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袋技术对长瓜病虫害、产量和商品性的影响

2019-11-09洪文英吴燕君章秀梅金立新章钢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商品性灰霉病套袋

洪文英,吴燕君,章秀梅,金立新,章钢明

(1.杭州市植保土肥服务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9; 2.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富阳 311400)

套袋可以保护果实不受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风险,提高商品性,是生产高品质无公害果品的有效措施[1]。该项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梨、桃、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的一项常规技术[2-3]。近年来,借鉴水果栽培上成熟的果实套袋技术,套袋技术已逐渐应用到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上(特别是反季节栽培),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黄瓜、番茄等连续坐果、连续采摘的果实类蔬菜[4-5],特别是生产效益较好的保护地栽培蔬菜。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设施栽培瓜类蔬菜进行套袋处理,综合分析套袋技术对病虫害发生、果实商品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探讨该项技术成本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其应用效果,为蔬菜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富阳区东洲街道东洲村九重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供试作物为杭州长瓜。套袋材料:无色透明聚乙烯薄膜袋,长筒形,规格为8 cm×50 cm,袋体顶部全开口,底端两边各有1.5 cm长的渗水孔。

1.2 处理设计

长瓜于2015年12月上旬播种,2016年2月中旬移栽,4月上旬进入结果期,始收期4月中下旬,终收期6月下旬。于开花前进行套袋处理,以同期未套袋为对照,重复3次,共6个小区。

1.3 测试指标和方法

1.3.1 病虫害

套袋后于采收期调查记载健瓜数、病(虫)瓜数,统计各处理病果率和虫果率,每小区调查100个瓜条。每块田平行跳跃法取10点,每点1株,观察记载每样点株病虫害发生情况。

1.3.2 产量与品质

果实成熟后,同一批套袋处理的果实同一天采摘果实进行测定。每小区调查50个果实。记录各批采摘果实产量和商品性指标。包括: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物理损伤率、单瓜重,统计单位长度质量(g·cm-1)。

1.3.3 套袋成本核算

生长期对蔬菜果实进行套袋所增加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一是纸袋或薄膜袋成本;二是农户劳务成本,生长期对蔬菜果实进行套袋处理,需要农户实时进行栽培管理,投入较多的人力工时,增加了劳务成本。根据采收后各处理实际产量,折算成每667 m2产量,与对照区进行对比,计算套袋处理区所增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袋处理对长瓜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田间系统观察套袋处理对长瓜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主要病虫害为灰霉病,分别于结瓜初期、盛期与末期各调查1次。灰霉病菌对瓜条初侵染部位表明,灰霉病原菌从残留的瓜花瓣处侵染最多,占总侵染数的90.7%~93.0%,其次为柱头。套袋阻隔了病原菌的侵染,从而使长瓜瓜条灰霉病发病率有效降低。表1为5月31日采收期调查的套袋处理对瓜灰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对长瓜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试验期间,白粉病、病毒病也有发生,虫害中烟粉虱、蚜虫、蓟马、红蜘蛛、瓜螟、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有为害,但病害发生较轻,未查见对试验标记果实的显著影响;采收期调查套袋区和对照区虫果率均为0%。

表1 套袋对长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套袋对长瓜瓜条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套袋处理显著抑制了弯瓜、畸形瓜的产生,瓜的平均长度、质量都有所增加,有助于总产量的提高。试验中对照组弯瓜、畸形瓜比例相对较高;而套袋处理使长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不可逆阻力而得到校正,弯瓜率较对照区低41.7%;同时,套袋也减少了尖头等生长不均匀的畸形瓜的产生,除极少数因光照养分不足而生长缓慢产生弯瓜外,采收后整体商品性高,长度、质量较为均匀一致,有助于采后商品化分级预选。可见套袋处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弯瓜和畸形瓜的产生。此外,套袋处理有助于光和热量的蓄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袋内温度,有利于长瓜生长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套袋瓜生长速度快,采收后其平均长度、平均质量、单位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高7.0%、10.3%、4.8%,以每667 m2种植2 200株、每株产成品瓜6条计算,套袋区可实现每667 m2产量4 016.8 kg,不套袋区每667 m2产量3 643.2 kg,使用套袋技术后理论上可实现每667 m2增产10.3%。说明采用套袋技术能有效提升长瓜的产量和商品性。

表2 套袋处理对长瓜生长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套袋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与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套袋对长瓜灰霉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病瓜率较对照区下降8%,防效达80%;同时套袋后害虫无法进入果袋,也有效避免了瓜螟等害虫的钻蛀为害,不会造成果面的污染和果实损伤,有助于商品性的提高。瓜类、茄果类等蔬菜生长周期都较长,特别是在设施栽培中,复种指数高、连作现象普遍,病虫害的发生相对频繁,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偏大;应用套袋技术,能有效阻隔农药直接与果实表面接触,从而降低农药残留风险,解决了长瓜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与果实频繁采收难以有效实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矛盾,使蔬菜产品更加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套袋处理可大大降低蔬菜产品的非内吸性农药污染,但使用内吸性农药时仍有农药残留风险,建议进行瓜类、茄果类等连续采收的蔬菜套袋栽培时,还应注意农药使用品种的控制。关于套袋对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套袋的成本核算与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应用套袋技术对于种植户所增加的成本主要体现在2方面:一是薄膜袋成本,试验中以所用袋成本每个0.05元,套袋生产每667 m2所需增加薄膜袋成本660元;二是农户劳务成本,对长瓜进行套袋处理需要农户实时进行栽培管理,投入较多的人力工时,以目前小规模范围的推广应用进行核算,套袋生产每667 m2增加劳务成本约500元。因此,在长瓜上应用套袋技术,每667 m2增加的成本约1 160元。

套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3方面:一是产品整齐度和商品性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畸形瓜的产生。二是套袋瓜直而不弯,风味和营养品质显著提高,采收后可面向高端消费人群;套袋后有利于光和热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瓜生长期小环境的温度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相同的采收标准,套袋可以缩短生长周期1~2 d,对于早期提早上市、抢占商机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早上市1 kg价格可至少提高0.5元,以每667 m2产量4 016.8 kg计,每667 m2可增收2 008.4元,除去增加的生产成本,每667 m2可新增纯收益848.4元。三是减少了机械损伤和地头损耗,有利于后期的贮运保鲜。套袋后畸形瓜较少,整齐度均一,不需二次倒筐分级;此外,产品带包装运销,保证了贮运过程中微环境的相对湿度,可减少水分散失,有利于后期的贮运保鲜。

综上所述,套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其所消耗的套袋材料和人工费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且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有利于实现绿色瓜果的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商品性灰霉病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套袋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