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
2019-11-07赵婷婷康静
赵婷婷 康静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各种动因合力作用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现如今,这部分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的实践教学效果不甚佳,与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比较,还有不少缺陷与不足,面临一些需要处理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认真思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育平台,有效落实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课程有效性 应用型课程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方法的快速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严要求。高等教育是科技首要生产力、首要人才资源与创新驱动力,承载了很高的价值。党与政府注重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并制定了有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表明高等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提高综合人文与科学素养。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主体,在产业技术转移与应用、创新之中形成了产业竞争的关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一线复合型人才,就需要走出困境,紧抓时机,通過实践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究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困境
(一)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双创实效不佳。
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以后,被整合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据此颁布了有关深化高等院校双创教育改革实施意见,规定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力创新创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产生这些现象:第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全,不具备科学的顶层设计;第二,评价导向不准确,存在功利主义;第三,教师团队专业程度匮乏。院校创业教师具备很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可是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外创业导师不能对学生开展实践性指导。这些现象妨碍了双创教育实效性提升,并且导致双创教育没有变成双创驱动力。
(二)创新创业联动不顺畅。
通常创业应当以创新为依托,仅有持续创新,才可以给创业提供竞争优势。现阶段高等院校应用型课程停滞在创业课程的占多数,和学科专业交叉少,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创业项目竞争力弱,缺乏持久性。再者,科研和产业对接不紧密,创新成果转化不够,学生科研参与程度不高,成果增量不多,科研成果和商业化之间的鸿沟无法得到填补,所以学生创业困难。
(三)教学和实践定位不清晰。
现代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较多、实践少;教材知识多、技能匮乏;学校信息丰富、社会实践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应当注重教育,再者才是创业,所以,需要建立健全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视野开阔,培养综合素养。同时,还需要关注实践体验,经过创业实践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感受,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防止出现随波逐流情况。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存在功利主义评价。
现代教育目标比较功利化,且社会评价很功利化,使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很功利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就是教育,接着才是创业,教育应当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与锻炼,为未来可能的创新创业行为打下基础。现阶段,诸多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重点置于创业上,希望以创业提高就业率,功利性强。功利主义创新创业教育的后果是根本不能满足创新科技产业革命需要,造成高校对双创教育课程设计与过程掌握等重视程度不够。
(二)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新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是校内教师与校外创业家。前者有资格证书,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没有创业的教师;后者聚焦在服务,不能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由此可知,校内与校外教师水平及力量失衡,无法为学生带来实践性强且系统化的双创教育。造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脱节,不能充分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者综合素养的要求。
(三)核心竞争力匮乏。
目前,应用型本科双创教育,一则倾向于普适性,关注理论知识的传输;二则局部过热,比方,互联网+造成创新创业项目电商到处都是,大大缩小了学生本该具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在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中,大多以专业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结合为主,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等,不具备跨学科与专业的联动性,造成创新创业项目没有特色,核心竞争力较弱,未能表现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价值,最后导致创新创业失败率较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运行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全面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针对问题,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措施。积极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功能互补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效落实相关运行保障机制,积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整合到人才培养中,有效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构成益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良好机制,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更多的双创标志性成果。
(一)课程体系构建,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从宏观角度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当从各个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角度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课程体系在结构中需要确保主次清晰,将创新作为核心,将创业作为辅助,将应用型专业课程作为关键,将社会学与管理学课程作为补充,综合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素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点之所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及载体,该内容与学时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关键部分。经济学课程是比较容易被师生忽略的部分,诸多学生比较注重产品研制与创新,忽略创新成本,造成创业失败。社会学课程可将创业人员和社会实际需求相联系,让创业人员迅速掌握社会需求。管理学乃创业刚开始开展企业战略拟定管理设置的。因为创业规模小,管理学知识在初创中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在辅助类型课程中需要减少管理学内容及学时,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二)构建功能互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增加投入创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与教学示范中心,构建水平超高的双创实验室,面向高校各大学科学生开放使用与管理,经过特色软硬件资源建立仿真环境设计,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与培训。并且,根据标准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构建隶属于双创教育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班,以双创教育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相关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其次,对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功能布局设置进行优化升级,健全双创资金与教师等配套建设,交给双创教育学院做好项目选择与培育,激励与扶持具有双创一项的学生,将项目作为依托,构建学科交叉与年级互补的项目队伍,举办双创模拟和实践活动。最后,开拓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的思路,把双创教育整合到实践基地建设中。在创业课程开发与双创训练计划项目申请等方面强化校企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构建校企互通渠道,探究构成多元参与和资源共享的双创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三)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保障机制。
高校需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领导,创建以高校主管领导牵头、相关院部负责人构成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整理、确定院部职责,把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整合到院部绩效考核内容。经过强化组织领导,合理规划,科学分工,确定相互的职责,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每一项工作有效落实,构成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所有职工与学生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健全且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设置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持续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资,并且主动争取社会有名企业、政府与成功校友设置创新创业基金,给获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创业实践等提供保障资金。强化创新创业网络项目库平台构建,在第一时间更新创新创业项目网络信息,选择入库项目且给予高校双创扶持政策支持,积极推荐创新创业实验室课题研究。除此以外,还需要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在院部与教师年度考核之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指标,仔细对照各项指标完成状况,给予在指导学生双创活动中有着重大贡献的教师与管理工作人员奖励,同时在职称评聘与评比中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对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得奖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双创学分奖励。
(四)实行科学化与多维化的考评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并非是一个短期工程,反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保证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运行,与此同时第一时间对实践教学模式实行展开评估、修改与调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踐教学模式牵扯的主体繁多,步骤也多,评价非常复杂。当前的评价标准大多存在指标体系匮乏、评价步骤失范、评价主体不丰富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如今还没有权威与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考评机制可以采用。所以,必须在进一步掌握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课程体系与平台衔接、教师构成与实践效果等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真正把目标与学生等整合到指标体系中,将评价实施步骤规范化,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标尺。
四、结语
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均很高,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走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需要关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同时资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只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要做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工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健全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构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裴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实践教学价值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203-204.
[2]李红,毕洪丽.应用型本科院校以能力教育CBE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9(05):57.
[3]丁阳.“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体系构建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81-82.
[4]常振云,赵志刚,赵琳.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天狮学院信息类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2):166-167.
[5]张春燕,乔印虎,陈杰平.在“双一流”教育方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提升——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