托镇区现有商业功能,打造全镇旅游集散、商业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避暑度假旅游地,集合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汽车营地等项目,规划功能以旅游集散服务、购物娱乐活动为主。特色乡旅融合区包括高联村、佛鲁村、灵苑村、平畈村,现有高山古梯田、宝乘寺遗址、胥口传统技艺等,大片的农业景观和传统特色文化是其资源特色,应整合南部乡村资源,打造成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民宿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各区应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整合区内资源,统一开发建设。

图4 胥口镇旅游集群优化

3.4.2 廊道建设

分区集群内部功能优化到一定程度,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借助外部优势,进一步完善集群功能。随着各区联系日益密切,镇区功能应植入大数据网络,建设电商平台,为当地农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应引入共享农庄的理念,使农业和民宿共享,农产品也应借助载体建设的机遇,整合高山桃子、西瓜等形成高山品牌。在现有过境交通线路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内部旅游线路,交通线路互为融合,形成内部环路,串联区域内各景点,形成“居旅结合”的游线组织形式。围绕两大核心串联各区,形成“U”形线性廊道(图5)。

图5 胥口镇旅游廊道建设

3.4.3 全域化联动

在“U”形廊道串联各区的基础上,深入发展智慧旅游,搭建覆盖全镇的数据平台联络点,形成全镇域资源共享、信息共建的运营体系,将胥口镇的旅游形象、农礼特品、民间工艺、文创商品推广出去,打造“葛溪山居”旅游品牌。镇内各区之间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机制(图6)。

图6 胥口镇旅游联动发展

4 小结

乡村旅游发展中,将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农业借助旅游重塑活力与价值,旅游通过农业扩大发展空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乡村应分时推进,明确自身的旅游发展阶段,再因时制宜,依据自身特色优势,参照“散点—集群—廊道—全域”四阶段法制定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复兴。

猜你喜欢

口镇全域集群
诸暨市店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人参果 脱贫果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