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读”“思”方法 提高语文素养

2019-11-04李微微

读写算 2019年23期
关键词:深思诵读语文素养

李微微

摘 要 语文教学首在于“读”,次在于“思”。“读”包括熟读和诵读,“思”包括精思和深思。语文老师需要调动学生“读”与“思”的动力,深耕“读”“思”的方法,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文本内容,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不断提高理解能力、素材积累、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熟读;诵读;精思;深思;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79-01

苏轼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旧书”就是经典的意思,他委婉劝慰朋友阅读经典不要怕麻烦,只要熟读深思,下大功夫,一定会理解经典的内涵。其实这些话用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亦然,小学生只要多读熟读,精思深思,就一定可以理解文本的内涵,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巧用熟读,提高理解能力

古人特别重视朗读,你看那些影视剧中的老私塾先生教那些小孩子摇头晃脑地读书,刚开始感觉很好笑,是死读书。其实现在看来,那种朗读课文的方法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学习。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熟读课文,对学习语文有很多好处,尤其对小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有很大好处。我们课堂上不妨多指导小学生读文本,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加深后面对文本的领悟。

如学习《李广射虎》一文,这篇文章以卢纶的一首古诗开头,可以说理解这首诗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不过这首诗的意义不需要查字典来解决,我们只要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句即可。所以这就需要引导小学生多读文本,直至熟读为止,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其实文本中的内容理解都可以运用熟读的方式进行,课堂上就应该让小学生多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巧用诵读,提高素材积累

诗圣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诵书对写作的重要性。我们的祖先不也这样说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这里的“熟读”其实就是背诵,你看有了这么多的素材积累,还害怕写不出来文章吗?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借鉴。因为他们阅读的东西本来就不多,积累很少,这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好处。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小学语文学习中多读,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就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在写作中能有所借鉴,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如学习《莫高窟》一文,这篇文章把莫高窟里的壁画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这里描写彩塑的方法各不相同,点面结合,有群体描写,又有个体细节描写,形象地描写了彩塑的神态;壁画描写重在姿态各异,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壁画描写得惟妙惟肖。这些语言都是小学生写作需要积累的素材,必须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品味之余,把文本的二、三、四段的描写背诵下来,积累大量的词语,并学会这里面一些经典的句式,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础。

三、巧用精思,提高语言技能

孔子特别重视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洛克威尔也有“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来自善疑”的说法,可见独立思考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多大的作用。小学生是未来的花朵,要想让他们在未来成功地绽放自己,就要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最好能够多读精思。只有能在学习中做到深思的人,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才能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小学生对所学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进行精思善疑,这对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如学习《黄果树瀑布》一文,这篇文章是一篇游记,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景色迷人,使人读后如身临其境。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文本的美妙,笔者让小学生好好地阅读文本,并品味文本,思考文本的内涵。尤其是文本中几处用词,像第二段中的“飘”“涌”,第三段中的“泻”,第五段中的“撩”“洒”等词语的好处,让小学生边读边思考,体会到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文本中大量修辞手法的應用,对瀑布形态和声音的描写,都要让小学生好好地思考、品味,从而掌握作者精妙的表达技巧,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巧用深思,提高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必须的语文知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培养他们的文化修养。一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文化素养并不在考查范围,很多时候都是一带而过,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不利,我们要引导小学生在培养他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不忘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了解我们的灿烂文化,逐渐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因此,我们不妨引导小学生对文本多一点深入思考,多注意从深处挖掘文本内涵,从而提高他们文化素养。

如学习《三顾茅庐》这篇文章,这里面包含中国很多文化知识,让小学生学习文本,不但让他们知道三顾茅庐的经过,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更要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其中包含的古代文化精髓。“学贵有疑”,这篇文章发生在古代,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小学生不一定读得懂,可以引导小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引导小学生对这里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结合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深耕“读”和“思”的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武红梅.探寻文本细读的三个切入点[J].教书育人,2019(07):59.

[2]徐华军.“启思”策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J].辽宁教育,2018(11):24-27.

猜你喜欢

深思诵读语文素养
快乐阅读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