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想象作文”遇上“学讲课堂”
2019-11-04刘本超
刘本超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写想象作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如何走出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自由地去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情用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我将从激发学生情趣、获取素材的方法和诱发表达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 想象作文;课程改革;模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53-01
想象类文章的写作,就要让学生注入所有的情感。否则,就闻不到想象作文那扑鼻的清香,缺乏情感的作文就好像是没有翅膀的雄鹰,无法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因此,只有入情入境,才能写出充满童趣的想象作文。我根据五年级想象类习作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有了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情境激趣——播撒趣味的种子
当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便愁眉苦脸、咬笔抓腮,并不觉得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在这种沉闷而又命令式的气氛下,孩子们写出的作文要么“记流水账”,要么“无中心思想”,教师往往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习作课中设置一个游戏,或者设置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再写一篇作文,结果会大不一样。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6》看图编写小燕子故事的时候,我設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今天侯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神奇的王国。偷偷告诉你们,这个王国的国王很奇怪,他有一个特殊的命令,只有通过他设计的游戏才可以进入城门。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呀?”在过渡的时候,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请国王出题”,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叫“四素句”的游戏。游戏规则:1、每组组员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每一组同学分别写出与自己组名相对应的短语(不许写真实姓名)。3、把写出的短语拼成一句话读出来,看谁写得最有趣。
一个情境的引入,一个游戏的穿插,都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有着直接关系。游戏也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的,既能让孩子们轻松地玩,又能让孩子们记住了故事的六要素,课堂效果是相当的活跃。在过渡下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依然带领孩子们身临情境之中——“国王对你们的表现相当满意,他非常高兴,准许大家进入城门啦。可是呀,这个神奇的王国很大,在路上可能会遇到危险,我们一定要齐心合力,才能战胜困难。大家有没有信心呀?”仅仅只是简单的过渡语,却能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聚焦镜头——获得“源头活水”
传统的作文课成了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课程,更是害怕的课程。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害怕写字,而是不知道写什么?脑袋里没有事情可写,这也成了大多数学生写作时的通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里面没有材料,怎么会写出文章呢!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更应该是贴近生活的、贴近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们丰富自己的生活,指导他们从生活中提取有用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摄取”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呢?我认为,要学生抓住一个镜头或者是画面,放慢动作,仔细观察,学生习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
例如,《习作6》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大花猫和小燕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进行细节描写。其中,我重点推进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从哪里看出这只猫想吃掉燕子呢?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内心是怎样的?那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呢?为引导学生突出重点,明白蕴含的道理,我还设计了鱼骨的板书,文章像鱼骨头一样,没有血没有肉,我们应该从哪里让它丰满一些?是经过,也可以说是鱼的心脏,让学生知道详略得当……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下锅之米”。
三、调动感官——诱发书面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想象作文,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随心所欲地放开胆量去想象,然后再把想象的人或事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愿望、一种情感或一种感悟。
例如,在《习作6》中,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内心是怎样的?那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呢?这时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做些动作,内心有表达情感的欲望,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喷发”出的情感。接着,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组内演一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等……这时学生会各显神通,创造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在结尾时,让学生思考最希望小燕子是哪一种结局呢?如果这个小燕子一下子就脱险了,你觉得这个故事会吸引你吗?那我们的故事应该怎么样?板书:一波三折。(在鱼尾巴上补充,只有一波三折才能让鱼儿游得更快。)这时,又是一个有趣的新授知识点。从头至尾,都是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的,这样的写作就轻松了很多,也改变了原有的习作教学模式。
总之,除了让学生自由写作之外,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感官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再现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这样,他们会活跃、激动和兴奋,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我们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的兴趣,构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特别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仪梅.真实——小学生作文灵魂[J].甘肃教育.2011.
[2]邓泽挺.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