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砥砺奋进70载 改革开放谱新篇——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70年成就巡礼

2019-11-07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中国勘察设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上海设计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正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在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不仅在上海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跋涉的足迹,还在世界建筑市场上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品质,成就斐然、令人瞩目。

传承创新,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厚积薄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可谓功不可没。勘察设计工作者怀揣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整个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为创造新的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兼容并蓄,传承海派建筑文化

从全国来看,上海的勘察设计起步较早,近代的设计人员主要由外国建筑师、民族工业的设计师、留学回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当时大多数重要的建筑、市政、交通和工业工程项目几乎由英、法、美等国的建筑师、工程师垄断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上海洋炮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机器造纸局和织布局等相继创立,大多模仿西方工业建筑,为近代民族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20-30年代,一批受过西方建筑学教育的留学生回国,开始设立自己的设计机构,打破了外商垄断建筑设计的格局,形成了上海自己的设计队伍。其中,著名的设计队伍有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等。

1951年,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建立了土工试验室和钻探队,成为上海最早成立的工程地质勘察单位。1952年,成立了原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随着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发展,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原燃料工业部、原轻工业部等中央和华东地区有关专业部门,相继组建了一批专业勘察设计机构。同期,上海还组建了原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设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立了一批新的设计单位。核工、石油化工、宝钢、邮电、地下设计院相继成立。原为设计所的建材、电子仪表、航天、园林、高教建筑等设计单位陆续扩编为设计院,各区(县)、局、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也纷纷成立了勘察设计机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浦东大开发,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外省市勘察设计单位和境外设计机构落户上海。如此,中西合璧,互相借鉴,兼容并蓄,上海的一些建筑既体现了经典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又具有本土特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科技创新,建立技术领先优势

70年来,从民用设计到工业设计,从建筑设计到市政设计,从住宅设计到商业设计,从国内项目到援外项目,从自我研发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一代代上海勘察设计人从项目实践中学习、沉淀、总结、创新,突破了无数技术难点,形成了无数技术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

改革开放以后,行业在技术上经历了从图板手绘到电脑出图的“甩图板”过程,从三维BIM到3D打印,从预制、现浇预应力到装配式建筑以及绿色建筑技术、节能环保、零碳被动建筑,设计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约占到营业收入的1%-2%。目前,行业有近百家企业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每年申请的专利数达上千件。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行列。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有力地支撑了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创造出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海大桥、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中心、国家会展中心等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精品设计工程。

一代代上海勘察设计人从项目实践中学习、沉淀、总结、创新,突破了无数技术难点,形成了无数技术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

管理服务,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有序

解放后,为了集中力量建设新中国,将全国有限的资源、人才、资金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我国步入计划经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等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勘察设计行业骨干院所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项目经验的积累、行业标准的建立、技术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后,政府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激发企业活力,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后,上海市勘察设计单位相继完成了企业化改造。1984年,根据国务院批转原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各地开始成立勘察设计协会。1985年12月20日,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后更名为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挂靠在上海市建委,职能主要是协助政府部门抓好行业管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会员单位服务、推动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此间,行业协会承担了大量的具体服务工作。

协会从成立至今,历届理事会在助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业诚信发展、推进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5月,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召开了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会长班子和秘书处班子,正以创新的思路和务实的行动,与全体会员单位一道开启新的征程。

协会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提升会员满意度和行业影响力”为中心开展工作,叫响“唯有有求必应、才能一呼百应”的口号。秘书处首先狠抓协会的自身建设,在组织机构调整、人员结构调整和推行制度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秘书处不断完善内部职能,快速推进分会建设,人员结构向着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转变,加强制度化管理,全面推行绩效考核,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规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协会秘书处积极协调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协会立足行业长远发展、未雨绸缪,着手搭建建筑专业优秀大学生、优秀青年设计师、中级职称专业人才、地方勘察设计大师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五个层次的人才发展梯队。为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今年在推动跨区域成立“设计之都·工程设计产业联盟”、“长三角勘察设计同业协会联盟”方面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此外,协会还通过策划组织具有行业特色的活动,提升设计水平、凝聚会员力量、扩大行业影响。2018年,成功举办了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突出贡献表彰活动,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目前,上海市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竞赛、上海市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评选活动、上海市旧房改造设计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等多项重点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协会工作不仅得到了会员单位的广泛认可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还得到了同行的响应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今后,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好会员单位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深入服务会员企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勇担责任、聚力前行,发挥出行业协会更大的价值。

此外,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还持续加强行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宽广自由的成长空间。2001年,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共有设计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2011年,上海共有1182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注册人员1.6万余人。2018年,共有设计单位2091家、从业人员28万人,其中注册人员3.49万余人。自1990年以来,上海先后有50位专家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正是他们,为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上海勘察设计行业成就斐然

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激活市场经营活力

1979年,原上海工业院、原上海民用院从使用事业费改为收取勘察设计费,实施企业化试点。1983年下半年,上海各勘察设计单位全面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全面推行收取设计费。1995年,中船九院、上海医药院、华东建筑院、上海建筑院被列入全国大型勘察设计单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2001年,按照沪府办发(2001)45号文的要求,上海市上述事业性质的77家勘察设计单位于当年年底前全部改为企业。截至2005年,上海所有的勘察设计单位基本上完成事改企,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了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大型勘察设计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改制。1998年,原华东院、原上海院两院合并组建现代设计集团,2015年借壳上市,更名为华建集团。2003年,上勘院成为上海市原国有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中第一家改制为全民营的企业。2013年,原上海轻工院重组更名为海诚股份,并在A股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二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上市企业。有的设计企业则与施工集团或投资集团完成重组,如上海市政总院并入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并入上海城建集团,而上海隧道轨道交通设计院则并入申通集团。

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上海经纬、悉地国际、上海天华、联创设计、上海林李、中星志成、广联岩土、申都设计等一批民营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和发展起来,现已成为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骨干力量。

主动把握时代机遇,开创广阔发展空间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设计领域的对外开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和推动浦东大开发,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从此拉开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新序幕。上海人民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奋力拼搏,使城市空间核心由浦西向浦东延伸,成功打造了上海空间的东部中心。如今的浦东陆家嘴与外滩历史建筑风貌群遥相呼应,成为上海新时代拼搏奋进的集中体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上海世博会”。黄浦江两岸工业用地的“腾笼换鸟”、后世博时期的新发展规划、浦江贯通工程等,都为上海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重要配套项目,虹桥交通枢纽开启了“大虹桥”发展战略的序幕,它是重塑浦东-浦西两翼、实现国际化与区域化有机融合的战略区域,是上海西部地区连接中心城区及上海连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纽带,大虹桥的功能区开发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这些都为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们大显身手、大胆作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如今,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全球视野、改革精神和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除了国家的援外项目,上海的一些勘察设计领军企业已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输出中国设计品牌,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石库门

实施业务模式转型,助力企业跨越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导向,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不少勘察设计单位开始改变单一的业务模式,探索“一业为主、两头延伸、多种经营”的业务模式,前端向工程咨询延伸,后端向工程建设、监理、设备成套供应、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延伸。华建集团、上海市政总院、上勘集团、上海勘测院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倡导推行工程总承包试点,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八局、华建集团华东总院、华建集团环境院、海诚股份、上海城建总院、上海经纬集团、浦东设计院等28家单位被列为首批实施工程总承包试点的企业。2018年8月,上海、深圳两地开展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全过程”“全国化”“国际化”“资本化”“平台化”等特征,在企业经营中逐步凸显。

目前,“上海设计”已在全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部分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业务延伸至海外,如华建集团、海诚股份、同济大学设计集团、上海经纬、惠生工程、悉地国际等。这些企业拓展海外设计业务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为中国设计品牌闯入国际市场上开辟了一条道路。

上海高度、上海速度和上海深度,彰显上海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成就

70年来,上海城市建设地标项目的高度频频创下新记录。上海展览中心、龙柏饭店、上海宾馆、华东电业局调度大楼、华亭宾馆、上海商城、新锦江大酒店等建设项目的落成,在当时都代表着建筑物高度的新突破。改革开放后,上海市超高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至今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已经超过1000幢,300米以上的也有5幢。从1996年建成的480米的金茂大厦到2014年建成的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的城市高度不断被刷新,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三座超高层建筑,重塑了上海城市的天际线。

上海在不断刷新天际线高度的同时,城市交通网络建设也日益四通八达,交通速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建成了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发展格局。

199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成启用;2005年第二跑道启用;2008年第二航站楼及第三跑道正式通航启用;2015年第四跑道正式启用。始建于1921年的虹桥国际机场,于1950年重建;1971年由军民合用改为民航专用;2010年启用2号航站楼及第二跑道;2014年底启动1号航站楼改造及东交通中心工程。

地铁作为市民日常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已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都市名副其实的“城市动脉”。自1993年一号线开通以来,上海地铁目前已有16条运营线路,运营里程达705公里,建有车站415座,位居全国前列。

2002年,洋山深水港开工建设,连接洋山港和陆地的通道东海大桥开通,上海从此告别了没有深水良港的历史。4年后,上海港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目前,上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曹阳新村

除了不断刷新建筑高度记录、加快城市建设速度和通行速度之外,上海还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不断向地下探索,研发出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地下空间的利用不断从浅层走向深层。人民广场地下建筑群的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陆家嘴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区域总面积达6400多平方米,包括地下两层交通疏散大厅、两个下沉式广场和两个地面出口。其中,交通疏散大厅设有4处通道,分别通往金茂大厦、国金中心、上海中心及环球金融中心。高460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钻孔深度达277.8米,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地下钻孔深度超过300米,创造了地下钻孔深度的新记录。

如今,在上海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和其他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从浦江两岸到东海之滨,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到市郊的各卫星新城,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一幢幢形态各异的高楼大厦建筑群,横跨浦江的大桥和隧道,穿越市区的高架道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高铁等,都在时刻不停塑造着上海的全新形象。随着城市能级及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上海迸发出强劲的经济活力,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一流城市之列。

目前,上海的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以往“大拆大建”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将被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的内涵式发展新模式所取代。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城市空间与建筑单体设计从形象到功能到环境,将进入精细化“微雕”的发展阶段。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设计、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及综合防灾、既有建筑的改造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建设美丽乡村等新要求,构建了城市地上地下建设的立体架构,为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指出,到2035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这一规划给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勘察设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必将迈向一个高质量、精细化、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上海的城市建设宏伟蓝图也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上海设计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