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程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

2019-11-05李子祥王立金沐林林金子龙袁娜

科技视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李子祥 王立金 沐林林 金子龙 袁娜

【摘 要】目的:为了解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3月选取安徽某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学生266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学生的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网络课程平台使用频率集中在每周2-3次(141人,占63.01%);课后阅读最多的版块是拓展阅读(107人,占40.23%);最感兴趣的版块是拓展阅读(125人,占46.99%)。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在“增强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方面的评价网络课程的满意度高于非网络课程(p<0.01)。结论: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具有较高的使用率,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性,有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精神医学;专业课程;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G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7-017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7.077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教育部提出“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1]对于医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2],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课程,培养掌握生物因素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建立大健康的理念,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精神医学专门人才。在“互联网+教育”[3]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促进精神医学专业课程的整合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目前精神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主导,缺乏参与性,缺乏有关网络课程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研究。本研究开展基于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并在2017年应用于教学过程,探讨其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选择安徽某医学院2016-2018年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26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年级89名,二年级90名,三年级87名,男生137名,女生129名。调查其专业课程的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和学习效果评价。

1.2 方法

2017年6月学校组织超星泛雅网络课程平台的相关培训,设计精神医学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采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要求、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课后练习等),录制微课。8月完成专业课程的网络课程。2018年网络课程逐步投入使用,用于考勤、课前预习、课程讨论、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1.3 评价标准

1.3.1 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根据网络平台的特点自编了网络课程使用情况调查表,包括网络课程的使用时间、频率、各版塊的访问情况以及学生最感兴趣的版块。

1.3.2 问卷调查:根据包龙梅[4]编制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表,请精神医学专业对网络课程和非网络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效果调查,每个问题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共发放调查表266份,回收266份,有效问卷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7.0,网络课程和非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网络课程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课程平台使用频率集中在每周2-3次(141人,占63.01%);课后阅读最多的版块依次是拓展阅读(107人,占40.23%)、多媒体课件(99人,占37.22%);最感兴趣的版块依次是拓展阅读(125人,占46.99%)、多媒体课件(81人,占30.45%),见表1。

2.2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网路课程与非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显示,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在“增强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高于非网络课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将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网络上以自学、答疑、讨论为主,课堂上以教学讨论、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思考为主,实现了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的效果[5]。

3.1 网络课程在精神医学专业课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学校购置了超星泛亚课程平台。鼓励教师建设网络课程,推动教师建设标准化试题库。开展网络在线考试,推动了“互联网+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全校50%以上的课程建立了网络课程,95%的课程建立了网络在线考试的试题库。本研究发现,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课堂管理,提高了考勤、课堂讨论的评价等工作效率,使课堂教学安排更为流畅。

网络教学平台由于其便捷性、高效性、丰富性等优点成为流行的教学方式[6]。网络课程平台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了课程内容讨论的机会,提高了课上和课下的互动性。

网络课程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心理学知识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充分发挥了对临床医学的思考,培养了其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同时,能培养本科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7],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网络课程平台,特别是移动端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参与度,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机会。网络课程平台搭建了师生联系的渠道,为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互动和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3.2 网络课程对精神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发挥网络课程的网络优势,特别是移动端的优势,深刻领会“互联网+教育”多课程教学的影响,顺应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通过教师教学改革推进网络课程的全方位使用,可以提高网络平台的使用效率。

网络课程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通过链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案例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前沿信息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新医科背景下的优秀医学专门人才。

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继续做好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整合,仍需丰富网络课程内容,完善相关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完善精神医学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顾丹丹,钮晓音,郭晓奎,胡翊群.“新医科”内涵建设及实施路径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8):17-18.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

[3]白美玲,李玉珍,贾巨才,等.“互联网+医学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口腔组织病理学》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1):107-109.

[4]包龙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8):2725-2728.

[5]张红,陈元金.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9(09):70-72.

[6]郑琳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预防医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06):13-14.

[7]王永明,谭虹,蒋乐媛,刘恩梅,华子瑜.网络教学对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40-41.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