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条鲶鱼
2019-11-06郑海啸
郑海啸
据说,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过于密集,容易窒息而死。于是有人在其中放入一條鲶鱼,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其实,这所谓的鲶鱼效应非常可疑。有学者文章指出,鲶鱼效应的主体内容存在致命瑕疵:鲶鱼属于生活在江河湖等淡水水体中的鱼类,沙丁鱼属于海洋咸水鱼类。运输沙丁鱼需要使用海水,将鲶鱼放入海水将导致鲶鱼死亡,根本不可能出现两种物种共生并相互影响的情况。就连百度百科都提醒我们:目前关于鲶鱼效应的描述都是中文,并没有确切的外文文献引用可以说明其出处是国外,且没有数据表明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请读者斟酌采纳。
但是,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对这一效应心领神会,有独得之秘。在一个单位,有一两个人心术不正,欺下媚上,两面三刀,打小报告,不讲业务只讲关系,这样的人,照理说应该被淘汰出局才对,但是,某些人却认为这样的人正是“鲶鱼”,可以保持单位的活力,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高校。光是它的高等研究院,70年里有20多位学者获得诺贝尔奖,世界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42位得主中就有29位曾在高等研究院工作或者访问。这个高校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是爱与宽容,而不是巧妙运用鲶鱼效应。安德鲁·怀尔斯教授,9年不出一篇论文,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360余年的难题——费马大定理。更为我们熟知的是博弈论大师纳什的故事。纳什当年在普林斯顿是一个很少听课的学生,同学们对他的印象,一是喜欢吹着口哨在校园闲逛,二是在咖啡时间过后还自个儿躺在咖啡室茶几的玻璃板下面发呆。但是纳什在30岁之前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就在接近30岁的大好年华,病魔袭击了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逐渐使他变成了一个废人,他不得不辞去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后来普林斯顿接纳了他。在别的地方如果你行为古怪,会被当成疯子,可是在普林斯顿,人们会想,他可能是一个天才。亲人和普林斯顿的爱心,以及与长期的医疗相结合,终于培育出花朵。经受了病魔30多年的折磨后的1994年,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试想,如果在普林斯顿大学也有一两条“鲶鱼”,无论是安德鲁·怀尔斯教授还是纳什,都是待不下去的。鲶鱼,只是让沙丁鱼在“左冲右突,四处躲避”中得以苟活,但我们是人啊,“苟活”怎么够?所以,我们要抓住那条鲶鱼,炖茄子,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