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来你是这样的财经记者

2019-11-07橘子

求学·理科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切入点财经稿件

橘子

也许你比较了解记者这个职业,但你不一定了解财经记者的工作。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经济日益高速发展,人们迫切想要通过一个窗口去了解科技与经济百态,而财经记者就充当了“窗口”这个角色,为人们报道、解析最新的科技与经济动态。

一入财经深似海

在互联网行业如日中天的当下,创业投资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作为一名财经记者,每天看科技新闻,了解财经态势是必不可少的任务。例如,“头腾大战又爆发了?”“网易养猪真的有前途吗?”“陆奇在百度任职的这段时间都干了些啥?”等新闻都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而且,我们还要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关注各类公司动态,在微博、微信“刷”各类财经大V的文章。

除此之外,财经记者还要凭借媒体人的敏锐“嗅觉”去发现每条新闻的价值及其可能引发的话题,“呕心沥血”地写报道,希望文章趁着“东风”成为“爆款”。

财经记者的日常除了了解各种信息,更多的时候就是寻找资源和写稿,项目稿、选题稿和活动稿写不停。

慧眼识珠,寻找项目

每一个项目都可能赶上下一个风口,谁也不知道下一秒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名财经记者,报道每一个项目是我们的基本技能。那么,该如何去接触这些项目呢?最常见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去项目对接会或项目比赛活动的现场寻找项目资源。

政府为了鼓励科技创业,经常会举办一些比赛或是项目对接会。项目负责人希望通过比赛或者对接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寻得资金为资本“寒冬”的到来做好准备;投资人则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去发现优质项目,早早抢占市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潜力项目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约好采访时间,在一系列的提问以及深入挖掘后,找到项目的价值所在并呈现在我们的平台上,给这些项目一个展现的机会。

此外,我所在公司的编辑部也经常会收到一些活动的邀约。我们和项目的关系可以用相互依存来概括,我们希望我们看中并报道的项目有一天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而每个接受我们采访的项目负责人则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让项目得到资本的青睐,被更多的人知道和接受。

入门手艺:写项目稿

写项目稿可以说是财经记者的入门手艺。它不要求我们对市场或者是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也不要求我们有很多财经知识的积累,但它对文章架构及呈现的方式有很高的要求。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去报道好这个项目,以人物还是以行业作为切入点,用什么方式去报道等。这还是比较能锻炼人的文笔的,每写完一篇报道我都觉得文笔提升了不少。

财经记者去参加相关项目活动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受人尊敬。比如,我每次去参加项目对接会都会见到一些行业大佬,他们对待我们都是客客气气的。记得我第一次去采访时,因为对交通不熟悉,迟到了两个多小时,我在微信上跟受访者说明情况,他表示很理解,并在办公室等了我一上午,后来采访十分顺利。采访结束后,他还亲自将我送到公司门口。稿件出来后,受访者表示十分满意,还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对我表示了高度的认可。这让我觉得不管过程有多艰辛,都是值得的。

总之,采访写稿是一件蛮有趣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前提是要能吃苦,我们一天可能在办公室里待不了多久就要出去采访或者参加各种活动。

选题稿:深度剖析是我们的独家武器

写选题稿是每位财经记者的必经之路。相较于项目稿,选题稿需要一定的行业知识积累,还需要从一些特别的点切入。另外,如果有打造“爆款”的想法,有些时候可能还要适当地追一下热点,另辟蹊径,解读热点事件,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写选题稿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关于行业及事件的深度剖析,但是如果你切入点选得好,稿件就会比较容易被读者肯定。

要写好选题稿,除了追热点,还要多看好文章,剖析它们的特点。我记得之前有一段时间,有好几个新的社交软件被开发出来,对现在主流的社交软件发起挑战,大部分人的关注点都在“腾讯会如何应对多闪、聊天宝以及马桶TM的围剿”问题上。很多财经文章都以比较这几款产品的异同点作为切入点,而当时我去搜寻相关选题的好文章来看,发现了一些别的有趣的切入点,比如讨论张小龙是否是一个能跟上时代的产品经理,分析这几款新的社交软件的前身及预判其生命周期等。对同一个问题,我看到了不同的关注点,我更明白我们不应局限于当前的思维,而应从更高层面或更细微的方面入手,这样一来,文章就会有意思得多,读者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不可避免的活动稿

对于财经记者来说,参加项目对接会等各种活动是家常便饭,而如果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是这些项目活动的承办媒体,那么你除了需要采访参加这些活动的项目负责人,可能还需要经常写活动稿。

活动稿和时事新闻稿很相似,就是说明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活动内容即可,但是相比较于项目稿和选题稿,它的要求却更加严格。因为这些活动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办的,所以稿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而且活动稿对时效性要求很高,一般活动当天就要发布。所以,写活动稿真的是很赶很累,不仅要面对时间上的压力,还有可能被要求反反复复改稿,就算是半夜两点,一旦稿件出现问题,你也得马上从床上爬起来改稿。

有一次,我们公司承办了一个区校企三方对接的活动。活动前需要出一篇预告说明稿件,拿到出席活动人员的名单后,公司的媒体老师就开始撰写预告稿件,让我们进行排版。但后来因为出席活动的人员改动了好几次,我们不得不半夜加班,打开电脑修改名单。如果非要说一个活动稿的优点的话,那就是它的篇幅短,我们写起来更简单一些。

后记:以前觉得做记者就是忙着写报道,后来做了财经记者,我才发现原来记者也要会开发资源,寻找项目,与人洽谈。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项目资源、形形色色的人,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接触金融、科技这些行业的大咖時,除了能获得前沿的信息,还能感受到他们的大格局,我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眼界格局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如果你也想做一个特殊的记者,可以考虑走财经记者这条路,也许它会给你带来惊喜。

猜你喜欢

切入点财经稿件
我的问题③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陈道明越俎代庖
财经简讯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