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2019-11-04刘道雷
刘道雷
摘 要 课改进程持续深入需要关注小学学生数学整体水平,尤其是学困生群体。文章先对学困生相关成因进行探析,随后从学生兴趣、尊重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灵动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3-01
现阶段,小学生在认知、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多是由家庭环境、父母关爱、学校教育等因素引起。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主”理念,明确差异性。特别是学困生群体,他们会因缺乏兴趣、习惯不好等问题导致数学成绩不佳。教学必须基于学困生成因选取相匹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基础性、层次性、阶梯性,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探析
首先,学生生源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不论是认知还是逻辑能力均存在差异。学生会因学习基础、性格以及家庭環境等影响,在数学学习伊始便存在差距。而学困生则会因成绩较差而出现自卑心理。其次,部分学困生虽然有着良好的认知与思考能力,但是由于数学知识存在的抽象性而表现出畏难心理,很难调动兴趣。第三,部分学校并未基于新课改相关理念组织教学,仍旧沿袭“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课堂学习呈现出“被动化”的特点,也便很难灵动学生思维。
二、小学数学激发学困生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生面对陌生事物时倾向于借助直观思维进行认知,并且存在较强的新鲜感。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等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融于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经验或事物融入数学课堂,提升其直观认知。比如,教师对“厘米和米”相关知识讲授时,便可借助课桌、书本等常见事物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直尺等工具加以测量,并基于换算标准进行单位间的转换,借助趣味性的实践来激发其兴趣,切实提升课堂效率。
(二)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尊重与关照
教师需要对学困生加以深层关心、关注,春风化雨的教导,绝不能讽刺、挖苦、打击,给予其充足的尊重与关照,挖掘并肯定每个学困生的发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应耐心地为其帮助其分析原因,切忌过多指责,防止他们出现自我怀疑。教师应怀着鼓励的心态展开教学,对于学困生的良好表现应不吝夸奖,从而培养其自信和对学科的热爱。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较为浅显,但由于小学生在认知、逻辑思维等方面尚未成熟,因此知识掌握仍旧存有较大难度。教师面对学困生切忌操之过急,更不可存有放弃的心态,而应维持温和的态度引导他们逐步走出学习误区,在提升学困生表现的同时保护其自尊心。比如,对“时、分、秒”相关知识学习时,部分学困生虽然能够明确时分、分秒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时与秒的关系却很难理解。此时教师需要借助师生沟通、小组探讨等模式深入把握学生可能的认知误区,从而提升后续讲解的针对性。
(三)推动课堂氛围向着平等、和谐化转变
学困生会因成绩、课堂表现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应积极推动课堂氛围向着平等、和谐化转变,为学困生创设更多平等对话的环节。比如,教师对“平移和旋转”相关知识讲授时,便可设计如下问题:一枚棋子处在巨大的棋盘当中,它先向()平移了()格,随后又向()平移了()格。由于该题目较为简单,很多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此时有学困生显得较为犹豫,他将手举起来又放下。此时教师便可鼓励该名同学“我看到某位同学举手,想必你已经得到答案了吧?可以与大家分享吗?”待该生回答完毕,教师应给予适当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其学习热情。
(四)借助试卷、作业等形式反馈教学状况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不论是试卷还是课后作业都是反馈教学状况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借助上述方式更为清晰、直观地把握学生情况。但由于学困生在数学基础、认知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为了培养学生信心,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将教作业分成必做、选做两类题目,并且结合学生认知调解习题难度。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周测等形式组织教学,但是周测并非需要于周末完成,并且题量也需要适中。待通过试卷或者课后作业得到反馈后,还可针对学困生普遍的知识盲区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切实巩固学生认知。当然,教师还可基于考试成绩、学生特点、逻辑能力等因素将分层教学引入课堂,并根据已有层次设计相配套的习题,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这样学生便能够保证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学科自信,为培养其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课改进程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关注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要对学困生加以深层关注。教师应秉持“以生为主”相关理念,以学生认知、兴趣为导向组织教学,摒弃传统层面的“满堂灌”等形式。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尊重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此外,数学教师还应借助师生沟通、在线视频等形式来消除学生可能的自卑心理,为培养其学科自信和数学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