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我的祖国

2019-11-04宗平

老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宗平

新中国70年,是一个国家翻天覆地的伟大跃迁!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理论不断丰富,中国制度不断完善,中国自信不断提升。

70年创造“中国奇迹”

70年,只是人类历史中的短暂一瞬,中国发展却实现惊人跨越。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52年增长174倍,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奇迹”举世瞩目。

70年,中国经济体格逐步强健。1952年,中国GDP仅679亿元,2010年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近3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实现跨越,综合国力与日俱增。

70年,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1950年,中国外贸规模仅11.3亿美元,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增长超过4000倍。从“卖大米”到“卖高铁”,不仅实现了量的飞跃,更实现了质的提升。吸引外资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实现从零到千亿美元的飞跃。

70年,中国高质量发展日益凸显。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50.5%,2018年,农业增加值比重降至7.2%,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70年,中国经济力量激越澎湃。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接近16%。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引擎。

当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联合国大会主席提贾尼·穆罕默德-班德表示,70年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为对全球治理贡献越来越大、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带动作用越来越大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整个中国社会充满活力,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发展前景光明。

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反贫困斗争——新中国成立70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

河南省卢氏县84岁的胡玉良终于告别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搬迁到镇上易地扶贫安置小区。从《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实施至2018年年底,全国870万和胡老汉一样的贫困人口搬进新居,到2019年年底,这一数字将扩大至1000万。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胡老汉的孩子在县安置区配套建设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目前,全国像这样的扶贫车间有3万多个,近100万贫困人口就业其中。

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国各地纷纷打响脱贫攻坚战。

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1386万……6年来,全国共脱贫8239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近30人摘掉贫困帽子。

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从1981年年底到2015年年底,中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6个百分点;同期全球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32.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2020年,中华民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今年年初以来,一场场歌唱祖国的快闪活动在大江南北竞相上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干部群众、学生军人等,纷纷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从海拔约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到把守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吉林防川哨所,从南疆小村庄艾日克贝西村到广西南宁邕江之畔,透过那发自肺腑的歌声,人们深刻感受着一个国家铿锵向前的脚步、一种自信焕发的力量。

金秋时节,故宫游人如织。

历经近600年风雨洗礼,这座皇家宫殿,如今已成为富有时尚气息的“中国符号”。

它是创新中国的创意聚集地——1万余种文化创意产品年销售额逾15亿元人民币,彰显着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活力。

从历史中走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面向新时代,亿万人民体味着新中国踏浪前行的不凡历程,更加坚定梦想成真的未来。

民族精神感召亿万人民

“啊,功名深藏,初心永恒;啊,英雄无悔,天地有情”……近来,一首关于老英雄张富清的原创歌曲红遍网络,吸引亿万网民的点击学唱。

这位95岁的老人,为了建立新中国九死一生,60多年深藏功名,把余生都献给了人民。

何谓英雄?张富清用生命作答。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翻開史册,峥嵘的革命战争岁月留下无数光辉的名字:杨开慧、方志敏、赵一曼、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杨靖宇、赵尚志、左权……正是这些中华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将新中国的旭日托起。

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正如一条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连接起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

带着开辟天路的豪情,青藏铁路穿梭于世界屋脊之上;带着探寻月宫的浪漫,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带着遥望九天的梦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向宇宙张开“超级天眼”……

70年春华秋实,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厚积薄发,正在展现气势如虹的自强与自信。

70年的启示

70年来,我们有哪些经验和启示呢?总结起来包括: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经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新中国快速推进工业化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最大的優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抓住发展机遇、战胜风险挑战,仍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中国成立7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充分印证了这一重要论断。

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五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积极引进和利用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和资本,坚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本和技术缺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力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今后,应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我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六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发展奇迹。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我国经济发展就拥有源源不竭的动力。“一五”时期,“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样充满时代精神的口号,反映了五年计划的宏伟目标转化为千百万职工的实际行动,鼓舞着中国工人阶级忘我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创造。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习近平同志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真抓实干,凭着一股开拓创新的拼劲,一股自力更生的韧劲,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

正是因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创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中国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