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鉴赏:音乐灵性充满每个“心田”
2019-11-01赵洁
赵洁
【摘要】鉴赏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丰富认知思维和深化灵感的有效途径。围绕鉴赏音乐需要,注重聆听指导、自由思考、多样评价和沙龙活动等策略指导,可以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丰富认知,增强鉴赏能力。活化方法鉴赏音乐改变传统被动欣赏模式,可以切实增强主动乐于鉴赏自觉性,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情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由此可见,发挥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多给他们自愿鉴赏时空,能够让他们主动融入音乐情境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感悟,能够让他们在共鸣中深受启发,在自觉鉴赏中发现不一样的精彩。注重音乐鉴赏策略指导和方法引导,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参学者向主动实践的尝试者转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内生动力和创造激情,使音乐的魅力与灵性能真正流进每位学生的心田。
一、聆听升华情感:融入乐境
聆听是鉴赏音乐的前提,是学生认知和感知音乐的出发点。教师应多给学生主动聆听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聆听中发现音乐的美丽,让他们能够全方位感知音乐的美丽。学生可结合自身的认知思维情感,主动探索其中的音乐表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达到“物我两忘”境地,定能给学生更多的尝试和实践机会。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静心聆听的机会,便于学生在关注音乐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感思体验。这种感思体验能利于学生在关注创作背景、音乐主题中获得深层次的感思。
引领学生带着情感聆听音乐,让他们从音乐的情境中感受其中不同的内涵意义。如在《彩云追月》鉴赏中,我要求学首先自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该曲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让学生从“弯弯月儿夜渐浓,月光伴清风;月色更朦胧,倒映湖中她面容……”感受那种特有的平缓和轻松。在指导学生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乐曲的节奏上平稳、情绪上抒情、速度上稍慢的特征,可播放“彩云之南——云南”的宣传片,引导学生从耳听与眼观的角度深入体味其中特有的意境。很多同学在聆听中能真切感受到月色下的景物是如此的宁静与漂亮,感受到朱自清先生撰写《荷塘月色》的美妙意境。很多同学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下意识地轻声哼唱,从相应的情境中找出有价值的感知信息,特别是音乐本身所表现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在聆听揣摩中产生不一样的思维灵感,有利于学生由关注填词作曲向意境探索转变,帮助他们在深入意境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并能与音乐零距离衔接和有机融合。
二、留足思考时间:对话音乐
音乐欣赏最忌讳被动,最怕教师的讲解成为学生鉴赏的指挥棒。看似热闹非凡的音乐课堂,其实是“鹦鹉学舌”的翻版。这种“被合作”“被讨论”“被表演”的课堂活动,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让他们的独立探索不能真正融入音乐,不能使自我探索的痕迹与乐曲达成默契。这种热闹的课堂难以让凝神思索、静思默想成为其中的主线,不能真正探索乐曲本身的味道。留足思考时间,请学生多点揣摩,体味其中的匠心,是学生对话音乐的必然认知发展需要。
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在主动对话音乐中产生多维度思维方法和运用技能。如在《秋湖月夜》这首曲子的鉴赏过程中,我请学生首先了解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词作《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妙处难与君说……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瑟襟袖冷……不知今夕何夕。”鼓励学生从中思考作者表达的意图,从中秋的月圆到词人的保家卫国情感,无不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和祖国美好河山的向往。在鉴赏指导中,可要求学生针对其中的表述内容,从“风轻月明下船儿漂在秋夜的湖心”中感受其中特有的水境、仙境和梦境,体味俞逊发与彭正元以古代诗词文化为基础,大胆融入笛曲的迷人意境。为此,很多同学从跨越时间长度中寻找乐曲种特有的情思,都能从笛和膜吹奏的天籁之音中感受“万物皆有灵”的深层内涵,体味创作者“自然之中有深意”的含义,也能使学生真正主动融入相应的环境氛围中,感受其中不一样的美感。
三、引导多元评价:丰富内涵
鉴赏是发现音乐美的前提,点评则是完善音乐之美的必然。多从欣赏中评价音乐带来的愉悦与积累,帮助学生在主动融入聆听音乐的氛围中深化理解识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丰富理解感知,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评价学习中获得深度理解感知。多元评价能够让学生享有足够话语权和支配权。学生多以发现美的耳朵聆听,并用脑体味其中内涵意义,便于其在有针对性地参与交流和深入协作探知中深化感触理解。多给学生足够的点评和交流探讨,让他们从各自倾诉意见中筛选有价值的评论,为他们开启音乐的真切体验之旅提供必要帮助。
尝试多元化评价,利于学生从单纯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尝试者。如,在《月光奏鸣曲》这首歌曲的教学评价中,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贝多芬创作的乐曲特点,不妨建议学生从奏鸣曲的共同特性出发,尝试从升c小调的角度来体味其中深层内涵。很显然,这样的引导能唤醒学生的自觉探知意识,能够从三个乐章中感受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式的差异,能够从“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中体味到作者对曲调的变化。在这样的引导下,很多同学结合乐曲的背景从中体味到丰富的思想情感。从乐章的不一样表现出发,紧扣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可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点评。有的同学认为该曲用调时抑扬顿挫,给人以一种唯美的情感之感受,能激活自己的内生动力;有的同学认为该曲能展现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能体味到作者不一样内心情感世界;有的同学认为,该曲调更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写意,是基于一定深层次理解感知基础上的拓展延伸等。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评价后,可组织他们以学生个体自评、小组互评、指名点评等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帮助他们从丰富的内涵意义中找出其中有效的信息。
四、开展沙龙活动:展现创意
任何音乐活动都是帮助学生开阔认知视野和思维的重要途径,都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音乐沙龙能够以轻松、明快、愉悦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在亲切交流和主动谈论中集思广益,这种活动形式能够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形成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交流中形成多元化的感思。运用多元化的方式予以鉴赏引导,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真切感知,定会学生不一样的启发。
沙龙活动能给音乐带来不一样的动感与活力。如,在《山林的呼唤》教学中,笔者没有按照常规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而是以沙龙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林的呼唤》,要求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氛围。在学生对该乐曲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印象后,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及其表现形式来深入探讨,建議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能主动说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在开展活动中,很多同学围绕自己关注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这几个音乐要素主动畅谈了各自的想法,特别是从山林的各种声响出发,就发音的混合与表达的情感提出了多样化的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
总之,音乐鉴赏需要教师予以正确引导,以开放化、多元化和情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给学生反复聆听,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唤醒他们的艺术灵感。多给学生自悟、自由、自评的时间,多给学生交流碰撞思维灵感的时机,在他们“欲言又停、欲思又止”的时候多加点拨,帮助他们主动融入音乐,产生主动对话音乐的冲动,定能让音乐更有活力、充满灵性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