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019-11-07余伟
余伟
苏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课文《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品质》《老王》学习之后,我们安排了一次写作,要求按课本第53页写作指導的内容——“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刻画出鲜明的个性来”。
本次训练,教材的编写者列出了四大要点,分别是“学会感受”“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就本班的情况看,布置、引导的时候第一、二两点可以作为基本要求提出来,但因为年龄、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只能量力而行,教师也只能酌情考量,而第三、四点,意义重大,教师恰好可以在此时利用讲评、修改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导和实际操作的训练。故记录一组辅导信息,以期更多的中学生从中获益。
一、修改前
以下为一篇例文,我的评语仅供参考,但根据本次写作的要求判分,它肯定不在优秀之列——
写作指导第三点告诉我们:“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甚至,有更为直截了当的说法——“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从这个角度来看,细节是作品价值的基础,现在本文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但这一切泛泛而来,没有一个切入的点,也便无处落实,失去了存在价值。其余如语言松散等毛病也出现得很频繁,故纸上三言两语无法尽意传达,有必要与该同学面对面交流,帮助他找到记叙文写作的正确方向。
二、修改中
经过老师指点,该同学在第六、七段之间添加了一部分内容——
其中前半部分比较细致地呈现了“我”得知爷爷死讯前后的语言、动作。该生想要言行“有细节”的意图还是让人一目了然的,故而首先不予打击,这至少证明他思想认识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这么大的篇幅给了“我”,而不是“爷爷”,给了“我”得知消息的“过程”,而不是“我”对爷爷的“担心”,落脚点偏了。“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若它不是为了完善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人物的生活细节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材,只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
而后半部分的加入,充分阐释了“倔”字的含义,并体现了爷爷性格的多层次性,值得肯定。
本次写作训练中另外几名学生的作品片段可供对比鉴赏——
这两段文字将笔墨用在能凸显人物个性的方面,保姆金兰的迂腐、善良和修车者(实为失独老人)的细致、尽心清晰可感,细节描写相当成功。下面这段似乎写的不在“点”上,我们来品味一下它的表达效果——
文章表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身教言传,本段是全文字数最多的部分,却偏重于写学生杂乱无章的朗读情况,正面描写只有一句,它到底强化还是削弱了主题?让我们关注段末——最后一句四两拨千斤,瞬时把局势扭转了过来。因而整段文字都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它是有效的。
由这个例子可以进行联想,如果保留改文的前半部分,应该把重心挪到写自己对爷爷未知状态的担忧上,这样才能把对爷爷的敬爱之情正面表现出来,从而侧面表现了爷爷的“倔”不是消极意义上的“倔”,而是正好反之。
有了以上的思想准备,第二次修改就可以进行了。这一次,我先和该同学共同商讨了材料的取舍和行文的顺序问题,然后特别向他提出了描写手法要综合运用的要求。
原文中,若将所用到的材料理一理,发现“倔”字是可以统率最有价值的两大块内容的——不幸死于食物中毒,以及自学各种技术,造福乡里,可以考虑去芜存精,大胆重新构建文章。对“倔”的两个方面,“我”的态度原先表述为“这倔成就了他,也终结了他”“无论是好是坏”,出现在文末,有拿不准、拢不住之嫌,不如借此机会调整情感脉络,使之沿着“惋惜”—“赞颂”的线路行走,逻辑将更为合理。
手法综合,效果显著,写作指导的第四点已明确指出,本单元的课文中就有许多典型的例子,如《品质》第23、24段,动作描写,表现格斯拉先生技艺方面的造诣——专业过硬、目光敏锐;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表现格斯拉先生精神领域所达到的境界——阅读,不能光看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看作者“没有写什么”——不是“没有愤怒,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而是他愤怒、悲哀、鄙视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与常人不同,他“那里面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他在以自己的语言发出对那种不顾信誉,生产不合格的靴子来坑害消费者的行为的控诉。这样的批判方式、批判内容,才是最符合格斯拉个性,也最有表现力度的。
三、修改后
改文二及我的评语呈现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的诗句有着许多不解之谜,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我们今天不妨借用一下来进行总结——假设“锦瑟”是感人的记叙文,那么,“五十弦”即为丰富的内容,而“一弦一柱”就成了细节,“华年”则可以看成是人物鲜明的个性。当我们强调“一弦一柱”的“一”字的时候,它就证明了“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而当我们强调“一弦一柱”和“华年”之间的必要条件关系时,它又证明了“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若它不是为了完善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最后,当我们强调“一弦”“一柱”的并列关系时,我们则看到了各种手法的交错、综合,而它们与“华年”之间又构成了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