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2019-11-06赵新悦周阳

山西农经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生态环境林业

赵新悦 周阳

摘 要:从林业管理现状出发,分析林业结构、科技水平、产业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造林育林活动、积极引入新技术、完善产业结构和机制等方式,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村经济;林业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4-0085-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F320         文献标志码:A

1  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林业发展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覆盖率逐渐降低,且质量变差,特别是在林分水平方面,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林木结构、树种结构均不合理,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1.2  科技水平较低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但随着社会总体需求的不断增加,林业在技术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例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科技贡献较小[1]。

1.3  产业机制不完善

在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建筑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林木生长周期较长,林场建设落后,导致林业资源短缺,不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林业补偿机制不到位,没有综合考虑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资源现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2  生态环境视域下发展林业的措施

2.1  开展多样化的造林育林活动

植树造林工作要立足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镇林业规划和人文背景相结合,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规律和喜好进行种植,使多类植物和谐共生。在农村林业建设中,应注重滨水森林网络的建设,通过修建堤防来改善当地的土地和水资源质量,结合当地风力情况,修建水路网和道路[2]。

2.2  积极引入新技术

近年来,林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将微生物净化和遗传工程逐漸渗透到林业生产中,能够促进林木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和制剂也被广泛使用。微纳米材料的引入可节约大量传统肥料和灌溉水。生物基因技术有助于培养更多林业新品种,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在新材料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已经研制出具有仿实木复合材料特征的新型复合木基质材料。将数字概念引入林业生产中,打破了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使林业生产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2.3  完善产业结构和机制

在林业投资和融资体系方面,可以打破以往的公益林建设模式,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市场,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政府为农村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帮扶和优惠,为林业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减免部分税收。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综合考虑森林生态的保护成本,立足整体,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达到生态目标。在林业资源利用方面,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报率低,农村地区要想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就要扩大林业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因此,要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使该行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3  结束语

在生态环境视域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应积极开展多样化造林育林活动、引入新技术、完善产业结构和机制,遵循自然环境的基本规律,做好林业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秦国伟.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与战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绿色中国, 2018(11):81-86.

[2]丁奇,张静.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村产业发展协同规划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两个山区旅游村庄为例[J].生态经济,2018(8):139-141.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生态环境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