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2019-11-01杜海香
杜海香
摘 要:在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逐年提升,对于水产品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从养殖区建设及中期管理方面對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并着重对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给定相应的策略,以期提升草鱼水产养殖的最终成效,促进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草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
草鱼是一种以水草、藻类为食的淡水鱼种,其具有饲养便捷、易于管理、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草鱼的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加,其养殖技术也被不断完善,令草鱼养殖在整个水产养殖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草鱼养殖技术
1.1 鱼苗选择
在进行水产养殖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进行养殖的鱼苗,在选择时,应该以大小均匀、体质健硕、无明显伤病的鱼苗为主;若是在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自主孵化来培育所需鱼苗,保证养殖鱼苗的品质优良。为了提升草鱼的养殖效率,还应该提高池塘整体的物种丰富度,将鲫鱼、鲢鱼等进行混合放养。利用以饲料碎屑为食的鲫鱼在进食过程中对池塘底部淤泥的翻动作用,促进有机物矿化的转变过程,将水质进行改善。此外,为保障鱼苗养殖时的鱼体健康,在投放前还应该对其进行处理[1]。
例如:山东某地在进行水产养殖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鱼苗投放前都使用高锰酸钾和盐水溶液对鱼苗进行浸洗处理,以便灭杀鱼体中的病菌源及寄生虫残留的虫卵等。在用药结束2d以后,还应该根据池塘规格对其深施适量的生物有机肥,增强水体的肥力,促使鱼苗茁壮成长。
1.2 水产养殖区规划
养殖区域的水体环境会对草鱼产品最终的质量与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就要对养殖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水资源的充足供应,并完善相应的养殖设备,使物资交换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养殖区及周围的水体环境被污染。例如某地在进行养殖池塘建设时,将其长宽比严格按照5∶3进行建设,并将池塘的深度设定为2.5m。此外,为了提升池塘对水体的利用率,严防水资源因渗入地底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该地还及时在池塘底部铺设一层防渗水泥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1.3 饵料投放管理
在鱼苗投入池塘养殖后,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管理与训化,可在饵料投放时添加具有标示性的信号,以便使其形成进食的条件反射,便于草鱼养殖中期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对饵料投放工作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保障其能够定时、定量,避免因一次投料过多而对草鱼的正常生长造成危害[2]。
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在养殖初期时,多以水草、青草等做为投放饵料,为草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喂养饲料的安全度,在投放前还对其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利用漂白粉溶液对投放的青饲料进行消毒。并定期向投食区施洒消毒液,保障草鱼生长的健康。此外,为了保障草鱼及水体环境的健康,还应该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时,采取挂篓、挂袋的方法控制草鱼的进食量,并将残余的饵料残渣及时捞出,确保草鱼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1.4 加强水质管理
养殖池塘的水质会对草鱼的养殖产生最为直观的影响,若是水体含氧量较低就会导致鱼群大批量死亡,若是水体呈现出富营养化则会导致水体有害病菌大量滋生,对鱼群的生长造成威胁。为了保证草鱼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池塘中增设增氧设备,为鱼群提供充足的氧气含量。并且还应该将水体中的食物残渣等及时捞出,禁止将生活废水排入池塘中,保证池塘的各项元素趋于稳定的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鱼群生长环境。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池塘的水体进行更换,保证池塘水体中各项物质的均衡,也提升了池塘中的氧气含量,提升草鱼的最终品质与产量。
2 草鱼病害防治技术
2.1 草鱼病症诊断
为了开展对草鱼的病害防治,应该积极开展对其病害状况的研究工作,以便正确的对其病症进行诊断,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便捷。草鱼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出血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等影响,导致最终的草鱼品质与产量大幅度下降。积极开展对疾病的研究工作,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3]。
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积极开展了对四种疾病的研究工作。
2.1.1 出血病
发现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主要对3~15cm的草鱼造成影响,导致鱼类变黑,食欲大幅度下降,在病害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会使鱼的皮肤下呈现出血状态,甚至会导致整条鱼呈现鲜红色。对此病的防治可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来实现,若是疾病已经发生,则应该使用聚维酮碘对发病鱼群进行浸洗处理。
2.1.2 白头白嘴病
发现其是由一种叫常见的鱼类球菌属细菌引起的,会导致草鱼的头与嘴部呈现出一种乳白色的状态。伴随着出现鱼嘴肿胀,影响其进食与呼吸,致使患病的鱼群身材瘦弱、反应迟钝,常停留于岸边,并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对其进行治理时,应该使用石灰水在池塘的周边进行施洒,达到对患病鱼群的治理作用。
2.1.3 草鱼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多发生在夏末秋初阶段,发病鱼群的水温可达28℃以上。患病的鱼体多呈黑色并远离鱼群,其腮上粘液量增加,甚至出现腐烂现象。对这一病害进行治理则应该使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将病原菌进行杀除,并将鱼群在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进行浸洗处理。随后,还应该将腐烂的蟑螂与饵料混合对其进行饲喂,达到对鱼群烂鳃病的综合治理效果。
2.1.4 肠炎病
因病毒性肠炎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波及范围较广,会对整个养殖区内的所有鱼群进行感染,并且在全年都会引发这一病症。鱼体患病时会呈现黑色,并且游动速度减缓,出现食欲减缓或是不进食现象,体表会呈现出一种挤压、出血的状态。还有部分鱼群会出现腹部臌胀、头部出现凸起,甚至肛门处有黄色粘液流出。因此,应该积极研发治理方法。在喂养饲料时,对饲料进行良好控管,避免出现饲料变质的现象。定期向养殖池塘内施加石灰,保证整个水体呈现弱碱性,减少细菌滋生。此外,还可以使用土霉素、大蒜头或是含有大蒜素的大蒜粉与饲喂饵料进行混合,对鱼群进行饲喂,以达到对气单胞菌的灭杀效果。
2.2 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出现患病现象,应该依据患病产生因素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某地的养殖户为了达到对草鱼病害的预防,定期对池塘水体进行更换,以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促进鱼群食欲与自身代谢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以满足其健康成长的各项要求。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还定期使用优质的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避免池塘中因鱼类正常代谢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因劣质水体的影响而使鱼群产生较多的鱼类传染病,影响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2.3 为鱼苗接种疫苗
在鱼苗进行投放之前,应该使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消毒,将其体表的病菌进行初步杀除。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鱼苗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还应该为其接种相应的病害疫苗。将鱼类的三联疫苗对杀菌消毒过后的鱼苗进行注射,并将其置于养殖箱内进行观察,确认其将接种的疫苗良好吸收后再将其投入池塘中进行放养,保证草鱼的健康成长不受危害。
3 结语
草鱼的养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有实践的技术积累,如此才能够实现对草鱼养殖产量的提升。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该对养殖技术中的选苗、池塘规划、饵料投放、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的各类病症进行分析,制定消毒和接种疫苗的计划,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广站.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9(03):109.
[2]郭志文.浅谈池塘养殖环境下草鱼大宗病害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8(22):55-58.
[3]张青海.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