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气象观测系统发展应用

2019-11-04李翠翠张沪生曹凯明师远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4期

李翠翠 张沪生 曹凯明 师远哲

[摘 要]本文回顾了贵州气象观测系统发展史,进一步描述了贵州气象观测设备布局及保障现状,对气象观测系统在防灾减灾、预报预测及各行各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对贵州气象观测系统未来发展提出了新需求,将更好地支撑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气象观测;观测设备;保障系统

[中图分类号]F127.7 [文献标识码]A

气象观测是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層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观测。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气象观测系统得到不断的发展,为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服务及气象科研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系统还需要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支撑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发展。

1 气象观测系统发展历程

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省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气象雷达监测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地面气象观测:1978-2001年,贵州省地面气象观测以人工观测为主;2002年,开始建立地面自动气象站;2009年,开始在部分乡镇建立无人值守区域自动气象站;至今,地面观测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高空气象探测:1987-2002年,贵州省采用701测风雷达;2003年,701型测风雷达升级为L波段探空雷达;2018年,对探空雷达再次升级,功能更加齐全、更加智能。

气象雷达监测:1978-1982年,贵州省使用711型模拟信号天气雷达进行监测;1983-1992年,建成了713型天气雷达、714型天气雷达,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监测;1993-2000年,将713、714雷达改造为数字化雷达;2001年,开始建设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2016年,开始建设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气象卫星监测:1997年前,贵州省接收卫星云图资料,主要由人工进行操作;1998年,卫星云图接收实现了自动化;2010年,开始接收“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卫星资料;2018年,“风云四号”卫星资料投入业务使用。

2 气象观测系统布设及保障

2.1 气象观测系统布设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气象观测系统经历了从人工观测到基本实现地面自动化观测,从单一的地面观测到实现地、空、天立体观测。目前,贵州省气象观测系统的设备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有力地支撑了贵州省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发展。现已建成84个国家级地面自动观测站、3411个区域自动观测站、8部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2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2个高空观测站、21个雷电监测站、117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观测设备投入业务使用。气象观测系统整体图如图1所示:

2.2 气象观测系统保障

气象观测保障业务包括运行监控、维护维修、装备供应、计量检定。各项保障业务主要基于贵州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自动站维护维修、现场核查和社会化保障信息系统,省级气象技术装备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省级计量检定平台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了气象观测设备全监控、维护维修及装备供应更高效、计量检定更权威,为气象探测资料的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气象观测系统应用

气象观测系统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基础。其应用及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升

贵州是具有典型喀斯特岩溶地型地貌的山区省份,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也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省份。经过40年的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有效防御和减轻了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气象保障能力,基本实现了气象灾害的综合、立体、连续观测,提高了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3.2 推进气象预报预测快速发展

地面自动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高空观测、雷电等在气象预报预测中的应用,使得全省天气预报、暴雨预警、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等水平都有新提高。

3.3 推动气象服务应用于各行各业

贵州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经济越发展,气象服务对各行各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贵州省气象服务已在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生态、旅游、水利、电信、电力、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

4 气象观测系统展望

贵州省气象观测系统以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优化观测站网布局,构建地空天一体化,各类观测资料高度融合,实现气象观测系统智能化和综合化。从技术标准、基础设施、产品质量等进行整合,初步建成气象观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现有观测业务标准化管理全覆盖。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新型观测手段不断进入观测系统,如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相控阵雷达、无人机探测。开展综合遥感垂直观测,不断满足气象预报预测、气象防灾减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连春,李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J].气象,2008(03).

[2]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政府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