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情感

2019-11-04刘纯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纯

摘 要 灌输式与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形成能力,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改变教师的思想,重塑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设疑激趣;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2-01

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跟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密切相关,灌输式与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形成能力,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改变思想,重塑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注重通过设疑激趣引入新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学贵有疑”,疑生问,问促思。疑问,是认知的起点,是探究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疑问,使之产生探究、发现的欲望与热情,兴致勃勃地行走在探索新知的征程上。尤其是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更要做好设疑激趣工作,吸引学生目光,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在“圆的认识”导入环节,笔者首先运用课件呈现动画——方形轮子的马车艰难前进的样子,惹得同学哈哈大笑。同时,要求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轮子应该换成圆的。学生提到了“圆”,指向了本课学习内容。接下来,笔者呈现了荷叶、锅盖、圆桌、圆月等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并要求学生再列举一些实例;然后,由实物抽象出圆形,并让学生谈谈对圆的印象。有的说生活中圆形的东西很多很多,有的说圆很美,还有的说圆代表了圆满、团圆。在学生发表见解后,笔者给予肯定并深情表述:“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的确很美。关于圆有哪些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从这节课开始,咱们就一起来走近圆、认识圆。”

这样导入,在制造矛盾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引出了将要认识的对象,既丰富了学生对圆的感知,建立了相关表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和热情。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学习应当充满情感与刺激,而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学生则感受不到数学的乐趣,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只有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品尝到数学学习的滋味。也只有经历探究的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培养数学素养。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不仅要理解“余数”的含义,还要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基本法则,这是教学的重点。为切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笔者设计了三个板块:创设情境,激趣思考,促进学生知识增长→亲历过程,探究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巩固,学以致用,促进能力提升。其中,在第二板块着力引导学生通过“摆正方形”来经历探究的过程。在热身训练的基础上,笔者抛出了探究性任务是——先后在小組内尝试用5、6、7、8、9、10、11、12、13小棒摆正方形,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并将结果及算式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借助实际的操作和直观的比较,很快发现剩下的小棒总是不能超过3根。这是学生获取的宝贵的感性认识。为使认识走向深入,笔者又通过三次追问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首次追问,旨在引导学生在连续的操作和思考中发现每满4根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第二次追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余数最大只能是3;最后一次追问旨在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刻,即通过摆五边形来认识若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4;除数是n,余数最大是n-1,由此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归纳,让学生亲自经历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乐趣,让数学学习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不是靠教师的灌输来实现的,而是靠学生去自主学习、发现,才能够切实掌握并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程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张扬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比较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徐州市“学讲计划”》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教者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发现。在“独立探索”环节,呈现例题之后,执教者摒弃了以往直接讲解或过多揭示的做法,而是抛出了“从上面的题目中你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对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初步梳理;然后,让学生思考:你认为解决问题可以选择什么策略?于是,有的说可以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有的说可以选择画图分析的策略,有的说可以运用假设的策略……学生各抒己见,执教者则鼓励他们尝试运用自己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得到的结果或对或错,思路有繁有简,但这些经历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为下一步的交流、分享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空,引导他们切实投入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去获取体验,品尝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情感。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