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低估幽默的力量

2019-11-02萌芽

家教世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学步幽默感尝试

文/萌芽

是什么让我们会心一笑?

你可能会好奇,什么是幽默感?跟讲笑话是不是一回事?并不是的,讲笑话只是一个人幽默感很小的一部分。从定义上看,幽默是让事情变得有趣的东西,幽默感则是识别幽默的能力。

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幽默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比起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它的创新性更明显、更突出。

一个拥有良好幽默感的人,生活中往往能够发现别人身上有趣的地方,能够让我们会心一笑。而幽默并不是简单地观察和发现获得的,它需要靠一定的智慧才能实现。

生活中有幽默感的人我们也会更愿意接触,就好像他们自带一种惬意生活的能力,让我们感受到哪怕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能对未来充满激情与期待。这样的人,天生自带磁场,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靠得更近。

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哪怕是刚出生的小婴儿,也已经有自己独特的幽默画面,只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幽默感的发展维度不一样,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让他感觉到有趣的东西,肯定跟10岁的孩子选择的不一样。所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幽默感培养规律,对我们每一个父母来说,也很重要。

婴儿阶段的幽默感(0~1岁)

重视表情和动作的亲子互动,会有利于帮助小婴儿接触幽默感。小婴儿并不是真正理解幽默,但是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是开心的。当你跟孩子玩表情游戏,或者发出有趣的声音时,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快乐并且模仿你。孩子对身体刺激也很敏感,比如你尝试给孩子挠痒,或者学毛毛虫爬行,面对这各种奇怪的动作,孩子都有可能会大声笑起来。

学步期阶段的幽默感(1~3岁)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他仍然会很喜欢身体上表现出来的幽默,尤其是自带惊喜元素的,比如躲猫猫,或者假装游戏。这会让孩子很愿意跟你反复玩这些游戏。

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尝试自己去创造一些独特的幽默。比如有段时间,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跟我“反着来”,Eric会穿上我的大拖鞋,在屋子里拖着声音走,这些都是他尝试让我们发笑的行为,又或者当你问孩子“你的眼睛在哪里啊”,他可能会故意指着鼻子告诉你“在这里”,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在尝试制作幽默,开始有意识逗我们的表现。

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也逐渐在发展语言技能上的幽默,如果你善用押韵的方式来让孩子学单词或发音,你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词汇的有趣,也会让语言启蒙的效果更好。

像有段时间我家孩子开始接触绕口令了,“4是4,10是 10,14是 14,40是 40”这样押韵的绕口令,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他都喜欢听我们念,实际上是在观察我们的发音和嘴唇变化,这些都能让孩子咯咯大笑。

学龄前孩子的幽默感(3~6岁)

学龄前孩子的幽默感更多体现在学习和探索上,你会发现孩子开始走近知识,并且趣味地理解他脑袋里所好奇的事情了。哪怕有些理解根本不合常理,但是对孩子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比如孩子可能会从一张不正常的图片里找到幽默感,像方形车轮的小汽车,或者带着太阳眼镜的小狐狸等,这些都会更让孩子大声笑起来。

而图片和声音之间的不协调,也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有趣,比如拿着一张小奶牛的图片,跟孩子发出“喵”的声音,会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嘲笑”。

学龄孩子的幽默感(6岁+)

年龄较大的孩子很明显的幽默感是对单词和文字有更好的理解,并且能够跟单词一起组合来创造幽默感,比如喜欢双关语、谜语和其他形式的文字游戏。一个孩子驾驭词汇的组合能力,几乎是这个阶段孩子幽默感最鲜明的表现。

此外,当孩子开始对幽默有了更微妙理解后,孩子也具备了更多应用的能力,比如使用幽默来处理不良的情况、化解矛盾或者重新修补关系等等。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高情商的行为表现了。

如何做有趣的成年爸妈?

培养孩子幽默感,最难的一步反而是我们如何让自己内心有趣和丰盈。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去表达对孩子的关心,我们经常运用着幽默感,只是我们自己不自知。我们尝试让孩子放松、微笑、快乐,不管是挠痒还是玩过家家,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听到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声。实际上这个是幽默感最基础的培养秘诀,在笑声中我们帮助孩子积累的,便是一种有趣和幽默的生活态度。

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到你如何挖掘自己幽默细胞,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用好夸张的表情。这点我在录制视频课程的时候特别有感触。有些表情我觉得自己明明已经用了80分力气,但实际上镜头面前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会打一个折扣,所以当我尝试用120分的表现力时,镜头前你们所看到的样子,才是刚刚好的自然。

幽默感在我看来也同样如此,我们要在生活中给孩子积累有趣的灵感,我们也要愿意将这些有趣纳入生活。比如愿意在跟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夸张地结合绘本故事来做表情,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自己以及放开肢体动作的自己,这些都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惊喜。

尝试制造惊喜。前面说了,其实幽默感是一种思维能力,也包括了我们如何能够跳出框架来看问题。它反映的也是我们是否能够看透事情的表面,对内容和文字有没有领悟力。所以当我们愿意每天积累一些小惊喜、小改变时,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去积累对生活的好奇。

积累感觉良好的时光。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人到中年,硬生生把我们的生活乐趣磨成了一地鸡毛,但实际上当我们尝试学会接纳生活时,我们也同样在积累自己面对生活的乐观和幽默。幽默是社会性的,虽然我们的工作都很忙,但陪着家人一起玩、一起分享笑话、玩游戏、看有趣的电影,这些都是我们能信手拈来,又能让孩子享受到的幽默。当我们逐渐积累这些时光时,它才真正内化成孩子心底的幽默品质。

所以,小时候我们教导孩子的是幽默的能力,而日积月累成长起来的幽默感,会内化为孩子的品质。一个真正具备幽默感的人,也具备在困境中保持微笑的能力。

它的起点可以是很多傻得自己都觉得脸红的小事情,但真的投入其中的话,我们也会感受到里面所孕育的快乐和美好,就好像我新书里自序说的一句话:“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眼中,我就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猜你喜欢

学步幽默感尝试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幽默感拯救计划
Meet Truffles
幽默感在爱情中的重要性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蹒跚学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