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木培育关键技术探讨

2019-11-06艾涛

山西农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苗木培育植树造林林业

艾涛

摘 要:苗木培育是植树造林活动的基础内容和首要工作。近年来,苗木栽培技术不断发展,苗木培育技术要求越来越精细。探讨了苗木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苗木培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苗木培育;林业;植树造林

文章編号:1004-7026(2019)14-010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1        文献标志码:A

1  土地选择

土地选择是苗木培育的关键环节。土地是苗木生长的基础,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土地对苗木培育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地形影响苗木灌溉和排水。地形地势影响着灌溉水的距离、灌溉水的排向以及雨季雨水疏排。灌溉水源距离太远或水源不足,会影响苗木培育效率,灌溉水持续排向培育土地且水源大小合适对苗木培育有很大帮助。苗木生命力极弱,在春夏雨季要注意防洪,而培育地的地形地势对防洪效果有很大影响。

二是土地肥沃程度影响培育土地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苗木生长发育。土地肥沃程度影响着苗木对有机物、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和必需元素的吸收。肥沃的土地能提供最充足的营养供给,有效降低培育成本,但是培育土地营养程度也不宜过剩,否则苗木容易脱水枯竭。因此,苗木培育要选择有一定营养的肥沃土地。

三是土地松疏程度影响苗木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进而影响苗木生长。在疏松程度较好的土地,苗木根系更容易生长分布,对苗木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都有较大好处[1]。

四是自然环境对苗木培育的影响。苗木培育地的阳光、空气和水分等自然环境,对苗木培育至关重要。苗木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2  幼苗期田间管理

2.1  间苗

间苗是调节光照、通风和营养面积的重要手段。间苗原则是“适时间苗、留优去劣,分布均匀、合理定苗”。间苗宜早不宜迟,具体时间要根据苗木品种特性、幼苗密度和苗木生长情况确定。间苗早,苗木之间相互影响较小。针叶树幼苗生长较慢,密集的生态环境对其生长有利,一般不间苗。阔叶苗木间苗一般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相互遮阳时,间苗后应及时灌溉,防止因间苗松动暴露损伤留床苗根系。

2.2  补苗

补苗和间苗应同时进行。间苗时,用手或移植铲将过密苗、病弱苗和生长不良的苗木间除,选生长健壮、根系完好的幼苗,用小棒锥孔,补于稀疏缺苗处。

2.3  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在每年3月气温逐步回升时,苗木开始萌芽。春季气候多为多风和春寒,要注意苗木返青灌溉工作和病虫害防治问题。灌溉要适时、适量,要考虑不同苗木品种苗期的生物学特性。在苗期不同发育阶段,苗木需水量和抗旱能力有所不同。在出苗期及幼苗期,苗弱、根系浅、对干旱敏感,灌溉次数要多,灌溉量要小。

3  圃内培育中后期水肥管理

苗木生长进入中期后,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杂草和防涝。夏季,杂草旺盛生长,抢夺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甚至可能遮挡阳光,影响苗木生长的光照条件。

7—8月是多雨季节,大部分地区容易爆发连续大雨,要特别注意排涝疏水。幼苗生命力极弱,要注意加固苗木种植地和及时引排积水。进入生长期后,苗木培育要注意营养供给。要根据苗木种类选择合适的肥料,根据苗木生长环境和土地营养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补充苗木生长所需元素的不足,保证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适量供给。

4  苗木移植注意事项

苗木培育过程一般在同一培植区完成,但苗木培育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将培育好的苗木移植到营林绿化区域中。苗木移植期间,如果保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苗木损伤或苗木死亡。苗木移植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是保证稳定运输。运输期间苗木要避免较强晃动和剧烈运动,以减少碰撞损伤。其次要提供适宜环境,保持苗木状态。有营养钵的苗木,要保护好营养钵。裸根的苗木,要用湿麻袋或草席等包裹之后再进行运输,以保证苗木水分供给。再次,运输后要注意观测,定期洒水保证苗木水分供给,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刘磊.关于优质苗木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7(4):359.

猜你喜欢

苗木培育植树造林林业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植树造林作贡献
郴州市开展植树造林“百日攻坚”行动
春天到了,植树去!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