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地乐舞文化

2019-11-04武晓颜朱鑫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7期
关键词:乐器艺术文化

武晓颜 朱鑫彤

摘 要: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留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周代东方齐国的乐舞,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直到今天仍然有无限的魅力。从出土文物探讨齐地乐舞文化的源流发展特征,对研究我国艺术发展史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齐地乐舞;文化;乐器;艺术

1 齐地乐舞文化源流与发展

我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乐舞,认为乐舞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乐舞代表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灵魂需求,是统治者的精神支柱,与国家兴亡有密切的关系。如国家庆典,举行隆重的礼乐、祭祀,宴饮自然是在华贵的青铜礼器中盛满美酒佳肴,但还需要相应盛大的音乐伴奏,才能彰显其隆重与华贵。所以从根本上说,乐是从属于礼的。除了用于祭天、祭地、祭日月星辰与神灵和宴飨、婚嫁、丧葬之外,还有些铜乐器是用于征伐与作战指挥的。“鸣金击鼓”就是军乐器指挥军队撤退与前进的例子。总之,上至朝廷,下至平民,都离不开乐舞文化,以乐舞接人神之欢、号令军队行止,无处不在。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乐舞文化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风格。

商周时期,青铜礼乐器可分为两大体系,即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体系和长江流域的南方体系。这两大流域青铜乐器都以钟、铙、镈为主,但在形制和纹饰上有所不同,存在着地域特征。过去展现给人们的是以中原为主的青铜钟、鼓、磬。实际上除这两大类外,还有古代东夷地区、淄潍两河流域的各地乐舞文化。如今仍流传着古《韶》乐文化的气息。

周代齐属东方夷地,是一个喜爱歌舞、音乐发达的民族居住群体。东夷人很早以前就发明创造了土生土长的乐舞和乐器。据文献资料记载,在5000年前太昊、少昊之时就发明了琴瑟和陶埙。《帝王世纪》载伏羲氏创作了三十六弦瑟,包羲氏作五十弦瑟,黄帝传素女鼓瑟,神农氏作琴,太昊发明了琴瑟,还发明了陶质的埙。由此说,乐礼的兴起源自东方夷地。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北方乐舞文化体系,源流应是东方夷地古《韶》乐文化。

山东齐地龙山文化时期,东方夷族又有一位杰出人物——虞舜,他创作了钟石笙筦。《庄子·天下篇》载,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韶》,禹有《大夏》。《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诸冯临海,在今山东菏泽境内。舜被尧举荐为继承人,摄政于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对音乐的贡献就是圣德中的一项,世代流传于齐地。但古代记载的乐器均为竹木质,不易保存,众多的古代乐器已失传,只能从考古发现的资料了解早期乐舞文化状况。

目前齐地发现最早的乐器是5000年前的陶制乐器,有埙、鼓、牛角号等,这些原始乐器是东夷民族智慧的结晶。到了夏禹时期,东夷人的音乐、歌舞就发展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竹书记年》载东方夷族民间乐舞,向夏王朝献其乐舞,受到朝廷的高度评价和喜爱,并得到夏王室的认可。从此东夷族民间乐舞走向了宫廷之乐。殷商时期的齐地,淄、潍流域一带活动着许多古方国,国势强盛的有逄伯陵氏、蒲姑氏方国,他们都各自发展着本国的乐舞文化,承袭了古《韶》乐文化。这种乐舞文化一直在齐地一带活跃,发芽生长,植根于齐地。

西周时期的齐地,周天子封姜太公于齐、治齐,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其中“因其俗,简其礼”的方針政策就有力地保留了民间的乐舞文化,《韶》乐就是齐地传统的乐舞文化,鲁昭公二十五年(-517),孔子适齐,做了高昭子家的家臣,领略了齐《韶》乐,竟发生了“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当时为高昭子的家臣,主动找到了主管音乐的太师探讨齐国的音乐,相互切磋乐文化,太师论起了齐国还保留着舜时的《韶》乐。足见齐国的韶乐文化源远流长,是承袭了舜《韶》乐,原汁原味的舜《韶》乐才引起了孔子适齐,“三月不知肉味”的真实故事。齐地的腹心地带临淄,这些年又发现了大量的乐器和舞俑,为探讨齐国乐舞文化提供依据。

2 乐器的发现概况

近些年来,临淄境内陆续出土乐器文物,主要是编钟、编磬、镈钟、铜铃等乐器。《临淄县志》载,北宋宣和五年(1123),齐国故城东部就出土过一批乐器,编钟13件,镈钟1件,均有铭文。①编钟铭文84字;②编钟76字;③编钟71字;④编钟67字;⑤编钟81字;⑥编钟70字;⑦编钟42字;⑧编钟28字;⑨编钟14字;⑩编钟20字;k编钟20字;l编钟15字;m编钟14字。叔夷编钟492字,记述了春秋时期齐灵公命齐大夫叔夷的事件。《临淄县志》又载,临淄齐国故城东部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一块,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在地中发现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1975年韶院村南夯土建筑基址发现石磬两枚,刻有铭文“乐堂”二字。这些资料的发现为齐地乐舞文化研究提供了线索。

20世纪60年代古城东北部河崖头村东城垣附近发现一窖穴,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件,其中一件镈钟圆筒状,高达40厘米,口径27厘米,重13.5千克。器壁厚重,造型古朴,顶部饰方形钮,器身饰12枚圆泡型枚,枚之间饰蟠螭纹。这件镈钟是齐地临淄目前发现最早、最大的铜乐器之一。1980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在故城东南大夫观村发掘一大型古墓,“中”字型,南北两条墓道,椁室受到严重的损坏,但椁室设有黄肠题凑和边箱,出土了大量的丝绸织物,椁室的北边二层台上设有方形陪葬坑,置有编钟、编磬各两套,编钟16件,编磬16件,体量大,造型规范,大小依次排列,最大的一件高57.6厘米,重16.5千克,最小的一件高29.1厘米,重2.35千克。旁侧发现陶俑10余件,色彩艳丽,人物造型逼真,还发现乐器架的痕迹。1980年又在东夏村发掘大型古墓6座,出土陶甬钟7枚。1992年于临淄城区东部商王村发掘古墓100余座,其中1、2号战国夫妇并穴墓保存十分完好。2号为男墓,二层台上放置编钟两组14枚,石磬两组19枚。经有关专家测定,编钟的音质清脆,音阶准确,应为实用的乐器。1995年于相家庄北发掘4个有封土的大型古墓,其中1号墓出土铜铃3件。1992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于淄河店村发掘大中型墓34座,其中2号墓出土编钟8件,甬钟两组16件,钮钟10件,石磬3组24件。同年又于故城西北部西古村南征集扁铃30件。这批扁铃形状、大小都相近,铃腔内填有红沙土块。1978年,淄博市博物馆配合临淄东风车站建设,发掘了临淄大武乡窝托村有封土汉齐王墓陪葬坑5个,出土文物12000余件,其中3号坑为乐器仪仗坑,出土錞于1件,铜铙1件,军阵乐器2件。1984年,稷山顶部发现洞室墓20余座,其中1号墓为竖穴洞室墓,北侧墓室中出现鎏金编钟16件,为两组,编钟架1套,鎏金饰件5件,但体量很小,制作非常精细,应为明器。2010年又在故城东部韶院村夯土遗址上出现数十块残石磬,其中两块书写朱文。以上这些乐器文物是探讨齐国乐舞文化的实物资料。

3 齐地乐器的特征

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沿用长达800余年,地下遗产丰富,乐礼器发现较多。从考古发现调查得知,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收藏了几十件乐器,主要是编钟、镈钟、铜铙、錞于、石磬等礼乐器,还有陶制的乐器,如陶埙、陶琴,且小巧精美的陶舞俑也伴随乐器同出。

3.1 这些青铜礼乐器主要是钟

在祭礼和音乐大典伴奏时,钟起着引领的重要作用。例如,鸣金击鼓,先击钟然后伴奏其他乐器,所以钟是演奏中的首要乐器。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收藏一件独钟,1964年出土于河崖头村东窖穴内。该钟璧厚重粗糙,圆筒状,高达40厘米,重13.5千克,顶端一方形钮,钟身饰三行12个泡形枚,枚间部饰蟠螭纹,口圆而平,造型古朴,是临淄境内发现最早乐器之一。

3.2 这组铜礼乐器都带有铭文。

地方县志记载,公元1123年临淄齐故城曾出土过叔夷钟,铸铭文492字,记述了春秋时期齐灵公、使臣、叔夷率军旅伐东莱的史实,并且表明齐国疆域已扩展到沿渤海一带,为探讨春秋时期齐国疆域提供了古文字证据。还有13件编钟也同出于此,均有铭文,为探讨齐国的音乐状况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价值极高,可惜这些青铜乐器早年流落到国外。这组铜礼乐器是发现的铭文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齐国乐器之一。

3.3 齐国墓葬出土的礼乐器分两种情况

一是用作殉葬的实用器。例如,商王庄夫妇墓2号男墓出土2组编钟和2组编磬,钟、磬架各1套,鎏银饰8件,专家测定,音质和音阶清脆合阶,为实用乐器。1978年,淄博市发掘了汉齐王墓的5个陪葬坑,其中3号坑出土錞于、铜铙各1件,为军队中传播号令的乐器,也是宗庙中享孝时的宴乐器,也是实用器。二是葬前制作的明器,不能准确演奏。1980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最高规格的贵族墓大夫观“中”字型大墓,陪葬坑出土编钟两组16件,编磬两组16件,还有钟、磬架和鲜艳的乐舞伎俑。这两组乐器造型与其地诸侯国流行的乐器大致相同,造型精湛,体量大,大小依次排列。但经专家测定音质,音阶不准确,应为明器。

4 对齐地乐舞文化的思考

根据山东地区考古资料可知,现已发现的成套礼乐器编钟、编磬、镈钟,大多数出自齐国齐地,而齐都临淄是发现最多的地点之一。如郎家庄东周殉人墓就出现众多的乐舞佣;大夫观大型墓发现编钟、编磬各2套,乐舞佣1组;淄河店两个“国楚”墓也有所发现。齐轩热电厂墓出土的乐舞佣最多,舞佣姿势各异,制作工艺精美,色彩艳丽。还出土了数匹骏马,脊饰佩饰,还有小巧玲珑的鸟禽等。经清理,发现这些陶舞佣姿态优美,头部饰高发髻,身着长裙,袖口宽阔,有的右臂弯曲高抬、左臂前伸。但这些陶俑有些散乱,舞佣与马甬堆积在一起,难以复原原貌。整个陶俑整理后分析应是齐乐舞演奏的场景,显示了齐国乐舞文化独特的艺术风格。春秋时期,孔子来齐,耳闻目睹了齐乐师演奏的《韶》乐之后,竟陶醉了“三月不知肉味”,连连称贊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闻韶的故事,千古流传。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考察和探索,发现齐地一带的礼乐文物是墓主人显示身份的标志物,是齐地高级贵族墓随葬品不可缺少的主要礼器。如郎家庄大型殉人墓残存部分残石磬,相家庄大型墓、东夏庄大型殉人墓、淄河店大型殉马墓都普遍出土乐舞文物的遗存。

古代典籍中有许多有关齐国乐舞文化方面的记载,为探讨齐乐舞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我们认识到,齐地乐舞文物的大量出土反映了齐地乐舞文化的普遍和昌盛。

猜你喜欢

乐器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乐器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乐器也疯狂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