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
2019-11-07丁树琴管佳慧
丁树琴,管佳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上海 200233)
在中国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以急性胸痛或胸部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占急诊数量的5%以上[1]。急性胸痛病因复杂,容易漏诊、误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重要的致死病因,而其疗效及预后具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2-3]。为了规范救治流程,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本院在对急诊胸痛患者精细化管理基础上,于2017年6月成立了胸痛中心,对急诊胸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进一步优化了急诊胸痛患者的救治流程,提高了救治效率[4]。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急诊心梗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及患者出抢救室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胸痛中心的设置和运行模式对AMI患者诊疗效率及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6月至2019 年10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预检接诊的250例AMI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冠脉造影,排除就诊时存在心源性休克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将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建立胸痛中心前)入院就诊的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建立胸痛中心后)就诊的患者13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每组患者均配备1名主管护师和2名护师,均具有3年以上急救经验。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流程:(1)给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分诊并安排就诊。首先由预检护士根据患者的主诉、表情及生命体征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分诊等级,及时给患者安排就诊,记录预检时间;急诊医生根据预检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开具心电图及血液化验项目,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初步心电图结果,对于符合AMI诊断标准的患者,安排心内科医生进行会诊[5]。(2)明确诊断,送患者入抢救室,同时联系心内科医生,护士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等,心内科医生会诊后,进行确诊,给予治疗意见同时建议患者及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及相关告知书[6]。(3)护士做好术前准备,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护士完善转运前的相关治疗护理,整理病历、检验报告单等资料;急诊护送医生和工勤人员除颤仪随同心内科医生护送患者入导管室[7]。
1.2.2 观察组 给予胸痛中心运行模式,具体如下:(1)快速预检分诊。对进入急诊的胸痛患者,给予开通绿色通道,直接由预检分诊护士根据胸痛分诊流程进行快速分诊。优先安排心电图检查,对于高危患者立即安置抢救室,提前办好入院登记手续,并记录入院时间,做好“胸痛患者”提示标识,通知急诊医生[8]。(2)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及时急救。急诊医生立即读取心电图报告结果,确认后将患者心电图图片通过微信发送至胸痛中心,同时为患者开具检查项目单,包括急查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项目。急诊科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并快速送检,对于符合AMI诊断标准的患者,及时会诊安排手术[9]。(3)完善术前准备。抢救室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口服双抗药物(阿司匹林 300 mg,波立维300 mg/倍琳达180 mg),急诊医生和家属沟通患者病情,签订知情同意书;护士完善转运前相关准备,整理病历资料等;急诊护送医生和工勤人员携带除颤仪随同心内科医生护送患者入导管室[10]。
1.3 观察指标
(1)急诊停留时间和患者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为预检护士接触到患者开始至转出抢救室的时间;患者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为患者转出抢救室至心导管室介入术,血管球囊开通时间。(2)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9,26.6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患者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AMI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或持久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脏疾病[11]。AMI发病迅速,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2]。AMI是严重的冠心病的一种,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病死率高达10%~18%[13]。美国每年大约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每年至少发生50万,且呈上升趋势,现在我国至少有心肌梗死患者200万[14]。AMI患者在发病 1 h以内是再灌注的黄金时间,治愈率高,预后效果好;超过4 h效果则不佳。因此,快速早期心肌再灌注是挽救濒死心肌的关键。有资料[15]表明,大部分AMI患者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因此缩短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并尽可能在这期间积极抢救,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16]。为及时救治并提高预后效果,胸痛患者首先要意识到胸痛的意义,有感觉时,尽快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给医生足够的诊断和抢救时间。但目前对AMI患者未能及时处理和诊断,抢救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规划,均造成了抢救延误。
有相关研究[17]证明,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可有效节约AMI患者确诊时间,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胸痛中心集中了先进的医学技术,借助便捷的设备,整合了高效的医护团队,采取胸痛中心管理模式,给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进行分诊和检查,实施首诊救治、尽快转运或就地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缩短心肌恢复灌注前的总缺血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病死率和不良事件率[18]。
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采用预检分诊,开通绿色通道、医护紧密配合急救、完善术前准备等措施,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转出至介入血管球囊开通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AMI患者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救治,可明显缩短AMI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治疗时间,有助于优化AMI患者急诊救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