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音乐美学他律性分析
2019-11-01李雪洁
李雪洁
【摘要】赫哲族音乐是一种具有独特情感的、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是赫哲族原生态的有声文化之一,因其独特的情感性,具有鲜明的美学他律性特征。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美学;他律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赫哲族音乐是赫哲族人口头创作文化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的抒情、叙说中,我们会发现,其中不仅仅记载着历史,还蕴涵着赫哲族音乐丰富多彩情感的美学特征。
一、他律性音乐美学理论
他律美学认为:制约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即音乐是由某种外在规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音乐是他律的(这个词在康德的哲学中正是用来概括他本人所否认的、人类意识是由外界原因所决定这样一个命题时使用的)。这是因为音乐本身体现着某些外界的客观实在,即音乐总是标志着纯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东西,它们主要是人类的情感,也就是音乐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正是这些内容的性质决定着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整体发展,决定着音乐的“形式”,故此也可以将它称做是“内容美学”,强调音乐要表现感情的浪漫主义音乐思想,总的看来,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他律美学的理论观点,既是作曲家又是评论家的舒曼、柏辽兹和李斯特的创作与评论都反映出他们强调音乐的他律性的倾向。其中李斯特把这种美学理论推向了极端,他在写于1850年前后的论文《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德交响曲〉》中说:“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媒介。”他甚至认为音乐无时不是在“表现”情感,音乐本身简直就是情感的“化身”,他使用了“化身”这个来自宗教的词汇,从而使他的“情感美学”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色彩、情感,属于心理学范畴。什么是情感?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领衔编纂《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对情感是这样认为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
由于赫哲族人受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环境、传统、风俗、人文环境、渔猎劳动等影响,使他们成为豪放性格、多情善感的民族。他们在劳动、生活中要用民歌抒发和表达心中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爱情的感触,对政治环境的态度,赫哲族传统音乐就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心灵表达的一种情感形式。
二、赫哲族音乐美学他律性
(一)从情感渊源与环境背景看赫哲族音乐美学他律性
我们知道了情感是用来表达对事物感情或态度的特有心理表现,要分析赫哲族音乐美学他律性,首先要分析一下赫哲人的情感渊源和环境背景。历史地理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甚至决定性地影响着民族文化格局。早些年,赫哲族居住的三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原始的状态,是天然的自然景观的美。直到现在,三江流域仍旧留有少部分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绿色”湿地和原始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这种自然美和原始生态,使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以此为荣耀。
赫哲族民歌由于曲调有限,显著特点是以歌词情感表达为主,极似南方的山歌,多是歌手即兴发挥从心中唱出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急就”特点,并不是每个歌手都有创制新调的能力,因而老歌翻新在所难免,即一曲多用,由于存在一曲多用现象,赫哲族民歌曲调的情感变化也存在“以歌唱的速度改变情感”的这种手段。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旋律,用在表达内容、表达的情感并不一样的歌词上,曲调的速度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了。
赫哲人用民歌讴歌了三江平原的蓝色天空、秀美山川、奔腾河流、辽阔原野的原始美,赞美了家乡的富饶,歌颂了家园的和谐,抒发了对田园的热爱情感。新中国成立初期,赫哲族人的居住区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环境状态。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仍然以渔猎为主,他们看见眼前的美景就比照旧社会的苦难,表达了赫哲人对翻身后的幸福生活的珍惜、满足和对党的感恩,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社会主义新生活自豪的情感。这个时候的民歌多是见景生情,赞美家乡新生活,情感比较投入。
的确,三江平原在生态环境上是天然美,平原上沼泽、草原一望无际;三条大江和无数个天然的湖、河是这块土地上的命脉,水阔、水清、水纯、水美。水域,是养育赫哲族人的母亲河。山清水秀的完谇山道道峻岭连绵起伏在西南部环绕,山林密布,树种繁多,山林和江河等水域为赫哲族人提供了丰富的野兽、禽鸟狩猎和珍奇鱼类捕捞资源。“天然渔场”“天然狩猎场”“天然草场、林场”“天然鸟类生息地”,都为赫哲族人提供并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一个富庶无比的美丽环境和家园。捕鱼、狩猎是赫哲族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劳作内容和经济基础,捕鱼狩猎是赫哲族的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赫哲人反映劳动背景的民歌多是山林水泽,家乡巍巍的山岭,滔滔的江河,宽广的网滩,美丽的花草,辽阔的原野,蓝蓝的天空,都可以成为民歌的背景。他们歌唱这里的富有,以此为自豪,热爱田园和眷恋家乡的美好情感激荡着旋律。《我的家乡多美好》《乌苏里麻木》《乌苏里江水》《富饒的大河》《渔歌》《四季》等都是这样的歌。
赫哲人世代在这个依山傍水的环境中生活。尽管沿江而居,流动飘离,但美好的自然风光从来就没有让他们间断过讴歌家园、讴歌环境的赞美歌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赫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变,激发了赫哲族人的创作灵感,他们情不自禁地纵情歌唱,放歌家乡,特别是在新民歌创作中表达的他们对家乡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情感显得更加强烈。
赫哲族的自然环境又是赫哲族的生存环境。劳动环境与赫哲族的民歌内容、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是美丽的自然环境决定和影响了他们在民歌中对自然环境赞美的情感。
(二)从赫哲族音乐题材看音乐美学他律性体现
从赫哲族音乐题材看其美学他律性体现,有对大自然和世间万物的神秘情感;有对爱情渴望、倾诉和追求,有对情人、恋人的惦念和思念情感;有情人相见的绵绵柔情;有对失恋和婚姻不幸的忧伤情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充满信心的情感;有对大自然中山水家园的赞美陶醉情感;有对渔猎劳动获得产品丰收的喜悦情感;有渔猎丰收后归途上的兴高采烈情感;有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欢乐情感;有对人与人之间的表述和心灵沟通的信赖相依情感;有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憎恨和抱怨情感;有对生活中的不幸及苦难的叙说和悲伤情感;有自爱自尊的民族情感;有对追求事物的期待情感;有顶风斗浪的强有力情感;有迎接远方来客的礼貌情感;有对懒汉的嘲笑规劝情感;有对单位集体的热爱归属情感;有因翻身后生活巨变的幸福情感;有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激和热爱的情感;有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精神风貌的自信和奋发向上的情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赫哲人种种特有的心理表现,这些心理表现中包含着他们表达的各类情感。在表达这些情感的同时,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创作了表达上述多种心理表现的民歌,这些民歌表现了赫哲族人独特文化特点的一个侧面,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原始、古老、淳朴、传统性质的民歌中看出赫哲族人对多种事物的爱、憎、怒、哀、乐。
三、结语
就他律论其合理性而言,它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情感内容”与“思想内容”之间划清了界限,把握了音乐的社会属性。赫哲族音乐不但有创作者个人情感的倾注,更能唤起欣赏者因个人或社会的原因而产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49).
[2]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17).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51-52.
[4]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