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019-11-07李海燕

体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访谈健康第一

摘  要: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体育教学》杂志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专题,编辑部对《中国教育报》资深媒体人李小伟进行访谈。李小伟老师从事教育和学校体育媒体采访工作近30年,本次访谈,他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家领导人对“健康第一”的态度和对国家文件的解读中,彰显出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李小伟;访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0-0011-03

李海燕: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杂志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体育口述史”专题,特邀您作为受访人。您作为学校体育的资深媒体人,从1992年进入《中国教育报》开始,一直从事教育及学校体育的采访宣传工作。在近30年的媒体工作中,您见证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想请您结合您的媒体经历,聊一聊学校体育的那些事儿。学校体育始终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那么您如何理解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李小伟:非常荣幸得到你们的邀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将教育方针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70年的历史长河里,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经常会有变化,最早是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后来增加了一个字——“美”,于是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劳”字,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知什么时候“劳”字又没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又重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然而不管如何变化,体育始终在我们党和政府教育方针的表述中,这说明体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可或缺,同时也说明党和国家历来对学校体育工作都非常重视。

记得小时候开运动会,我们就会举着牌子喊着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这些口号一直激励着学校体育工作者向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毛主席在1952年提出来的。毛主席关于体育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即使在井冈山艰苦的环境下,也没有忘记开展群众性的红色体育运动。毛主席总是把体育运动与国民素质、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抗日战争中,他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的题词是“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为重庆《新华日报》的题詞是“锻炼体魄,好打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要求把体育工作当作“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来抓,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毛主席为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的号召,指出增强人民体质是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为中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确定了指导方针。

毛主席在教育问题上把体育摆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强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他认为“新中国要为青年们着想,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青年们要学习、要工作,但青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时期,因此,要充分兼顾青年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体育、休息两方面……祝贺大家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主席关于体育运动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群众体育思想,他所期望的体育是增强广大人民体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群众体育——这是体育永远不变的航向。

现在看来,学校体育的方针也是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从毛泽东主席到现在的习近平主席,几代国家领导人对体育都特别重视,尤其是对学校体育很重视。

记得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写信,针对学生营养不足,学习、社会活动过重,健康状况不良的实际,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

马叙伦有点诧异,回去想了半天觉得不对,后来就专门又向主席请教说,主席你是不是把这个顺序给搞错了,是不是应该学习放在第一位?1951年1月15日,毛主席再次就学生健康问题致信马叙伦:“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老一辈革命家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一辈革命家对身体健康特别重视,也特别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我觉得这是一脉相承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致使清政府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中国被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因此中华民族特别渴望先从体质上强起来,以此来振奋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人们的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却在持续下降,为此党和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若干行之有效的举措,尽管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

李海燕:毛主席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现今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影响深刻。近些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终将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李小伟: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全球性的问题,只不过我国表现得比较突出,下降的时间相对长一点儿。而且因为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整体人群也趋于下降。但这不要紧,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想到要治理这个顽疾,这些年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迈出了很好的一步。在很多国家,他们对国民体质下降的问题,还采取放任的态度,或者说对此问题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至少没有出台这么多的政策。

有外国专家就说,我特别羡慕你们国家这么多年来出台的这么多政策,举国家之力关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体质的健康,不仅制定政策,还加大投入来改善,这种做法在许多国家都难以做到。

就拿美国来说,他们也许只能一个州一个州地出台政策,然后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地解决问题,不能铺开到全国去,这是他们很大的弊病。所以,要相信我国的举国体制在学校体育方面也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很多欧洲小国家,学校体育全是由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老师来上,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体育教师,而且小学阶段全部都是通识教育,所有教师都应该胜任。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也要借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能全由体育教师来完成,而应当通过努力和要求,让更多的老师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文化成绩,这样的话就形成一个全校、全社会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目前学校体育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已经实现了“三个纳入”。一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经正式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二是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纳入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办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已经全面纳入体育中考。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关注孩子文化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一项调查表明,随着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整顿的不断深入,家长们对孩子课外班的培训也往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转场”。而另一项调查也表明,在国家“高压”政策下,培训机构和资金也开始转向孩子的素质教育上,可以预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将成为校外教育的主流。

而随着健康在教育政策中不断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树立,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终将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

李海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体育工作尤其重视,国家层面以及教育部层面出台下发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来引领或者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其中对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文件?

李小伟: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简称“中央7号文件”,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针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颁布的最高级别的文件。

“中央7号文件”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央7号文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證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央7号文件”的出台还标志着学校体育的春天来了,因为之前学校体育虽然也被重视,但没有被提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这样的高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专门召开会议,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中央7号文件”颁布之后,国务院和教育、体育等部门又陆续出台了非常多的配套文件和政策,2011年把“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时代强音;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思路和任务,系统指出了落实学校体育国家战略的政策要求、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2017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学校体育质量控制、工作绩效评价、办学条件改善等关键环节有了制度依据。以上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使得学校体育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措施更加得力,落实更加深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李海燕: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围绕健全人格,把学校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见,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意志毅力、合作态度、规则意识等文明精神与行为是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更是至今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您是如何看待“体育立德树人”的?

李小伟:20世纪80年代体育精神成为那个时期许多青少年的精神支柱。1978年我离开学校,走进运动队当了一名运动员,记忆最深刻的是,1981年中国男排赢了日本、韩国后中国喊出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后来中国女排夺冠,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就像熊熊火焰在校园里燃烧起来,激发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青少年尤甚,不夸张地说,中国女排精神振奋了一代人。

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经常有媒体报道,某某学校的学生跳楼了,某某学校的学生自杀了,这是十分可惜和遗憾的事情。一个已经在学业上非常成功的人,由于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就自寻短见,以死面对社会,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啊。

大家都知道,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不仅身体健康、精神面貌好,而且具有抗挫折能力,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最重要的是具有不服输的心态和劲头,因此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绝不会轻生或放弃美好生活,这也是许多教育大家提倡青少年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陶冶身心的初衷。

过去,在很多人意识中,学校体育就是带孩子们自由活动,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竞赛组织等方面都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也认为,体育竞赛就是运动员的事,和普通学生没有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工作所取得的众多进展里,对学校体育育人价值认识更加深化,是最突出的一个。这样的一种认识,体现在党中央、教育部的文件里,体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中,也体现在广大老百姓的认识中。

由此可以看出来,现在我们把体育当成是立德树人的载体,这是一脉相承的。

猜你喜欢

访谈健康第一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刘再复访谈录
第二语言教学中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