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腰酸痛?骨質疏鬆不可不知
2019-11-04徐陽
徐陽
林先生今年52歲,是一名IT行業的高管,每天面對電腦很長時間,最近半年來感覺腰背部酸痛,疼痛與休息或活動均無明顯關係。林先生嘗試過推拿、理療,在當下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到了晚上或者是隔天,又開始隱隱作痛了。外院檢查未見明顯腰椎間盤突出病變,後來醫師建議他接受骨密度檢查,診斷發現是骨質疏鬆。
後來,林先生到鼎瀚中醫針推骨傷科就診,通過詢問了解到:最近半年來工作壓力大,熬夜較多,明顯比較容易疲勞,眼睛幹澀,情緒易波動,有時會有頭部昏沉感,小便比較頻繁,尤其是夜間,一般都要起來2~3次。問診同時進行體格檢查,發現他骨盆的形態傾斜,而且向後彎腰時,有很明顯的受限。根據接診情況我們認為林先生骨質疏鬆引起的腰背痛在中醫裏屬肝腎不足而致,因此治療上給予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並同時手法複位骨盆及第五腰椎。林先生症狀逐漸好轉。
西醫怎麼說?
現代醫學認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骼疼痛、易於骨折為特徵,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目前WHO認為,當BMD(骨密度)或BMC(骨礦含量)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準差以上,可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對於骨質上西醫的檢查,我們有用腳踏的超聲波骨質儀跟低劑量骨質儀。但目前普遍採用的骨密度測量方式是低劑量X-ray骨質儀,它同時可以排除退行性病變,真正計算出骨本。
骨質疏鬆症可發生於不同性別和任何年齡,但多見於絕經後的女性和中老年男性。有研究顯示,骨質疏鬆患者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總患病率大約為14.4%,20.7%;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OP的發病率更高,女性居多。
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年齡的增長,飲食和生活習慣,遺傳因素,雌激素水準,生活壓力,運動的缺乏,吸煙飲酒等均可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目前現代醫學中治療骨質疏鬆症依然首選藥物治療,主要分為抗骨吸收藥物、促骨形成藥物及促進骨礦化藥物幾類。
中醫怎麼說?
本病的發生、發展與脾腎息息相關。中醫有「腎主骨」之說,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精不足,精不充髓,髓失所養,導致骨軟不堅,出現「骨痿」。例如,女性多數35歲後往下,與更年期、生產、激素有關。尤其是女性絕經後體內雌激素的水準顯著下降,使得破骨細胞功能增強,骨丟失加速,易形成骨質疏鬆症。血液中的荷爾蒙不足情況下,血液中正離子不夠,會吸收正離子來平衡電解質,而身體中最多正離子的就是骨頭,所以一直補充鈣質沒用。最重要的是把荷爾蒙補充,陰陽平衡腎氣充足的情況下,就不會一直骨質流失,所以西醫會補充荷爾蒙,但是中醫補腎精,益腎氣,調理陰陽平衡是中醫治療骨質疏鬆的重要手段。所以骨質疏鬆是中醫的強項。而脾在本病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飲食要經過脾胃運化才能營養骨質,脾功能不佳,其他臟腑就無法獲得足夠養分。
不同體質的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研究表明:氣虛、陽虛、陰虛及瘀血體質的人容易患骨質疏鬆,因此治療上應根據不同體質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
■中藥:
中藥複方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針對每個人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各異,形成的個性化的處方。對於骨質疏鬆症引起的腰脊刺痛、腰膝酸軟、痛處固定、下肢萎弱、步履艱難、頭暈耳鳴等臨床症候方面臨床均收到較好的效果。
■非藥物治療法:
因骨質疏鬆症患者多表現四肢及腰背部疼痛,故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上,傳統醫學中的很多非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例如:中醫藥膏敷貼可緩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康復程度;針灸治療肝腎不足型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使骨密度均值增加,延緩骨量減少進程,促進骨形成,具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艾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的腰背痛效果好,並且可以與藥物一起使用,增強效果。
長期姿勢不良和骨結構不穩定,容易導致部分骨關節過度使用,引起腰背肌肉酸痛不適,因此,透過專業骨傷科醫師調整骨關節(尤其是脊柱)的位置,達到平衡,也能很好的延緩骨質疏鬆癥引起的腰背不適症狀。
■生活作息:
中醫認為氣血瘀阻或運行欠暢,均可加重骨質疏鬆。中等強度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代謝,如步行、慢跑等均可使骨骼肌收縮,增加骨內血流量,有利於促進骨形成,減少骨流逝,能明顯減輕骨質疏鬆的程度,而大強度運動對改善骨質疏鬆的程度無作用。另外,現代長時間室內工作環境,缺少日光照射,也有增加骨質疏鬆的可能。
■食物:
乳製品、豆製品、海帶、蝦皮、芝麻醬、榛仁、木耳、香菇等均含有較多的鈣質;多食黑豆、黑芝麻補腎。
■小貼士:
1.每天適當曬太陽。
2.艾灸或穴位按摩:太溪及足三裏。
太溪: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3.每天20~30分鐘的負重運動如健走、慢跑、舉重、跳繩等都能增加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