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夜场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04尹干
尹干
摘 要:博物馆夜场的开放为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也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力。对国外博物馆之夜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模式,然后才能博采众长,结合国内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摸索出独具特色的新融合模式。国内博物馆夜场的开放面临诸多问题,如安全性、开放成本等。各博物馆切忌盲目跟风,需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再行决定是否适合开放夜场。
关键词:博物馆夜场;国际博物馆日;特展延时;服务观众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被提出,这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为公众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一直以来承担着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职责,也一直在以多种层次服务于社会。文化发展愈发被重视,博物馆公众数量日渐增多且群体更加复杂,新背景下的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之间博物馆的交流日渐活跃,我国也引进了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成功模式。博物馆夜场的开放正是在人们对博物馆期望逐渐提升的新形势下,为了满足公众需求而推进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
1 博物馆之夜的产生
博物馆之夜于欧洲兴起。20世纪80年代已有博物馆尝试在夜间开放。直到1997年,德国柏林推出了第一个“博物馆之夜”。这项活动是由政府联合当地13家博物馆共同发起的,一经推出大获成功,各地纷纷响应,开始打造结合本土特色的博物馆之夜[1]。20多年来,博物馆之夜活动已经扩散至覆盖整个欧洲。欧洲“博物馆长夜”项目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欧洲至少30个国家、超过2000家博物馆提供免费的活动给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2]。博物馆之夜的产生和扩散传播不是偶然,它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和博物馆的变革有紧密的相关性。博物馆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同区域内的多馆联合开展活动具备了基本条件;公众有多元化的需求,是博物馆探索新模式的推力;最重要的是博物馆自身要向前发展,其对创新与变革的追求则是最根本的原动力。
2 国内外博物馆夜场开放的实践
2.1 国外博物馆之夜的开放形式和内容
博物馆之夜在许多国外博物馆已经形成常态。开放时间会由不同地区各博物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如柏林(德国)是每年1月和8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莫斯科(俄罗斯)则是5月18日-5月19日,维也纳(奥地利)是在10月的第一个周六等。博物馆之夜活动会有确定的主题,包括地域文化的宣传或聚焦各类热点话题。除了多样的主题,博物馆之夜也不仅仅是开放场馆到凌晨,还配合有丰富的活动。人们除了可以夜游博物馆,还能领略到多彩的表演,沉醉在艺术的狂欢中。如举办于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六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之夜活动,不但50家博物馆齐开放,而且有遍布全城的音乐会、演唱会、朗诵会、美食节。另外,一些当地俱乐部和酒店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便利[3]。除博物馆之夜外,还有一些博物馆采用常年定期延时的形式来为公众提供福利。如卢浮宫每周三、周五由18:00延时至21:45,大英博物馆每周四、周五延时至20:30,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周五、周六延时至21:00[4]。
2.2 国内博物馆夜场的实践
中国博物馆已走过百年历程,近二十年来博物馆建设持续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有5000多家。数量众多且日益发展的博物馆为夜场的推行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全国许多地区的博物馆都展开了对开放夜场的探索。相比于国外已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国内的博物馆夜场还处在初期试水阶段。当前国内的模式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重大博物馆宣传日进行夜间开放,如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地区性博物馆集体夜间开放,还是单体博物馆开展的夜间开放活动,都会使观众对“国际博物馆日”留下独特的记忆[5]。配合每年特定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纪念、宣传活动,打响“博物馆”这张名片。二是对馆内重要特展增设夜场。如故宫博物院筹备了三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就因参观人数过多实行了延时闭馆的方法,以保证购票观众可以完成参观。夜场内容除展览外也还会包括配套体验活动、民俗表演、影片放映等,自然类博物馆还会推出展厅夜宿活动。
3 探索博物馆夜场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博物馆之夜活动已经在一些国家常态化开展,但在国内,夜间开放还只算是一种新的模式。新模式的推行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是文物安全问题。文物安全是文博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文物工作的第一生命。夜间较白天更易发生文物盗窃,火灾的发生也更不容易及时被发现。另一方面,延时展出使得文物更长时间地暴露在光线下,同时观众的活动还会对展陈环境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若长时间推行夜场势必对文物安全造成威胁。为应对以上风险,需在夜间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且需对文物保存环境加以调控,如调节灯光照度、增强展柜密闭性、使用空调辅助调温等。
其次是运营成本问题,包括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人防措施的加强、夜间展厅服务工作和配套活动的开展都需要额外投入人力。博物館有限的工作人员可能需要轮休加班,而且不是长远之计。如果夜场常态化,目前最有效的补充人力方式是招募志愿者。由于夜场避开了白天的工作时间,为更多的热心者提供了机会。但是志愿者因为其志愿性质,难免有些管理不便,条件允许的话,亦可参考德国的博物馆教育工作——引入接受过人文艺术高等教育的自由职业者。教育活动的核心策划和质量把控由正式员工来负责,而具体实施过程交给自由职业者,按劳付酬[6]。
最后是如何留住观众的问题。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神秘感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把他们引了进来。然而观众的精神文化刚性需求越来越强,好的展览才是吸引观众的最根本原因。不管来的观众是休闲娱乐型、猎奇型、知识型还是情感体验型[7],想要使观众驻足,需要在展览策划之初充分考虑各类型观众的兴趣点。有的观众甚至是抱着多重需求而来,这给展览设计策划相关人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博物馆的传统体系是各部门各司其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而这种体系结构很可能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8]。需要研究员、教育专家、展览设计策划者乃至多部门深入合作,充分整合碎片化的工作内容,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
4 结语
朱自清《巴黎》一文中提到:“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如他所言,当博物馆渗透到生活之中,习惯便成自然,无形中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国内博物馆朝九晚五的常规开放时间与大众的工作时间相冲突,夜场的推进有效填补了文化生活时间维度的空缺。一些重大精品展举办时期、重大节假日或是热门旅游地区的博物馆经常面临着有限的接待量与庞大的参观者数量之间的矛盾。通过夜场将观众分流,也一定程度弥补了展览空间上的不足。博物馆夜场的开放,使得观众利益的确被尽可能最大化了,这是否意味着夜场模式就是要全面推行、多多益善呢?显然并非所有博物馆都适合这一模式,还需要各馆根据自身条件综合考量。博物馆的开放夜场开拓了城市公共精神空间,塑造了夜间城市文化景观。夜幕下的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可挖,需要博物馆人付出长久的努力,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谢雨婷.欧洲“博物馆之夜”活动初探[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2):137-139.
[2]歩雁.博物馆夜间开放模式的尝试与探索[J].文物世界,2014(6):45-48.
[3]杨晓龙.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之夜”成年度盛事[N].中国文化报,2013-12-03(010).
[4]刘黎雨.“博物馆奇妙夜”:展览夜场开放渐成趋势[N].中国文化报,2014-5-20(007).
[5]黄洋,廖一洁.国内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实践、问题及思考[J].东南文化,2017(1):121-126.
[6]顾婧.德国博物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234.
[7]耿超,刘迪,陆青松,等.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8](美)Peter Samis,(美)Mimi Michaolson.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M].尹凯,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