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高血压患者豆纹动脉血管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

2019-11-07林威龙王云玲王禄伟贾文霄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动脉双侧动脉血

林威龙, 贾 琳, 王云玲, 王禄伟, 谢 超, 贾文霄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 乌鲁木齐 830011)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第一的疾病[1]。研究表明高血压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2],能够引起患者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患者局部微循环障碍,由于大脑中动脉所分支的豆纹动脉等微小动脉管径很小,所以由豆纹动脉供血的基底节区是出血性脑卒中或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发区域[3-5]。LSA的血管结构与功能成像可以为高血压相关微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过程提供重要依据,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适应症广,易操作性的优势,对微小血管显示情况较好,本研究采用通过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豆纹动脉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5月-2019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收治的76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年龄40~68岁,根据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血压分级[1]将患者分为:Ⅰ级(25例)、Ⅱ级(27例)、Ⅲ级(24例)高血压组,选取27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名,女性15名,所有受试人员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3.0聚源磁共振机,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应用32通道SENSE接收器头部线圈的3T磁共振系统(Achieva X-Series; Philips Healthcare, Best, the Netherlands)上进行,仪器参数的设置:T1WI-3D VISITA:矢状位覆盖头颅范围,扫描参数为脉冲序列TR=800 ms,TE=20 ms,有效视野:180 mm×163 mm×140 mm,体素:0.6 mm×0.6 mm×0.6 mm,层厚0.6 mm,层数:471,层间距-0.3 mm,采集时间:466 s。所有高分辨血管壁原始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以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重建血管图像进行分析。

1.3 处理方法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用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分析,测得双侧豆纹动脉分支深度及数量,然后对测得数据进行评估,若出现意见分歧时,2人共同阅片,以统一意见为最终诊断结果。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各级高血压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各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血管深度比较与对照组比较,Ⅰ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深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各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血管数量比较与对照组比较,Ⅰ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血管深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 各级高血压组患者双侧豆纹动脉血管数量比较 个)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起颅内小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基底节区豆纹动脉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引起脑卒中的发生[6]。本研究主要描述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观察豆纹动脉在高血压时的形态学的变化,这与Zhang等[7]研究结果一致。经过较多的病例样本发现,一部分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患有高血压时间较长,且医从性较差,导致部分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会使大脑中动脉管壁增厚变硬,部分会有硬化斑形成。这会使豆纹动脉管壁增厚,成串珠样改变,豆纹动脉的平滑肌萎缩,所导致管壁的张力及弹性下降,使豆纹动脉形态失常[8-10]。这些是基底节区豆纹动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大多数长期慢性Ⅱ、Ⅲ级高血压患者单双侧的豆纹动脉管径细小,形态迂曲,深度变浅。高血压早期时,颅内血管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把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内,使得增高的血压不会对颅内小动脉造成影响,但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的条件下会导致这种调节能力降低,使颅内血管自身调节机制紊乱,会导致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减少,因为长期的高血压改变了微循环,另外,这还会使血管舒张收缩张力的调节机制发生改变,会致使血管的收缩力变强或者血管的舒张反应性降低。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还会引起前阻力血管的解剖学的改变,会增加壁-腔比的比率[11-12],高血压的持续时间对颅内小动脉管腔的直径有一定的影响[13-14]。此外微血管网的变化,在各种组织的血管床内导致小动脉或毛细血管数量的减少,称之为血管稀疏,当发生血管稀疏时,脑局部灌注量会下降,会为颅内血管疾病带来潜在风险。

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样本量较少,另一方面在3D-T1VISTA序列上,会出现对小动脉显示欠清晰,这可能使由于阻力血管及其他小动脉的收缩。一些高血压患者的LSA的直径可能会低于3T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分辨率,由于信号强度的降低会对血管的显象有一定的困难,这种信号强度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所致通过微血管血流减少所致的。也可能是高血压所引起的豆纹动脉结构发生变化所致。这些小血管的病理机制和高血压密切相关[15-17]。其特点是外周血管和小动脉的血管阻力的增加,这种狭窄可能不仅与血压的增高有关而且也有可能与炎性标志物和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有关。高血压对患者豆纹动脉形态具有影响,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豆纹动脉血管特征分析具有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小动脉双侧动脉血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高血压性肾病
断指再植中自体小静脉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质在双侧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