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过坎 啃“硬骨头”
2019-11-07陈耀光省人大常委会环保咨询专家省人大环境资源委原主任委员
陈耀光(省人大常委会环保咨询专家、省人大环境资源委原主任委员)
专家视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统筹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引领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5月18日,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团审议时,就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党中央毫不动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决心。
陈耀光
水污染防治,关系经济民生。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碧水保卫战是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为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9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并颁布实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我省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依法行使决定权作出决定。针对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该决定明确了重点区域、重点要素、重点治理措施,对全面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立法和监督、严格执法、全民参与等作出规定,对进一步推进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按期完成治水目标任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应该说,近年来,广东治水的力度比以往大了很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对标国家2020年考核目标,我省水环境质量在得到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今年1至5月,全省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73.2%(52个),劣V类水体比例为8.5%(6个),与国家2020年考核目标相比,分别相差11.3和8.5个百分点。在这个关键时期,更应有力推动《关于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决定》进一步落地见效,确保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环境支撑。
提高对污水治理工作的认识
从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和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我省目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地区建设进度慢;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治污效能未能较好发挥,不配套的问题突出,甚至一些地区的设施“晒太阳”、成摆设;部分地区黑臭水体整治治标不治本,整治仍有死角,工作不实不彻底;农村水污染治理已成为突出短板,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重滞后;部分地方责任压得不严不实不力,包括领导重视不到位、监管执法不到位、河长制落实不到位等。
为破解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短板,我认为接下来要致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治水的科学性。治水是系统工程。目前许多地方治理水污染缺乏长远、系统规划。治水最大特征之一,就是要着眼水系和治理的整体性。无论是干流还是支流,无论是污水管网,还是污水处理厂,只要不配套,有一个环节没跟上,那么整体治理效果无法实现和无法稳定。比如,现在一些地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很低,COD(化学需氧量)有的只有60。污水浓度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雨污不分流,降低了污水浓度,不仅浪费了处理能力,而且成本也高了。又如截污管网规划不科学,建设滞后,出现许多“僵尸网”和“断头网”,污水没能有效收集到污水处理厂。一些地方重视了干流的治理,但支流无治理,导致总体治理效果长期不能达标。凡此种种,都反映了治水的规划性和科学性会严重影响污水治理效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
二是抓治水的综合性。污水治理站位要高,对整个区域的淡水供应、污水处理要与它支撑的产业布局(包括农业)、人口、社会各方面相适应,要综合考虑、整体统筹,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科学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这是对这个地方长久发展的负责态度。
三是抓治水的操作性。一个地方的领导重视污水的治理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搞清搞准本地水污染的真实情况,重视治理的组织工作,要因地制宜,明确部门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对产生污水的责任单位,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原则,落实治污责任。
四是抓治水的长期性。治水工作非常艰巨,要即时行动,久久为功,既要结合各地实际计划好,又要长久努力。治水是很耗时间的,我们拖不起、等不起,既要争分夺秒,又要有长期作战的精神准备,因为越到后面会越困难,氨氮、总磷、COD(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不容易稳定。同时,我们这几年许多地方都涌现出很多有推广价值的先进经验,应该积极加以推广,这样可少走很多弯路。
五是抓治水的群众性。当前,一些地方发动企业、群众共同治水的力度还不够。其实,治水不仅仅是政府一家的事,应该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要参与。再大白话一点,就是:人人都是污染“制造者”,同时也应是治理污水的“建设者”,任何人都不能做一个“旁观者”。例如,在河长制方面,当前就还有很多、很大文章可做,要压实责任,充分发动群众,尤其在信息化发达的当今,有很多手段可参与,包括做好自己本分,尽量少产生污染和监督排污现象,等等。我们要发动企业一起来治水治污。治水治污好了,对企业长远发展也有好处。
做好污水治理工作的建议
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解决我省水污染问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治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为此,我提出如下两条建议:
各地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污水治理整体情况把握与分析,切实加强对治污组织架构和适用技术采用的研究。当前,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对本地污水构成情况、污水治理难点、新技术采用情况等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只是在面上一般泛泛号召,致使工作陷于被动。因此要深入调研,进一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要善于借助专家智慧,抉择解决本地水污染最佳方案。
要抓住治水中的重点、难点全力推进。具体来说,要在制度的设立与执行、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形成综合治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责任、要求。其中,加强污水治理的整体分析和治水方案的确定是难点,主要河流保护的立法是重点。当前,一方面,一些地市有关防治水污染的立法工作滞后,另一方面,有些市立法了,执行力度又不够大。为此,呼吁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执行和检查,各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把有关防治水污染的立法工作做好。■
河源万绿湖(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