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发展成就

2019-11-04

北方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站在了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的历史起点上;70年来,农牧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正向全面建成小康阔步迈进。

关键词:农牧業经济  农牧民生活  70年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掀开了内蒙古历史崭新的一页。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三农”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指引下,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走过了辉煌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正朝着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重大跨越。粮食生产能力不断跨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粮食产量只有42.5亿斤,吃粮主要靠调入。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194.6亿斤,粮食自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结束了多年吃粮靠调入的历史。1992、2008和2018年,粮食产量先后突破200亿斤、400亿斤和700亿斤大关,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2018年粮食产量710.6亿斤,居全国第8位,粮食总产、单产分别是1949年的16.7倍和8.7倍。畜牧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自治区成立时全区年末牲畜总头数只有851.8万头只,2018年末达到7277.9万头只,增长了7.5倍;肉类、牛奶、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267万吨、566万吨和6607吨,较1978年增长11.8倍、77.2倍和4.5倍,牛奶、羊肉、羊绒、草业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每年净调出粮食1000万吨,具备每年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能力,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跃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794万亩,是1949年的11.2倍,节水灌溉从无到有发展到438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不足0.35提高到0.54,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3723万亩。牧区过冬畜折合羊单位暖棚面积平均每只达到1.1平方米,羊单位平均储备过冬饲草164公斤,全区仔畜成活率达到98%以上。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已经改变。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提高到95%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农牧业生产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传统劳作方式已经被现代化生产方式代替。

——产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绿色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培育形成乳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肉牛、肉羊、马铃薯、杂粮、小麦、向日葵、羊绒和蔬菜8个百亿级产业。2018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05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8家和600家,具备年加工转化粮油2400万吨、牛奶1000万吨、肉类300万吨、羊绒2.2万吨、马铃薯360万吨的能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3%。农村牧区电子商务、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不断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达到8.1万个,家庭农牧场发展到1.93万家,农牧民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规模经营100亩以上耕地面积占到20%以上,养殖业集中度在80%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区农作物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4784万亩、标准化养殖牲畜存栏3735万头只。主要农畜产品检测合格率连续8年稳定在96%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8.9%,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83.5%,地膜回收率65%。“三品一标”用标产品达3000多个,有机农畜产品产量250.3万吨,居全国首位。农牧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72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23件,蒙牛、蒙羊、蒙草、蒙稻等“蒙字号”品牌和天赋河套、锡林郭勒羊肉、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科尔沁牛、兴安盟大米、乌兰察布马铃薯、通辽黄玉米、赤峰小米、乌海葡萄等区域公共品牌越叫越响,其中,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3个区域品牌价值超百亿元。

——农牧民收入跨越式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农牧民收入增长步入快车道,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1978年,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只有100元,2018年增长到13803元,增长137倍,年均增长13.1%,其中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2%、23.2%、21%和3.8%。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牧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超过GDP增速,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脱贫攻坚成就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七”扶贫攻坚计划、两个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十年纲要”,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农村牧区扶贫开发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57个贫困旗县已经有37个脱贫摘帽,3694个重点贫困嘎查村已经有3018个退出贫困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5.24万人,5年减贫141.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1.06%;31个国贫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5570元增加到10965元,年均增长10.2%。

——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全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61元,比1984年增长33.2倍,年均增长10.9%。饮食结构明显改善。人均肉类、蛋类消费量从1957年的8.2公斤、0.8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33.4公斤和7.2公斤,分别增长了3.1倍和9倍,恩格尔系数27.5%,较1998年下降了27.4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显著改观。1980年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8.1平方米,2018年增长到28.6平方米,增长了2.5倍。家庭消费品升级换代。农牧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30.1辆,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和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17.9台和181.2部。中高档乐器、健身器材等享受型消费品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农牧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从1987年的18.2元增长到2018年的1736元,增长了94倍。

新中国成立70年,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是党中央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始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出台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不懈强化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内蒙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三农”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三农”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农三牧”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牧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治上提高站位、思想上深化认识、行动上增强自觉,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始终坚持以农牧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牧业,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农牧业现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

三是坚定不移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改革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推行草畜双承包、“ 双权一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进入新世纪,率先推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提前3年全面取消牧业税,提前1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彻底解除了农牧民税费负担,实现了对农牧民从“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巩固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牧区土地草原确权和“三权分置”改革、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牧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农垦改革等系列重大改革,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动力活力。

四是坚定不移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始终清醒认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安全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始终牢记“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推进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紧紧围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把生态挺在前面,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今天,内蒙古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内蒙古农牧业仍然大而不强,农牧区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农牧民收入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现“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将从新的起点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家园,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莉莉

猜你喜欢

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锐意创新 扎实推进农牧业经济发展
以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 发展现代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