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美国私校开学季
2019-11-04理工男憨爸
理工男憨爸
一直以为中国父母很鸡血,中国孩子兴趣班很疯狂,但没想到美国也是一样的鸡血和疯狂!这不,憨憨开学第一个礼拜,就收到学校的通知,“兴趣班要报名了你们千万别忘了!”儿子的学校是美国一所挺有名的私校,算是精英化教育吧,和美国普通公校的快乐教育截然不同。
兴趣班手册篇
又过了一个礼拜,学校给每个家长发了一本厚厚的电子目录,我翻开一看,原来是兴趣班报名指南。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写着每一项兴趣班的主题、内容、时间安排。
我翻了翻目录,竟然一共有57项兴趣班的介绍,随便看了几个就开始眼花缭乱的,每一项都有各种要求,记也记不住,干脆,打印出来吧!好家伙,光是一个兴趣班报名指南,打印了足足42页!
我赶忙对着目录挨个给儿子筛选,我先把我感兴趣的选一遍,然后憨妈把她感兴趣的再筛选一遍,最后我们汇总的筛选结果再给憨憨筛选。所以,我们目录上每个兴趣班的左边一列,都是涂涂改改、又勾又画的。这就是我们民主讨论的结果!
美国人的字典里没有兴趣班这个词,而是统统称为Club(俱乐部),参加Club学习的孩子,不仅仅是要学习和练习,还要做项目和比赛。所以美国式的兴趣班也是种类繁多,而且很多以结果为导向的。
我挨个查看学校的兴趣班,一字一句地啃完这42页后不禁震惊了,这57个兴趣班真是太琳琅满目了学术、体育、艺术、机器人统统都有!
儿子的学校是以学术为最大的特色,但是他们的体育兴趣班一样很丰富。有篮球、排球、击剑、网球,还有那种训练综合身体素质的全能运动。说到学术那就更多了'有那种MathCircle,专门应对数学竞赛的,有专门准备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有专门练习写作的。
除了学术之外,还有艺术。比如有训练舞台剧表演的,有学习迪士尼、皮克斯的3D动画制作的,还有一些兴趣班很有意思,中国人不怎么热衷,但是美国人却超级喜欢的活动。比如练习演讲和辩论,并参加辩论比赛,以及学习如何商业投资。
我还发现一个很奇葩的兴趣班,是同性恋班,用来帮同性恋的孩子消除心理自卑,教他们如何与人相处,提高他们自信的。这点应该很符合加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政治正确吧!
报名现场篇
到了第二天,学校在体育馆召开兴趣班大会,每个俱乐部都有一个展台,会有专门的老师或者学生讲解,家长可以现场咨询和报名。当我跨进体育馆的一刹那,这人山人海的,还好我比较瘦,可以见缝插针地挤进去……
热门的展台永远是人头攒动。你怎么判别热门展台?简单,只要展台上印着取得Txx的比赛名次,放上赢得的奖杯,保证吸引一堆父母艳羡的目光。
比如演讲和辩论的兴趣班,桌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超级拉风,咨询的人超级多,自然有很多很多的家长和学生在报名。不得不说,桌上右手边那个银色的超级大奖杯真是太吸引眼球了!
数学也是这样,尽管数学的展台可能是整个场馆里最简陋、最小的,可能理科老师没有文科老师那么多艺术细胞吧!不过人家拼的是实力,展板上直接打印了一张简陋的白纸,写了去年参加美国各大数学竞赛的成绩,就足以让家长趋之若鹜了。
还有一些兴趣班很有意思,比如桌游班,每堂课玩一款桌游;舞台剧班,老师和学员的角色扮演很拉风;击剑班请了学生穿上击剑服在展台附近走来走去,展台上直接放了头盔和剑,每个人经过都会驻足一下;排球班的学生直接当场就颠起了排球;机器人班是把整套机器人比赛地图搬到了场馆,当场给孩子们秀机器人。
兴趣班选拔篇
看了这么多兴趣班,我真有些热血澎湃的,老婆说我比儿子还激动,每每看到桌上那些奖杯的时候,我仿佛感觉那些奖杯在向我招手……
我吭哧吭哧地给儿子一连报了好几个。可当我报名那些热门项目时,老师会微笑着跟我打招呼,“先注册吧,注册后我会通知考试时间。”
上个兴趣班还要考试选拔?我瞬间就惊呆了看起来桌上的奖杯离我那么近,但原来是那么的遥远!当我很忐忑地报了名后,当天晚上就收到老师的欢迎邮件。
理科老师的欢迎邮件永远是那么直男,他其实就传递了三点信息:大后天让孩子来参加兴趣班的选拔考试吧!先给你们一张模拟试卷做一做,大概就知道孩子几斤几两了。题目很难,别泄气,去年考了十几道题,只要答对4道就足够录取了。老师说,今年一共有78X报名,但只招30个。
我两眼一抹黑,天哪,38%的录取率……
总结篇
前段时间,国内好友来美国出差,聊起孩子兴趣班时,痛心疾首,说报了好多班,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其实美国的精英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体育、学术、艺术、机器人等兴趣班也是层出不穷,费用更是不菲。
而且就算你有钱,兴趣班也不是想上就上的。好的興趣班都得考试选拔,选拔上了后也不是上几堂课了事,课后还得做一堆作业、完成好多项目,有时周末还得到处飞去参加各种比赛。
当时我参加学校的“演讲与辩论”兴趣班的宣讲会时,老师就很直接地对台下家长说,“你们能确保孩子每周在课余时间抽出8~10小时准备演讲和辩论的材料吗?如果不行的话,那么这个兴趣班最好就别报名了,因为如果课堂布置的任务课后没能完成的话,是会被除名的!”
课内和课外都不得轻松!这就是精英教育的残酷,无论中国还是美国,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样。
教育从来就不是啃完学校里的书本就好,而是需要广度和深度的。从广度来说,需要孩子包括艺术、体育、STEM在内的全面发展;从深度来说,选定一个项目后就要大量训练、大量比赛。
教育也从来就不是轻松的。好的资源永远是那么有限,会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孩子同时竞争。你不努力,孩子就会掉出竞争者的行列,而获得优秀资源的孩子,他们的起点会更高,看得也会更远。每一小步积攒下的差距,等跑远了后才会发现,这个差距竟然越来越大,直至后面遥不可及。
可能有人会指责我上面写的话太鸡血、太残酷了'对不起,我只是阐述一个事实。如果你不求孩子拼名校,只希望他们将来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生活,那么你可以选择快乐而轻松的教育。但如果你想望子成龙,那么你和孩子就得做好受累的准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也有不同的选择权利,孩子未来人生的选择权,在你!
诚然,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其实今天的累,却是给了孩子未来更多的机会。
——摘自微信公众号“憨爸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