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2号的选育

2019-11-07

种子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加工型晚疫病张家口市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别称山药蛋、荷兰薯、洋芋、土豆等。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1]。适宜在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由于它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面,因而倍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2]。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种植大国[3],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尤其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生产水平及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长期以来河北省马铃薯育种目标以丰产、抗旱、抗病、鲜食为主,造成该省马铃薯主栽品种主要以鲜食品种为主。随着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河北省生产上应用的加工品种主要以夏坡蒂、大西洋等国外品种为主,这些品种因抗旱、抗病性差,种植面积越来越小,严重影响了该省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因此,急需选育抗逆性强、品质优、丰产的本土化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针对这一现状,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不断调整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的杂交、选择、鉴定,成功选育出了高产、抗病、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京张薯2号,该品种的选育对河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品种来源

京张薯2号是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008年以冀张薯8号作母本,以ELLES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实生苗选育、选种圃、鉴定圃、品种预备试验、品种比较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河北省生产试验选育而成。

母本冀张薯8号于2006年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晚熟鲜食兼加工品种,株型直立,生长势强,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芽眼浅,薯皮光滑;高抗PVX和PVY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还原糖含量为0.28%,粗蛋白含量2.25%,淀粉含量16.8%,干物质含量23.2%,维生素C含量16.4 mg·(100 g)-1(鲜重,下同)。

父本ELLES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资源材料。该材料属晚熟鲜食,株型直立,生长势强,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淡黄皮,白肉,芽眼浅,薯皮光滑;中抗晚疫病,抗花叶病毒病。

2 选育过程

2008年进行有性杂交,2009年进行实生苗培育,2010年单株选择,2011年进入选种圃试验,2012年进入鉴定圃试验,2013年进入品种预备比较试验,2014年进入品种比较试验,2015年和2016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生产试验,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8年进行示范推广。2018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8)130076)。

3 选育结果

3.1 产量表现

3.1.1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参加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预备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 673.9 kg·(667 m2)-1,比对照夏坡蒂增产8.8%,比对照大西洋增产55.3%;2014年参加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 949.4 kg·(667 m2)-1,比对照夏坡蒂增产3.1%,比对照大西洋增产88.4%。

3.1.2区域试验

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参试点6个,包括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北县农牧局、沽源县长梁乡、崇礼县狮子沟原种场、康保县原种场、围场县半截塔镇。试验结果(表1)表明,2年12点平均产量2 360.3 kg·(667 m2)-1,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38.4%,2年平均值居所有参试品种第1位。不同参试地点因受到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的影响,平均产量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

表1 河北省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年份地点京张薯2号/kg·(667m2)-1克新1号(ck)/kg·(667m2)-1比对照增产±/%农科院2487.4a2042.821.8张北县1865.3b1635.014.12015沽源县2435.4a1918.227.0康保县2203.1ab1802.322.2崇礼县1968.5ab1698.415.9围场县2155.7ab1793.420.2CV值11.29%8.14%农科院3012.5a1775.969.6张北县2512.4bc1609.256.12016沽源县2698.2ab1658.662.7康保县2222.7c1502.148.0崇礼县2387.5bc1514.157.7围场县2374.3bc1631.845.5CV值11.16%6.25%产量平均值2360.31715.238.4

注: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性(p<0.05)。下同。

3.1.3生产试验

2017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生产试验,参试点6个,地点与省区试相同。试验结果(表2)表明,平均产量2 145.3 kg·(667 m2)-1,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18.3%,居所有参试品种的第1位。不同参试地点因受到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的影响,平均产量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

表2 河北省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年份地点京张薯2号/kg·(667m2)-1克新1号(ck)/kg·(667m2)-1比对照增产/±%农科院2467.5a2104.317.3张北县2108.4bc1758.419.92017沽源县2205.7b1802.522.4康保县1988.7cd1698.417.1崇礼县1898.0d1701.211.6围场县2203.5b1812.121.6CV值9.27%8.31%产量平均值2145.31812.818.3

3.2 品质分析

2016年,经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品质检测,京张薯2号干物质含量21.42%,淀粉含量15.60%,还原糖含量0.24%,粗蛋白含量2.28%,维生素C含量34.93 mg·(100 g)-1。

3.3 抗病性鉴定

经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鉴定,京张薯2号中抗晚疫病,中抗早疫病,抗花叶病、卷叶病。

4 品种特征特性

京张薯2号属晚熟加工型品种。生育期101 d,植株直立,长势强且整齐,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白色,株高86.6 cm,主茎数2.6个。薯型长卵圆形,浅黄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数5.1个,单株结薯重0.98 kg·(667 m2)-1,商品薯率86.8%。干物质含量21.42%,淀粉含量15.60%,还原糖含量0.24%,粗蛋白含量2.28%,维生素C含量34.93 mg·(100 g)-1。抗花叶病和卷叶病,中抗晚疫病,中抗早疫病。

5 适宜地区

适宜在河北北部地区种植。

6 栽培技术要点

6.1 选 地

选择土质疏松、平坦、通透性好的轻质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H值5.6~7.8。避免和茄科及根茎类作物连作,避免选择除草剂残留地块。

6.2 整地、施肥

播前深耕,耕深30~35 cm左右,随耕随耙耱、精细整地,以利保墒。结合深耕耙耱,施入农家肥3 000 kg·(667 m2)-1、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667 m2)-1做基肥。

6.3 种薯处理

播种前18~20 d将种薯提前出窖,以10 cm厚度平铺于暖室,18 ℃催芽12 d左右,待芽基催至0.3~0.5 cm时开始切块播种。切种时切刀用0.5%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消毒,切块大小30~50 g,每个薯块有1~2个芽眼。

6.4 适期播种

河北北部在4月底5月初播种,其它省(区)按当地晚熟品种的播期。播种深度10~15 cm。种植密度3 500~4 000株·(667 m2)-1。

6.5 田间管理

50%幼苗顶土时闷锄1次,苗高20 cm时中耕1次,现蕾期结合培土中耕1次。现蕾期追施高氮复合肥25 kg·(667 m2)-1,盛花期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 kg·(667 m2)-1。

6.6 病害防治

主要防治早疫病和晚疫病。早疫病:现蕾期开始喷施80%代森锰锌100 g·(667 m2)-1、安泰生50 g·(667 m2)-1、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100 g·(667 m2)-1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晚疫病:开花期开始喷施80%大生m-45 80~100 g·(667 m2)-1、68%精甲霜·锰锌120 g·(667 m2)-1、72%霜脲锰锌(克露)80~100 g·(667 m2)-1、68.75%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60~75 mL·(667 m2)-1、69%烯酰吗啉80~100 g·(667 m2)-1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5次。

6.7 适期收获

70%以上茎叶变黄时开始收获。

猜你喜欢

加工型晚疫病张家口市
山西加工型马铃薯种植规模继续扩大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张家口市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张家口市 召开2020年立法工作推进会
张家口市
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初报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