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阻抗,营造平等开放的心理课堂氛围
2019-11-08何思行
何思行
〔摘要〕心理辅导课中,学生对自我暴露的抵触和抗拒,是常有的阻抗现象。以一节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为例,探讨了公开课上减少阻抗现象的方法:选用贴近学生的教学素材;积极关注与价值中立;共情和接纳。
〔关键词〕阻抗;心理课;公开课;共情;接纳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7-0034-02
为了提升二年级学生独立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针对“告状”现象,笔者设计了一节题为“当我遇到小麻烦”的心理课,同时是一节区级公开课。用热身活动引出课题后,我发起了小调查:“你曾经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矛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纷纷答道:“我有礼貌地和他沟通,避免争执。”“我会退让一步,和平地解决事情。”听到一个个“标准”回答,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相比学生的“失言”,心理课上我更害怕的是学生回答这种完美的“道德模板”。这种带着“表演”性质的“正确”回答只是为了迎合教师,与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并不一致。这种对自我暴露的抵触和抗拒,心理学称之为“阻抗”[1]。
心理课与一般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心理课注重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实际体验和经验回溯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得到的感悟,这要求学生的言行必须是“真实”的,所以,我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在我日常的心理课堂上,师生间形成了平等互动的沟通风格,敢说真话是常态,而此时此刻他们的“假正经”完全在我预料之外。
但当我想到坐在旁边的班主任和后面几十位对学生来说完全陌生的听课教师时,我明白,在这样公开的环境下,要让这群学生立即放下心理防卫说出真话并不容易。作为一堂向全区心理教师和心理教研员展示的公开课,以这样的状态开始绝对不是我想要的效果。因此,让课堂恢复以往那种平等开放的状态成了首要任务。最后的课堂效果证明,只要教师运用恰当的心理辅导技术,辅以恰当的教学素材,即使在较为公开和陌生的环境下,营造平等开放的心理课堂氛围也并非难事。下面我将结合该课,谈谈减少心理课堂“阻抗”的技巧。
一、选用贴近学生的教学素材
我在这节课使用了绘本作为教学素材。绘本故事具有隐喻性,故事中的事件、人物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相似,能使学生产生与绘本主人翁类似的感受,引起心灵上的共振。同时,因为谈论的是故事人物而非学生自己,从而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能有效减少阻抗。此课选取的《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绘本,它与该年龄段的学生生活经历很贴近,小猪们遇到问题后马上找老师告状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们很快卸下心理防御,开始展现出自己的真实言行。
此外,这节课的一个重要视频素材呈现的是校园中常见的矛盾:下课时,一个男生觉得无聊,想找某个女生一起玩,但是女生只顾着看书没有理睬他,男生为了引起她的注意,把她的書抢走了。女生很生气地说:“你居然敢抢我的书,看我不揍你!”男生说:“来呀!”结果女生真的打了男生一下,男生马上把自己被打的事告诉了老师。
为了更贴近生活,拍摄视频时,我让演员使用了生活化的口语,演员们生动的表演使课堂氛围明显活跃起来。
二、积极关注与价值中立
积极关注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技术。在心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积极关注,能有效减少阻抗。
在课上,我问:“这个男同学抢了女同学的书后,女同学除了动手拍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
一个女生回答:“我会跟他说:‘你快点还给我,如果再不还,我就告诉老师!”
她的做法是大多数学生常用的办法,虽然没有动手,但同学间的友情已经遭到损害。我没有直接告诉她更好的方法,而是肯定了她行为的积极面:“我们可以看到你比视频中女孩更进步的地方,你没有去动手打他。”接着,我作了一个延伸,“何老师还看到你和视频中的女孩比较相似的地方:女孩的书被抢了以后,她威胁对方‘你抢我的书,看我不揍你!威胁性的语言的作用有两面性:有些时候它可能会吓得住对方,让对方按照你所说的去做;但也可能像视频中那样——那个男孩不但没有因为对方的威胁而把书还给她,还说了一句‘来呀——它可能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你越是威胁我,我越是不干。或许我们还可以想想其他方法。”
这种价值中立的描述,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站在她的角度替她考虑“有没有用”,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评判她。后者让学生感到被指责,前者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和接纳,从而愿意抛开防御心理,向教师敞开心扉。
三、共情和接纳
在心理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想要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心理关系,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注,是不应该有任何条件的。无论来访者所述的是对是错,所表现的情绪是否合理,咨询师都必须以关注的态度予以接纳。心理课堂也需要建立一个无威胁的环境,充分接纳学生。
课上在讨论视频案例时,我问:“假如你是视频中的女孩,无论你怎么说,那个男孩都不把书还给你,那怎么办?”
前排的一个男生立马高高地举起了手,他表现得很投入,站起来气急败坏地说:“你这混蛋到底还不还!再不还我跟你拼了!”
在刚刚向大家解释完“威胁”的双重性后,他依然采用这种方法,我有点挫败感。但我马上理解了他。事实上,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威胁对方,因为生气的情绪淹没了他的理智。生气是人被侵犯时最本能的反应,当学生愿意把这种明显“道德不正确”的真情实话表现出来时,证明课堂安全感和互相信任的氛围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共情和接纳可以延续这种氛围。
我反馈了他的情绪:“老师可以看得出你很生气。”接着,我气愤地说,“的确,任何一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生气!”
这个学生一听到我这样挺他,气马上就消了一大半。让消极情绪离开的最好办法,就是先接纳它。我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个学生也跟着平静下来了。
我问:“不过,生气过后我会想,发脾气对解决问题有用吗?”这个男生低下头,回想我刚才说的“威胁”的双重性,然后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情绪的调节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相信,当他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会更快地消气,然后理智地思考。教师的共情和接纳,不但能疏导消极情绪,帮助学生反思和感悟,还会让学生发现,原来消极情绪是允许被表达的,从而增加了课堂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如果一开始就否定了学生的情绪,则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安,从此关上心门,不愿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教师也就失去了真正影响学生的机会。
要营造平等开放的心理氛围,外部环境的影响只占一部分,素材的选取和教师对心理辅导技术的合理运用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第四小学,肇庆,52604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