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长久谋划
2019-11-04
经过3年充分的讨论,英国人拟定了一份全面的武装侵略中国方案。4年后,该方案成为英国议会制订对华战争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第二个印度,英国蓄谋已久。从19世纪2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英国散商和来华贸易的其他各国商人,就呼吁英国政府用武力威胁手段,迫使中國开放“自由贸易”。这股舆论迎合了鸦片贩子的需要,两者遥相呼应,互相配合,由广州逐渐弥漫到英国,最终形成为一股侵华战争的浊流,影响并支配了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19世纪20年代前后,因对中国的实际状况还很不了解,英国政府不敢对中国贸然动手。于是,搜集中国情报就成为英国制定对华政策的重要前提。这个任务落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身上。
1832年2月,东印度公司决定派遣广东商馆高级职员休·汉密尔顿·林赛化名胡夏米,偕同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乘坐“阿美士德”号,以调查中国沿海商业贸易情况为名,从澳门出发,经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间谍航行。他们侦察了港口虚实,测绘海湾、河道地图,搜集相关政治、经济、军事情报。
一路上,“阿美士德”号几乎没有受到很大的阻挠,他们很是诧异:“本地全体海军船只,不能阻止一只商船进口,真是怪事!”
对于胡夏米一行的间谍活动,清朝政府与地方官员们不仅毫无防备,甚至还邀请他们参观军营与军队检阅,将军事秘密完全暴露。“中国军官对待我们非常客气,容许我们查看他们的武器和装备。大部分人只有一把刀和一面藤牌。刀是最坏的一种,实际上不过是一片铁片,枪一般说来,也是很脏的,而且上面几乎全生锈了。”于是胡夏米一行得出结论,“只要有50名意志坚定、训练良好的士兵,或者比这数字更少些,就可以彻底消灭比这500人更多的军队。”
历时6个多月,胡夏米等完成间谍侦察任务。根据此次侦察,经过3年充分的讨论,英国人拟定了一份全面的武装侵略中国方案。1835年7月24日,胡夏米以私人信件的方式将该方案提交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4年后,胡夏米的方案成为英国议会制订对华战争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而这只是其中一例,除了东印度公司,众多的鸦片走私贩子和与对华贸易休戚相关的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不仅鼓吹武力侵华,而且还搜集中国政治、军事情报和直接策划战争方案,给英国政府提供侵华战争的依据。
实际上,早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史上第一支驶往中国的英国武装船队——威德尔船队就是用舰炮开路。自那以后,随着英国的强势崛起,一直把战争作为其开辟中国市场的选项之一。
在虎门销烟的五年前(1833年),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给英国驻华第一任商务监督律劳卑发出了更明确的训令,指出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三大目标:“开辟商埠;推销鸦片;获得军事据点。”只要稍微思索就会发现,如果不发动战争,又怎么能获得军事据点?
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做出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并训令英国驻印度总督予以配合。
1840年4月上旬,英国议会经过3天激辩,以271人对262人的9票之差,最终通过了英国内阁会议作出的侵华决定(即“支付军费案”),随后英国组建了一支由48只舰船、540门大炮、4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
1840年4月底,英国侵华远征军的舰艇陆续开赴印度加尔各答集结,准备前往中国,一场战争已不可避免。
(责编:袁栋梁;参考资料:《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花城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等;作者:陈启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