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做一颗星星(“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2019-11-06艾贝保·热合曼

民族文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

艾贝保·热合曼

孩提时代,到了炎热夏天的夜晚,我们都喜欢爬上屋顶睡觉。露天凉快,没有蚊子叮咬,更主要的是,我们特别喜欢听邻居李大伯当老师的儿子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四五个人,并排仰躺在高高的屋顶上,风一吹,树叶窸窸窣窣发出奇妙的声音。远处的山岗,猫头鹰一声接着一声啼叫。院外的渠水像筛子筛着沙子,刺啦啦刺啦啦,一阵一阵传入耳朵。偶尔有此起彼伏的狗吠,或者草滩上的毛驴也不甘寂寞,昂嗤昂嗤拖着长音叫几声。

乡村的夜晚没有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的微弱灯光,萤火虫一样时明时暗,大地笼罩在一片漆黑和寂静之中。可我们抬头仰望星空,则是一片如梦似幻的奇妙世界。仿佛把辽阔无垠的海洋搬到了天上,那么高远,深邃,浩渺,壮阔,好似无边无际的深蓝色天幕,一瞬间打开了数以亿计的一个个天窗,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奇异动人的光芒。

就这样我们每天早早爬上房顶,仰躺在落满尘灰的褥子上,等着夜空一颗颗星星闪烁。我们越是对星空充满好奇,星空越是奇幻无比,极具诱惑力。我们总有一个奇特的感触,太空再寥廓,再博大,也容不下如此稠密繁杂的星宿群。我们发现,星空的壮阔无边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星宿的天赋定力让夜空充满了无穷魅力。像潮涌却无乱象,似飞沙却不迷茫,各行其道,疏密有致,辉映成趣,相得益彰。一派欣欣向荣,一片繁花似锦,宛如一个大家庭,子孙满堂,富丽堂皇,其乐融融,万寿无疆。那么宁静、和谐,那么安详、融合,像一个盖世无双的大磁场,聚拢满天星斗,造就伟大辉煌。

仰望着如此美轮美奂的蓝色星空,不是歌唱家,都想情不自禁唱一首赞美的歌;不是书画家,也会触景生情画一幅心中最美的画。星空给我们插上翱翔的翅膀,放飞思绪,追逐梦想。从懵懂孩童到有志青年,再到而立年岁,我们都是在一次次抬头仰望星空的洗礼之中走向成熟和进步。进而言之,就是在不断学习和深造的过程中完善和提高自己。星空教会我们如何包容和交融,星空也教会我们如何发光和发热。越是不断被繁星似锦的夜空带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越是心境如洗,胸襟开阔,仁者爱人,秉性豁达。

星空无止境,学海也无涯。一个是遥不可及,博大精深,无穷无尽;一个是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当我从一个农村放羊娃,梦幻般成为全村唯一一名大學生,十八岁第一次出远门就来到齐鲁大地、孔子故里,感受圣地学府和斯文在兹的文化传统,体认洙泗弦歌、学而不厌的历史遗风,以往那点贫瘠的知识,是真正意义上的才疏学浅,不足挂齿。尽管打小就接受国家通行语言文字教育,直到走进高中学堂,总是以学习好、有出息而沾沾自喜。跨入大学门槛之后我才猛然发现,知识原本如此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平生第一次走进学校图书馆,我就被汗牛充栋的藏书震撼了,林林总总,从古至今,线装书,精装本,大块头,口袋书,中国的,外国的,一本本,一册册,一堆堆,一摞摞,一个书架挨一个书架,一个藏书库连一个藏书库,仿佛闯入一个眼花缭乱的知识的宝库,五彩缤纷,目不暇接,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时弥漫着诱人的墨香,让我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激动之中。

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夜以继日发奋吸收着知识的营养。正如孔圣人所言:三人行必有吾师,从老师到同学,都成了我学习和敬慕的榜样。四年同窗,寒来暑往,却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虽尽最大可能,依旧只学到一点皮毛,仿佛茫茫星空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微不足道,不足挂齿。可我还是感激不尽,刻骨铭心,这四年难忘的内地大学生活,在我的整个人生道路中像一盏指路灯,引领我行进在洒满阳光的征途上。就像来自天南地北的师长和同学们包容、辅助、引领我这个来自偏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子弟一样,我也想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进取,回馈和报效这个充满大爱,充满希望的社会。

我很清楚,我的那点学识,和内地那些孜孜不倦的同学们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之所以能够金榜题名,而且不远万里来到内地读大学深造,完全取决于国家对我们这些少数民族给予了政策上的特殊照顾,才有幸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宠儿。仅从这一点而言,直到现在我依旧心存感激,不能忘怀。再则,就我们当时的家境,去往内地求学,那笔学习和生活上的额外开支,仅靠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点微薄收入,供养一个大学生绝对不可能。可是我不仅顺顺当当完成学业,毕业还包分配,成了家中第一个吃公家饭的国家干部。那四年虽说学习吃紧,但生活上没有饿过肚子,能免的都免了,伙食还有补贴,逢年过节校方还组织慰问,改善生活,从没有为学费和住宿费发过愁,这等天上掉馅饼的红利,是父辈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情,如果不感恩戴德,良心上绝对说不过去。

如果说一开始遥望星空,是受一个乡村教师影响,好奇而为,到了大学和真正走向社会,时不时抬头看星空,则是一种本能驱使。在大学那些年,我和同学经常坐在小马扎上,一边让晚风吹拂着潮热的身体,一边聊着天习惯性地仰望着星空。空旷的操场上静悄悄的,树冠若伞的梧桐树围城一圈,仿佛也被我们感染,窸窸窣窣的声音好似窃窃私语。世界很安静,星空很美丽,一颗颗星星,宛如一个个天真的孩童,眨着眼睛,闪着光亮,依然那么让人着迷,动情,陶醉。繁星似锦,妙不能言。脑洞不断被打开,胸襟不断被开放,心态不断被矫正,意识不断被增强。犹如一个追花人,看到一片香花海,就有了酿造琼浆的源泉;好像一个航行者,寻得一片新大陆,就有了播种希望的土壤;仿佛一个登山客,攀上一座高峰,就有了登高望远的目标。

事实上经过组织多年教育培养,经历不同岗位锻炼磨砺,其中包括在天津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回炉深造,我已从一个机关普通科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不仅如此,我的一双儿女,一个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继而成为该校研究生;一个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后又骄傲地成为北京大学的硕士,除了家庭的影响,更要感谢国家少数民族人才骨干计划,说到底也是沾了国家政策的光。都说一个母亲至少影响三代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自然是夫妻。用老百姓的话说,好就好一门,歹则歹一群。我们的家庭就是受到这样的影响,妻子兼有回族和柯尔克孜族血统,集多民族优良传统于一身,识大体,顾大局,与人为善,相夫教子,在家庭和睦相处上,求大同,存小异,看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在亲戚朋友当中享有威望。如果说两个孩子学有所成,功劳一多半是她的。不仅如此,打这之后,我们芦草沟那个小地方,也还有几个维吾尔族人家姑娘与回族和汉族孩子喜结连理,原本不同民族的发小,现如今就顺理成章成了亲家,生活没有隔阂,语言不存在障碍,成为一种新的景象。

两个不同民族的人组成一个家庭,一开始有些人还是感到意外,然而时间不长,风言风语就烟消云散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我和妻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关键是没有半点语言障碍,很多事心领神会,一点则通。二是两个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村子,双方父母看着我们长大,况且我的父母兄妹都有很好的汉语沟通能力,这就为我们和睦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乌鲁木齐芦草沟一带,多民族杂居共处,互通有无,维吾尔族生活习俗多受汉族和回族影响,语言沟通不成问题,其他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像滴水穿石,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像纽带,似桥梁,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手牵得更紧。

然而有些地方就完全不一样,不要说不同民族喜结良缘被当成眼中钉,肉中刺,躲避瘟疫一样被族人嘲讽,甚至谩骂。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怪事情,一对上了岁数的近郊夫妻,每每进城来到山西巷、二道桥子一带,会突然变成陌生人,一前一后拉开不小的距离,究其原因竟是因为夫妻二人民族不同,一男一女并肩说笑,遭白眼或者被骂大街,在所难免。即便碰到熟人说话聊天,母语中夹杂几句别的语言,也会有人以很不友好的态度横加干涉。而且对我们这些从小接受汉语教育,后来又考上大学的“民考汉”学生来说,或明或暗排斥和歧视,最不能容忍的是,竟然还有一些人用“新疆第十四个民族”这样带有明显贬损色彩的字眼,取笑和挖苦民考汉学生。在这些人看来,“民考汉”背离民族传统,破坏母语纯正,是瓜地里长出的变种瓜,披着民族的外衣,却不尽民族的本分,不伦不类,因而不能算作维吾尔族一分子,不能代表维吾尔族。

不论哪个民族,操何种语言,首先是一个国家公民,学好用好国家通行语言文字,天经地义,丝毫不能含糊。这是国家认同的最重要前提,也是文化认同不可或缺的最坚实基础,没有任何理由抵触和排斥。所谓保护母语的纯粹性,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带有很大的欺骗性、麻痹性。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管哪一种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自觉不自觉吸收一些外来词汇,维吾尔族也不例外。自己不去努力学习,两眼一抹黑,反而阻止他人开眼,走向光明,其居心叵测昭然若揭。实际上学好汉语获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对维吾尔族来说更是如此,尤其在南疆,一些乡村民族单一,生产落后,日子过不到人前头,其中有一点,就是过不了语言关,走不出家门闯荡世界。加之惰性痼疾、狭隘意识、抱残守缺,或怨天尤人、故步自封,恶性循环导致孤陋寡闻,与世隔绝,因而“三股势力”乘虚而入,披着宗教的漂亮外衣,行使分裂祖国的罪恶勾当,蒙骗了一个民族,也绑架了一个民族,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记得刚一上学,父亲就给我们讲,汽车装上轮子才跑得远,鸟儿有了翅膀才飞得高,多学一种语言就多一条出路。至今回想起来,心中仍旧对父亲充满敬意。不要说我们对学好汉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连外国人都把掌握中文当成一件荣耀的事情。如果到一些国内知名大学走一走,看一看,外国留学生比比皆是,怀揣中文书,说着普通话,踌躇满志。还有一些来自欧美和非洲的歌星、笑星、脱口秀人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就是因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强大、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最富有魅力和吸引力,才让他们心驰神往,沉醉于国语国学的博大精深,流连忘返,不亦乐乎嘛。

写到这,我想起了央视《今世缘·等着我》这档栏目,其中有一期让我记忆深刻。说的是邻国巴基斯坦一个朋友,母亲病重四处求医,终不能治,医生最后建议去找修筑中巴公路的中方医生碰碰运气。中国医生看过他母亲的病症后告诉他,可以做手术治好病,让巴基斯坦母子俩喜出望外,感动不已。毕竟是一台手术,而且还是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按照医生吩咐,他求助亲朋好友,给母亲手术输血,亲朋好友当即都一口答应了,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到了手术时间,他左等右等却不见亲朋好友的踪影,小小年纪的他于是伤心落泪。中国医生问清原委后,安慰他不必担心,没人献血我们献。最终手术成功了,母子俩感激不尽,无法用言语表达。此后母亲就开始收看中国电视频道,虽然一句话都听不懂,却以此来表达对中国医生的救命之恩。当中巴公路修筑完工,中国医生回国之后,老母亲思念心切,坐卧不安,希望儿子以后一定要去中国,找到这位好医生,再次表达衷心的感谢。

后来母亲过世,他长大成人后,按照母亲的遗愿,來到中国,一边学习中文,一边做生意,一边寻找这位中国好医生。后来看到《今世缘·等着我》,就下决心通过这档节目来求助,印证了好心人终有好报这句话,这位巴基斯坦朋友果真通过中央电视台,找到了母亲的救命恩人,而且相约在乌鲁木齐美丽的夏天,他和他的巴基斯坦亲友,与中国这位医生,以及当年参加医治的中国朋友,幸福团聚,畅叙友情,场面令人感慨不已。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整个节目,这位巴基斯坦朋友满脸笑容,娓娓道来,仿佛与你拉家常、促膝谈心,语气平缓,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表达精准,让我这个中文科班出身的所谓高才生,打心眼里为这位巴基斯坦朋友点赞叫好。我就想,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人,对汉语却如此熟稔,表达如此精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是热爱中文,感激中国,这才下了苦功夫,铁定了一颗感恩的心,永不忘一腔报效的情。更何况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学好用好汉语,还有什们不应该吗,难道不如一个外国人?汉语是联合国五种常用语言文字之一,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外国人都在说中国话,唱中国歌,把到中国开开眼,看作是莫大的荣幸,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多少年来国家对边疆地区,尤其是对我们少数民族的关怀,照助,倾斜,支持,是厚爱,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只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掰着指头就能罗列一大堆,谁也掩盖不了,诋毁不了,抹杀不了。民族区域自治,从法律的高度给了我们最宝贵的权利,有什么比翻身真正当家做主更值得荣耀和幸福呢?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得解放,谁能保证我们的族人不再当牛做马,暗无天日呢?给你一颗桃,还人一棵树,这才叫感恩;指你一条路,还人一生情,这才是报答。吃着锅里的肉,却睁着眼睛说瞎话,不领情,怀二心,甚至走向对立面,成为人民的罪人,天地良心不容。

在教育方面更是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政策。就像我前文所说的那样,最夺人眼球的就是高考加分,最高时加至70分,一大批少数民族孩子因此跨进大学校门,从此改变了命运。如果把受过高等教育的这批人比作塔尖,那么从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二年教育,一下子从小学延伸到了高中,涉及所有适龄学生,就是最全面的普惠性质的教育了。国家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想一想都难以估量。这当中受益最广的还是我们族人,免除学杂费,寄宿有补助,解除了多少家长的后顾之忧。随后就是内高班,内初班,成千上万的孩子走出新疆,来到祖国大江南北,接受最现代化的教育,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本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关怀和爱护,这是很多家长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情,然而党和国家都为我们一一做到了,这样的丰功伟绩,前所未有,必将载入史册。

那么那些处于低龄阶段的孩子呢,国家也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如今走进任何一个乡村、牧区和团场,一座座漂亮舒适的幼儿园,赫然醒目,声誉鹊起。所有孩子所有负担全免费,正在享受和城里同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又是一个福祉全民的大红利,我们少数民族家庭,尤其我的族人们就是最大的获利者。就这些,我们知道国家又为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有一个南疆乡村的维吾尔族幼儿女教师,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幼儿家长会,她问到会的家长,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家长们都笑着摇摇头。幼儿女教师又反问道,那我怎么知道你们这几十个孩子的名字呢?家长们于是不作声了。女教师由此给家长们算了一笔账,包括建幼儿园,买课桌椅、教具、睡床,伙食费,请教师、安保、保育员等等,仔细一算家长们吃惊了,感叹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那是一笔天文数字,一座幼儿园尚且如此,几十座又是多少呢,那么上千座又是什么概念呢,再不能糊里糊涂过日子了,快醒醒吧!

农村养老,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以前养儿防老,可是自己日子都过不好,拿什么赡养老人呢。到南疆农村一看,许多老人还在地里劳作,吃得简单,穿得简朴,甚至有些老人一辈子没有到过首府乌鲁木齐,凡事看儿女脸色,就是因为兜里没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现在有了新农保,自己身上有了专属社保卡,破天荒领到了养老金,能不高兴吗,可这又是谁带来的,要时刻铭记在心啊。

医疗保险,也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险种,国家拿大头,个人出小头,最大限度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也一样,以前新农合,如今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看病、吃药、住院都不再发愁,很多老百姓因此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而且异地看病报销,跨省住院结算都开始实行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免费体检,已成了全疆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让有了病就扛着拖着,怕花钱不敢去医院检查的农民,第一次知道自己究竟有多高,体重到底是多少,血型属于A型、B型还是O型?惠及广泛,意义深远,南北疆一片叫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谁能如此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说到住房,当属南北疆乡村安居房,集中连片,规模宏大,抗震保暖,成为一大亮点。在以前,农村到处都是灰头土脸的土房子,低矮,昏暗,特别是南疆,遇到刮风天,满屋子一层黄沙土,呛得人呼吸都困难。如果是连着几天下雨,十有八九屋子漏雨,锅碗瓢盆接雨水,身披塑料布无站脚的地方。最害怕遭遇地震,不是墙体裂缝,就是房梁上掉土渣,俗称“塌塌房”,人住着总有点提心吊胆。如今这种房子已翻篇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宽敞、亮堂、结实、美观的安居房。统一规划,集中施工,跟踪监督,确保质量,而且国家给予含金量很高的补助。独门独户,红顶黄墙,人畜分离,焕然一新,几辈人的夙愿,转瞬间成为现实。这样的好事情哪里去找,谁会给我们?中国,共产党!

说到交通出行,这可是有目共睹,今非昔比,用翻天覆地来概括再贴切不过。很早以前到南疆,可是一趟非常艰苦的旅程,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身体条件,十有八九吃不消。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和田,没有几天的走走停停,睡睡歇歇,一时半会到达不了目的地。一个主要原因,道路状况太差,且一条道走到黑,没有捷径可选择。再则,没有火车,飞机老百姓坐不起,而交通工具又太原始、落后,一个来回要折腾好长时间。记得那年我从喀什到叶城,班车行至一个乡镇路段时,扬起的尘土像雨水一样,从车窗往下淌,加之班车大幅度颠簸,让人筛糠似的浑身难受。因为尘土遮天蔽日,司机看不清眼前的道路,走一阵,停一阵,仿佛置身于黄土世界,弄得人灰頭土脸,一身尘土。

现在再看,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直通喀什、和田,坐飞机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两个小时就可到达。以往塔里木沙漠令人望而生畏,如一道广阔无边的屏障,古往今来阻碍着人们的出行。现在沙漠已变成通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条沙漠公路,一条由轮台到民丰,1995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552公里;一条从阿克苏至和田,2007年完工,长达424公里。两条公路仿佛两条通往幸福和未来的见首不见尾的河流,穿越黄沙滚滚的塔里木大沙漠,让一片“死亡之海”焕发生机,结束有史以来没有公路的苦难历史,不仅填补了多项新疆空白,也让世界刮目相看,是南疆人民的两条金光道,幸福路。

取消农村义务工,让身负重荷的农民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在南疆农村,出义务工意味着集体获利不一定多,一部分村官得到的却不少,年复一年无休无止无偿付出,换来的有可能就是鼓了贪腐势力的腰包,却饿瘪了老百姓的肚子,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而今取消义务工,农民如释重负,轻装上阵,真正获得了又一次大解放。

就业,就像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同样让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启了新的征程。把一个个项目引进来,让企业在本地落户,吸纳安置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到北疆,到兵团,到内地、沿海企业转移就业,声势浩大,组织有序,成为新疆就业工作的一个创新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力支持。全国十九个省市对口援疆,其中就业就是一个重头戏,一次次守望相助,伸出援手,把边疆乡村少数民族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关怀备至,腾出岗位。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有了生活的奔头,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习主席和党中央给予新疆人民的特殊关爱,是全国一盘棋思想的鼎力相助,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访惠聚”,几十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员工,浩浩荡荡,精神抖擞,打起背包,意气风发奔赴全疆每一个乡村、牧区、团场,社区,轰轰烈烈开展一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活动,可谓声势浩大,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昔日坐办公室一尘不染,今天劳作在田间地头,两脚沾满泥土,脸晒黑了,心和老百姓贴得却近了。帮着发現问题,忙着解决困难,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干老百姓之所盼,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几年下来,大事、要紧的事干了一件又一件,事关老百姓贴身利益的事情,多得数也数不清。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以前走的黄土路,现在铺了柏油路,一个坑坑洼洼,一个宽畅油亮。以前自己种自己吃,兜里就是里没有哗啦哗啦响的票子,如今自己种城里人吃,腰包鼓了就觉得别人吃了比自己吃了还高兴。还有修桥的事情,打井的事情,盖房子的事情,孩子打工的事情,娃娃上学的事情,老人看病的事情,掰着手指头也算不过来。我感到荣耀的是,我的儿子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2015年我刚做完手术不几天,儿子就告别父母家人驻村南疆。2017年孩子刚出生不几日,亲了亲熟睡中的婴儿,儿子再一次到南疆驻村,而且连续三年不动摇,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感到欣慰和荣耀。

好事接着再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召之下,全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天山南北普遍展开,轰轰烈烈,万众响应。上至自治区领导,下到普通百姓,都结了一门亲,成为一家人。手拉手,心贴心,一日成亲戚,终生来牵挂。不管哪个民族,无论城市乡村,走亲戚,串门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守望相助,不分彼此,常来常往,说说唱唱。突出一个“亲”字,重在一个“情”字,践行一个“帮”字,落到一个“实”字。百十万家庭,连着千万颗心,不忘最后一公里,心系最远一家人。越走感情越亲近,日子越过越红火。城里的兄弟总想着给乡下的维吾尔大哥送一部新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亲切的话语;乡下的姐姐老是不忘给城里的汉族妹妹带一篮子亲手种的土桃子,看似不值几个钱,却是一片珍贵的心意,凡此种种,无法一一列举。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涌现出不少感人的事迹和模范家庭,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和表彰。

我们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虽然看似平常,但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说是南疆农村一位维吾尔族汉子,一双脚超大,没有鞋子穿,经常打赤脚。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是打电话,又是发微信,又是上网查,积极广泛联络不少鞋厂、商家、企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替这位大脚汉子找到了相同尺码的鞋子,了却了一桩心病,一时传为佳话。

还有两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个是一次我在一家医院诊疗,听到两个女护士如下对话:“这次结亲周去南疆亲戚家里,有不少感受。”一个说。“什么感受,说给我听听,说不定对我下去走亲戚有帮助。”另一个问。“两个女孩子天真无邪,眼里放光,却从没有到过城里,逛过书店,老想着到了暑假,把她俩接到乌鲁木齐住几天。”下过村的女护士又说。“那你参谋一下,我去南疆亲戚家,带什么东西好?”另一个又问。“我看你还是带一些儿童学习用具为好。”“我看也是。”对话很简单,我听了却很感动,每一个走过亲戚,或者正打算走亲戚的城里人,都想方设法要为他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情,所有人汇集起来,那将是多大的能量啊。

另一个则是发生在我一个外甥女身上的事情。一天我正在看电视新闻,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打开手机一看,竟然是一首关于走亲戚的诗。虽然一些句子有点生硬,直白,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晰,那就是人生第一次到南疆,接受了教育,明确了方向,今后一定要做个有志青年,多为社会做贡献。外甥女说这是她在回来的火车上,用手机一蹴而就的,也是平生第一次,让我多多指教。一个大大咧咧的从来不会写诗的女孩子,突然间萌发了诗人的情怀,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是新疆压倒一切的战略决策。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围绕着这个总方针,不偏不倚,久久为功,取得实效,丝毫不能有半点懈怠和厌倦情绪。否则,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有可能前功尽弃,付诸东流。我们绝对不会忘记,一段时间以来,新疆深受“三股势力”的叠加影响,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严重践踏了人类的尊严。分裂主义思想由来已久,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其罪恶目的就是想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而惯用手段则是认贼作父,内外勾连,麻痹渗透,篡改历史,蛊惑人心,欺世盗名,却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极尽颠覆破坏之能事,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汇、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然而在不可争辩的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三股势力”却倒行逆施、颠倒黑白、疯狂作恶,一次次动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枉杀无辜群众,甚至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乌鲁木齐“7·5”和一系列暴恐袭击事件,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倒在血泊之中,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发生这样反社会、反人类、践踏法律、灭绝人性的暴乱事件,让我们维吾尔族极其蒙羞,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人无比愤慨!

然而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三股势力”妄想分裂祖国,控制新疆,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过去办不到,现在不可能,将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能是痴心妄想。“三股势力”歪曲、篡改和编造历史,就是为了蒙蔽、欺骗和裹挟我们族人,为其十恶不赦的罪恶阴谋充当马前卒和炮灰。要么糊里糊涂被牵着鼻子走,听信蛊惑,敌我不分,迷失方向;要么无知颟顸穷凶极恶,沆瀣一气丧尽天良,让自己走向灭亡;要么白天说人话,晚上干鬼事,明里国家干部,暗中勾结串通,活灵活现“两面人”。这种“两面人”是披着人皮的狼,隐藏在干部队伍中,暗中同情和勾连“三股势力”,最可恶,危害也更大,必须深挖细查,坚决清除。

那些自绝于人民的暴恐分子,多为岁数不大,却极其凶残的年轻人。可以概括为典型的“三盲”,即文盲、法盲、教盲。说他们文盲,主要特征为,对汉语缺乏最起码的学习,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两眼一抹黑,甚至排斥、抵制,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典型的“黑肚子”。这些人思想偏激,意识变态,心胸狭隘,听风就是雨,不计后果,被“三股势力”当枪使。说他们法盲,是因为这些人忘记了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而再無知,也不会不知道杀人偿命这个地球人全懂的最简单的道理。什么“杀一个汉人,可以直接进天堂”,多么荒唐无稽的谬论,等待你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千刀万剐,死有余辜。说他们教盲,其实一点都不难理解,那就是他们与伊斯兰教“劝人行善,止人干歹”这个最核心内容背道而驰。枉杀一人,等于枉杀整个人类,这是教义明确规定的,这一点都不清楚,还怎么称其为教徒?打着宗教的旗号,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真怀疑这些人是否真正读过《古兰经》,明晓伊斯兰教教义,不然怎么如此死心塌地,背信弃义,仇视社会,戕害百姓,最终丑恶目的,就是妄图制造民族隔阂,分裂伟大祖国,从而走向一条不归之路。

一个民族要想赶上时代的列车,就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摒弃那些与现代化潮流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知识越匮乏,思想越守旧;意识越落后;心理越偏狭,行为越极端。“三股势力”正是利用这一点,蒙骗、腐蚀和拉拢了我们的族人。曾经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有些女性,用黑罩袍裹身,双眼蒙上一层荫翳,像一股黑旋风,刮来一阵妖风邪气,简直就是愚昧和丑陋的象征。女人是女儿、妻子和母亲的三合体,一个人影响几代人,好端端的传统不继承,漂漂亮亮的服饰不展示,却鬼迷心窍般捡拾这黑黢黢、阴森森、不伦不类的舶来品,为民族本色所不容,为“三股势力”做嫁衣,所谓回归宗教正道是幌子,被欺骗利用麻木不仁,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牺牲品,最大的悲哀也就在这里。

有民谚说:孩子多了像巴扎,没有孩子如麻扎。然而孩子生了一大群,日子却越过越穷,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责任尽不到,或者放任自流,有些孩子索性被坏人诱使教唆,打小流浪内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曾几何时,在很多内地城市,维吾尔族男女儿童,光天化日之下偷盗成风,成了公害,让我们无地自容,感到莫大的耻辱。又或者孩子生下来,打小娇惯,溺爱,忽视养成教育,对别人说三道四,而自己包庇袒护,小事不纠,必受其害,为不少孩子最终走向反面埋下了祸根。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适应于任何一个民族,你的孩子你不教育,等到社会教育时,为时已晚。多睁睁眼向其他民族学学吧,不要做井底之蛙,始终看得见的就那么一点天,到头来成为孤家寡人,被社会所抛弃。

拿婚姻当儿戏,不负责任,一次次结婚,一次次再离婚,年岁不大,却成了娃的爸和妈。人一走,娃一撇,稀松平常,不以为然。离了再结,结了再离,不懂得珍惜,不善于经营,恶性循环,反复无常。我们经常从一些人父母口中听到这样一句口头禅:“海特呢拜热,叶呢贝日尼塔普热也!”翻译成汉语即“打离婚证吧,不愁找不到下一个!”上行下效,恶习使然。追本溯源,文化素养低,缺乏感情基础,婚姻观存在严重问题。这就让那些居心叵测的野毛拉有机可乘,干预婚姻,干预司法,为宗教渗透推波助澜,像一颗定时炸弹,留下隐患。

懒惰也是我们一部分族人的劣根性,就像俗语所说的那样:桑葚熟,掉入我的口。尽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劳而获,凡事赶不上趟子在所难免。谁都有一双手,有的人用来创造财富,有的人用来打发庸碌的岁月。由此想起一件事,很有感触。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上了新疆电视台的“访惠聚”节目。一个南疆的年轻农民,地里种了枣树,却疏于管理,挂果少。工作队打算帮助他,再买些树苗,他说没有钱买,工作队告诉他,工作队帮他买。年轻农民想一想又说,不会管理咋办?工作队毫不犹豫,再次对他说,我们帮你管理。年轻农民还是不放心,又问树上结了枣,卖不上价钱找谁?工作队还是耐心回答,我们帮你销售。正在此时,一个队长模样的中年男子路过,随即教训了这个青年:地里荒草长得比枣树还旺,懒惰让你扶不上墙。一语捅破了惰性这层窗户纸。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躺着不如睡着,如果都想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慵懒生活,异想天开,白日做梦,还怎么走在人前头,担负起生活的重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三股势力”盯上这样的人,那是瞌睡找枕头,自动送上门的事情。

时间犹如金子般宝贵,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看着别人在那里争分夺秒,成为跑在时间前面的人,创造着山一样丰厚的财富,没有知耻而后勇的决心和毅力,迎头赶上,却很容易犯红眼病,嘀嘀咕咕,耿耿于怀,心怀猜忌。鹩哥一样说得好听,行动上却是矮子。我们的那些族人一天一天就让时间像流水一样白白流失了。最典型的莫过于婚宴,请柬一个比一个印制得漂亮,氛围一个比一个打造得热烈,可却迟迟开不了席。说得早,来得晚,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姗姗来迟,满面春光,环顾左右,却无一丝愧意。早来的人仿佛犯了错,稀稀拉拉尴尬地坐在空荡荡的宴会厅,迟来的人则成了座上宾,热情礼让。时间过了一小时,人未到齐,再等等,时间又过了一小时,再等等,饭菜立等备好。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季,天寒地滑,客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不管路途远近,全然不去考虑。

不讲诚信,出尔反尔,信口开河,若无其事,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族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承诺的事情不一定兑现,说过的话不一定算数,明明当头对面约好的一件事,你记在心上千方百计努力去践行,到头来再见时,对方压根没当一回事,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让你剃头挑子一头热,有点自作多情的感觉。一而再,再而三,一如既往,禀性难移,不能以民族文化差异为借口,扪心自问才最要紧。而且不少人喜欢寅吃卯粮,明天的事过了今天再说,缺乏计划性和统筹兼顾。而且兼有一种不良习俗,向人借钱,这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借了就忘了归还,今天跟你借,明日问他借,碰到你却闭口不提借钱这档子事,钱数或许不多,却让你仿佛吞了一只苍蝇,心里疙疙瘩瘩,很不舒服。

总以为我们自己的歌舞最优秀,最具代表性,沉醉于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俗语讲:如果手中有两个馕,一个必当手鼓打,足见歌舞对于我们族人的重要性。吹拉弹唱,心无旁骛,故步自封,自大自傲。然而不要忘了,除了十二木卡姆,还有字正腔圆的国粹京剧,以及秦腔、豫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魅力,光辉灿烂,驰名中外。还有玛纳斯的传奇,江格尔的独特,阿依特斯的人山人海,花儿与少年的婉转悠扬,哪一个不是中华瑰宝,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不仅如此,壮族歌圩,侗族大歌,内蒙古草原清亮宏阔的长调、出神入化的呼麦,雪域高原辽远通透的嗓音、如梦似幻的弦子舞,长白山下的朝鲜族阿里郎,如泣如诉,回味无穷,长江、黄河船夫曲,一呼百应,回声震荡。等等,等等。举不胜举,数不胜数,都是祖国文化之奇葩,怎能不为其感到骄傲和自豪。三人行必有吾师,56个民族前行,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觉醒才是唯一出路,学习才充满一片希望。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取长补短,共同前进。擦亮眼睛,明辨真伪,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三股势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最终葬身在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汪洋大海,永世不得翻身。

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我们看得着,摸得到,亲历着,感受着。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个美好的时代已经活生生呈现在我们面前,长治促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关怀、牵挂的精准扶贫,党中央力促、力帮、力推;全国十九个援疆省市你追我赶、奋勇争先;自治区党委、政府全身心投入、攻坚克难;全疆各级干部群众当仁不让,冲在第一线。最为关键的时刻,凝聚了全社会的目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前途一片光明、灿烂、美好。

正因为如此,还是让我们抬起头仰望星空吧,天空繁星似锦,绚丽多彩,相互映衬,熠熠生辉。天空呈现一片和谐、宁静、安详,就像一个大家庭,生死共荣,不离不弃,矢志不渝。一起发光,一同发热,齐心撑起一片蓝天,共同坚守一个信念。为了美好幸福的明天,让我们像一颗天上的星星,摒弃狭隘,学会包容,光辉灿烂,直到永远。

责任编辑 安殿荣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
上坡好个秋(小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全国千个社区“妇女之家”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中办国办: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宣传教育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文学作品征稿启事
西安地铁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听徐峥谈《我和我的祖国》
“一校一特色”同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启事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