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瀛洲:向自然和生活敞开心扉 很中国的油画
2019-11-04温文
温文
Zhao Yingzhou, an oil painter, is definitely a legend. He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s Major,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As early as 1995, his oil paintings appeared on the preliminary oil painting auction market along with the works of Xu Beihong, Wu Zuoren, Wu Guanzhong, Chen Yifei, etc.
However when the auction markets were hot, he withdrew from the oil painting world and went to Tibet to look for the pure land of art in his heart. The strong horses under his brush were so elegant and beautiful, even with emotional expressions. Nowadays, it was really difficult to keep a pure heart and a pure pursuit of art. In Zhaos mind, the horse was always the embodiment of a spirit of marching forward. Everything had its spirit and Zhaos mission was to capture that spirit and present it on the canvas. He took his art work very seriou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e almost fainted while busy working and taking pictures. Zhao said that art test ones patience and persistence. One must take root deeply in life and open his heart to nature, then can he truly obtain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nature, art and himself.
如果把艺术界比喻为江湖,那么著名油画家赵瀛洲先生绝对是其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人”。
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毕业,师从徐悲鸿先生的关门弟子冯法祀;早在1995年,其油画作品就与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陈逸飞等大师作品一道,出现在中国最早的油画拍卖市场上;画了大半辈子门楼,被业界冠以“赵门楼”的美誉,其笔下流转着老北京的岁月钩沉,甚至吸引了著名导演张艺谋慕名前来……
然而,当那些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浪高过一浪时,他却淡出了中国油画界。忘却了当时自己已年届花甲,忽略掉了高原反应的可怕,一头扎进藏区去寻找心灵深处的那份艺术净土。用心血换来的题材,在富有个性的笔触下体现出了人格化的力量、情感和艺术情趣。尤其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一匹匹高原骏马,或奔驰,或嬉戏,无拘无束,既有造型的光影、结构、解剖,又突破了形象轮廓线的局限,巧妙地转化为中国式的笔墨语言,纯粹地用色彩、笔触来诠释中国当代的诗性文化,更是对中国油画本土化语言的一种深层次探索。
都说读画的背后是在读人,走进赵瀛洲的工作室,你会发现,虽然年逾古稀,但他的身上毫无半点暮气,反而与工作室中心位置悬挂的那幅名为《龙马精神》的油画作品相得益彰。他说自己喜欢自然,喜欢干净和纯粹,喜欢画中流淌出的那股勃勃生机与人情味儿,这才叫酣畅淋漓。
在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今天,一如既往、保持初心实为难得;而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眼下热议的话题时,中国油画乃至中国艺术如何在不忘初心的同时,又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体现真正的中国精神?赵瀛洲的回答,或许能让我们有所领悟。
《世界知识画报》:您為何会对画马有着如此强烈的情结?
赵瀛洲:创作需要风格化、多样化,对于我来说,马就是典型的代表。我打小就喜欢画小动物,在我看来,马是很有意思的。那时我家住在辽宁丹东郊区,四周都是农舍,一看到谁家有马,我就忍不住要拿出笔来对着画。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后,我的老师冯法祀先生看到我画的马,觉得不错;同时还告诉我,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是画马的高手。之前我并不知道徐悲鸿先生是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听老师这么一说,特别想看看徐先生是怎么画的。随后他拿出一本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徐悲鸿画册,说:“老师画的是国画马,你不妨用油画来试试看。”于是在1965年到上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我开始研究于此。在这个过程中,冯先生又说:“有点儿意思,但你最好能把马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这就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了。但正是因为当初老师的这些指导和鼓励,为我追求艺术的道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世界知识画报》:在您的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契机是什么?
赵瀛洲:我个人认为自己画马比较巅峰的时期,应该是去西藏采风的时候。进藏写生如果光靠人力背负行囊画具,根本难以行走,得找当地的牧民,让马匹给驮着进去。这让我注意到,西藏土生土长的马,腿比较短,很敦实;后来多出现的杂交品种马,体格则更加高大。但无论血统如何,马的精神都是勇往直前、一路向上的,所以在采风过程中我的一系列作品都有马的身影,这是我创作的成熟阶段。另一方面,虽然我的创作偏爱风景、动物,但人性化的表达又是我最为关注的。如果你细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中,万物皆有感情。
《世界知识画报》:在您看来,现在人们对于油画的认识,是否存在一定误区?
赵瀛洲:油画艺术的美,就是造型和色彩的美,没有色彩那不叫油画;而国画讲的是笔墨。曾经一度,我们的美术馆搞油画、国画展览,有的人把油画画得跟国画一样,这不对。就像西餐不能放大酱,包饺子不能用奶油一样,这是最简单基本的道理。
比如我的西藏采风系列作品,画的是蓝天白云,有人称之为西藏蓝,我认为不对。我看到的就是蓝天白云,是很纯粹、自然、本质的东西,为什么要区别化呢?我理解这里是一片净土,把这个特点画出来了,就是真实的东西。但是有个别油画家,以一味追求西方油画中那种灰暗、模糊的色泽来强调个性。所以风格不是你强加给自己的东西,首先应该通过你的感受,进而让你的创作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很痛快。而且,这种明媚的感觉跟画照相写实不一样,同样需要结构和造型。现在有些油画看着像喷涂出来的,即便再逼真,走到这一步也就不叫油画了。油画要有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这很重要。
《世界知识画报》:对于当前的创作群体,您有何评价?
赵瀛洲:画家是要需要生存的。但是有的人过分粉饰自己、过分宣传,好像要用催化剂去催生自己的艺术生命,而不是自然生长,这就不好。我的观点是不要急功近利,还是要苦练基本功,把画画好了,再去通过展览或是宣传等方式,让公众逐渐了解你的艺术,这才是火候到了。现在艺术圈“拔苗助长”的现象太多,动不动就成立公司;还有的人为了挤进美协,给自己加个职务或名头,费劲心思,画得却很苍白。我认为,这都是他们错误地理解了风格多样化,也错误地理解了高屋建瓴,以至于圈内“高屋”比较多,“建瓴”却比较少,中国油画应该向“高水平”冲刺!
坦白说,我个人是很注重业界和舆论对我的艺术在探寻真谛、风格取向等方面的评论的,因为艺术就是踏踏实实做基本功,在创作上不断提高和出新,学到老画到老。
《世界知识画报》:说到艺术消费,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对此您怎么看?
赵瀛洲: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也逐步提高了,关注艺术消费很正常。但前提应该是理性的消费,要根据个人的欣赏能力来。比如我在欧美一些国家看到,他们的居家摆设,都没有特别大的画;即便是位置需要,也会将大画变成小画,多挂几幅。而国内有些人总认为,不管看不看得懂,画要大才能显示出气派,这让一些画家也跟着市场随波逐流……鱼龙混杂之下,把艺术作品当成金钱、名利交易筹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都不正常,搅乱了市场。
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画画、买画亦是如此。艺术消费的兴起对于油画艺术来说肯定是一个机遇,而且我相信理性消费也是未来的趋向。作为创作者,我的心态是不去想什么大红大紫,能画出满意的作品,让大家真正喜欢你,从而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就是人生的幸事。
《世界知识画报》:传承和创新是当前艺术界和舆论的关注点,您又有何建议提供给年轻的艺术家?
赵瀛洲:我有时候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没有去蹚所谓的“浑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理性和“防御”能力,这让我感到很满足。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追求,作为过来人,我希望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平和的心态,在业务上多下功夫,功到自然成,不要急功近利。要知道一步登天,掉下来会摔得很惨的。
想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画家,就踏踏实实地先做好人,用这样的理念去面对社会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才会觉得一路走来,苦中有乐。另外我也主张,画家不是画匠。尽管现在社会有浮躁的一面和种种乱象,但你仍然可以选择“各走各的路”,按照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解读一步步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这就很好。
如果感到困惑,就多去接触大自然和生活,它们会考验你的耐力,一直在看着你是不是真正愿意对它们敞开心扉。只要你能真心体会到这些道理,一定会对艺术、对自我有更多、更新的认识。
Zhao Yingzhou graduated from Fine Arts Major,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in 1969. He had learned from renowned oil painters Feng Fasi and Zhang Chongqing. He serve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coal mine creation cent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the director of Oil Painting Dep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member of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member of the China Oil Painting Academy. Since 1996, many of his artworks were auctioned by significant auction companies and collected by collectors home and aboard.
趙瀛洲,著名油画家,196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大学油画指导老师是中国老一辈著名油画家冯法祀、张重庆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煤矿创作中心主任,文化部归国华侨联合会徐悲鸿画院油画创作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从1996年至今,作品多次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中国太平洋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等拍卖公司上拍卖,广受藏界好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