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枣树的育苗技术

2019-11-01袁占芳蔡光军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7期
关键词:育苗枣树技术

袁占芳 蔡光军

摘 要:枣树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枣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药用保健价值,淀积了我国枣博大精神的药食文化。随着枣产业的发展,地区间的相互引种和交流愈加广泛,枣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良种化、标准化、密植化、设施化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趋势。要建立高效益高标准的枣园,苗木选育尤为重要,本文具体论述了枣树的育苗方法和技术,为后期的相关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枣树;育苗;技术

1 育苗前期准备工作

1.1 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等条件较好的地块,宜排涝的川、台、坝、塬及坡耕地均可。

1.2 深翻施肥

在秋季,作物收获以后,或春节土壤解冻之后,清除地面秸秆及杂草,进行深翻30~40cm并耙耱,同时结合翻地,施入农家肥4000kg/667m2、碳铵100kg或磷肥100kg。主要作用是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畜水保墒能力;消灭越冬虫蛹等。

1.3 整地

育苗时,根据育苗方式,将耙耱后的地平整成一定宽度的畦,一般宽为2m,长度以地形情况而定。

2 育苗方法

2.1 归圃育苗

归圃育苗也称二级育苗,是指将母树的一至三年生的根蘖苗归圃到圃地,使其形成较为完整、发达根系的一种育苗方法。主要特点是所育枣苗根系较多,主、侧根发达,苗木粗度均匀,单位面积产量高且成活率高,建园后苗木生长快,结实早,技术简便实用,便于推广和应用。

2.1.1 苗木来源

在老枣园内,将地径为0.4cm左右的根蘖苗刨挖,起苗时尽量将根系刨全,做到随起苗随覆土。如长距离运输,则要进行蘸浆、包装,保证所用苗木不失水、不脱浆,以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因为枣树的吸收根较细,在太阳下暴晒3h以上,根系就会严重失水,开始卷曲并失去活力,栽后会腐烂死亡。

2.1.2 蘖根处理

苗木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包括地上和地下2个部分。地上处理主要是截杆、修枝、去叶等,地下处理包括修根、激素处理等。

2.1.2.1 截杆

指在地径以上10~20cm处,剪断主杆,促使茎杆基部芽萌发。

2.1.2.2 修枝去叶

剪掉所留主杆的侧枝或叶片,防止失水萎蔫。

2.1.2.3 修根

适当修去根部较长、伤口变黑、干燥的根系,形成新伤口,便于愈合。

激素处理:栽前用生根粉加泥浆蘸根,或100ppmNAA浸根,或NAA100ppm+0.2%高锰酸钾浸根,可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

2.1.3 归圃方法

2.1.3.1 整地挖沟

将地作畦,畦内挖沟深20~30cm,栽植株距20cm,行距30cm,11000株/667m2左右。

2.1.3.2 选苗

将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处理过的根蘖苗木按等级选好。

2.1.3.3 摆苗

将选好的苗摆好,覆土一半踩实。

2.1.3.4 灌水

灌足水分待水渗透后,覆土保墒。

2.1.3.5 管理

要及时进行除萌、除草、追肥、病虫防治。

2.2 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就是把优良品种嫁接到培育好的砧木上,培养成新的独立植株的方法,优点是培养速度快,品种纯度高,出苗整齐,出圃率高;缺点是根系不发达,栽植成活率低,根系萌蘖力强。

2.2.1 砧木培育

经常选用酸枣种仁培育砧木,因红枣种仁“十有九空”或不饱满,取种量难,经常不大面积选种。

2.2.1.1 种子处理

净种,就是将种子倒入温水中浸泡10min,搅拌待沉淀后,捞出上面漂浮种子,则沉淀的种子为发芽种子;种子消毒,将选好的酸枣仁在30℃温水中加0.2%的高錳酸钾浸泡5min,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催芽,用30℃温水浸种2~4h后,将种子取出,装入容器催芽,并进行上下翻动,保持温度均匀,当80%的种子已破口时,即可播种。

2.2.1.2 播种日期

如遇干旱,应提前放足底水后再播。需酸枣种仁3~4kg/667m2,在4月中旬—5月上旬,地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最好,出苗快。如果播种太早,则地温低,出苗慢,易烂种;过晚,则苗木生长期短,合格苗出圃率低。

2.2.1.3 整地

将整好的圃地起垄,垄宽30cm,高15~20cm,垄间距20cm,播种前3~5d用地膜覆盖,以便提高地温。

2.2.1.4 播种

将催好芽的种子,在垄上打孔点入,2~3粒/穴,深度以4~5cm为宜,用湿细土覆盖。株距15cm、距株20cm、播13000穴/667m2。

2.2.1.5 播种后的管理

幼苗出土以后,长到10cm左右进行间苗,留壮除弱,保留单株。苗高20cm后,地上部分开始抽生分枝,根系比较发达,生长速度加快,应进行追肥浇水,苗高30cm左右,应进行抹芽、摘心。抹芽是对主杆20cm以下的砧木全部抹除侧枝,以保证嫁接部位光滑。摘心是摘除砧木顶芽,可缓和顶端优势,抑制苗木高生长,促进苗木径生长,以保证合格嫁接。同时要做好苗木病虫害防治。

2.2.2 砧木处理

在嫁接前5~7d,对砧木苗进行施肥、浇水,增强树液流动,同时剪掉砧木20cm以上部分,并除掉剩余侧枝,便于嫁接。

2.2.3 接穗准备

2.2.3.1 接穗采集

在冬春两季,选择要嫁接的枣树品种,选用一年生的发育枝,保留1个主芽短截,注意伤口离主芽不得少于1cm,截断面越小越好。

2.2.3.2 蜡封接穗

将工业蜡(石蜡)在大铁锅容器中溶化,温度加到100~130℃(开始冒烟为宜),用笊篱将接穗在锅中快速浸泡,时间不超过1s,将粘有石蜡的接穗抛洒在地上,充分降温,堆放不宜过厚,以防烧芽。一般1万根需石蜡7.5kg,如果温度过低,则浸蜡较厚易脱落,如温度过高,则会烧芽,失去生命力。

2.2.3.3 贮存

将蜡封的接穗定量装袋,放入冷库(0~3℃),或埋入湿沙中,置阴凉处保存。

2.2.4 嫁接要求

嫁接的整体要求为“鲜、平、准、紧、快、湿”。

鲜:保证嫁穗新鲜,无失水,无霉烂。

平:接穗削面要平,砧木断面要平滑。

准: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紧密接触。

紧:接好后用扎带将伤口用塑料布包严、扎紧,使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以防渗水、以利伤口愈合。

快:操作时动作要快,减少切口水分蒸发,避免伤口污染,以利伤口愈合。

湿:接后要及时灌水,保证砧木的水分供应,提高嫁接成活率。

2.2.5 嫁接方法

2.2.5.1 劈接

也叫土接。在发芽前15~20d,此时树液开始流动,接穗尚未离皮,嫁接成活率高。将砧木截掉上面部分,保留5cm左右,削平表面,中间劈开长2~3cm的裂口,将接穗两面削成楔形,削面长3~4cm,直立插入,形成层对层(即皮对皮,骨对骨),用塑料带包严、扎紧即可。要点:被削面要平,形成层对齐,包严扎紧。

2.2.5.2 皮下接

也称袋接、插皮接。4月下旬—8月上旬均可。选择砧木在1cm以上,除掉砧木上面部分,纵切一刀。将接穗一面削成马蹄形,插入皮下,然后用塑料包紧扎严。(一般用于高嫁换头,成活率高)

2.2.5.3 其他嫁接方法

有舌接、腹接、根接、桥接、方块形芽接、丁字形芽接等。

2.2.6 接后管理

2.2.6.1 检查成活补接

在接后15d左右检查接穗,发现枝条皮色鲜亮,芽体饱满,即成活。皮色发暗,芽体变枯,则未成活。对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2.2.6.2 解带支杆

待伤口愈合后,及时解除塑料扎带,以防形成“蜂腰”;当嫁接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对其绑杆支撑,防治大风劈枝。

2.2.6.3 抹芽摘心

嫁接苗成活后,对砧木接口下萌生的枝条全部抹除,以节省养伤,保证新株健壮生长,苗木长到70~80cm时,进行摘心,促进枝条径生长。

2.2.6.4 施肥浇水

1a结合溉水施肥1~2次,施化肥10~20kg/667m2。

2.2.6.5 除草

及时除去田间杂草,1a 1~2次。

2.2.6.6 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防治红蜘蛛、枣瘿蚊等害虫。

2.3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就是把枣树的根、茎、叶、芽等营养器官直接插入营养基质、土、细沙或营养液中进行繁殖,等扦插的营养器官生根后再进行移栽,最终形成新的独立植株。优点是插穗充足,来源广,可以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缺点是扦插苗的繁育体系还不完善,处理不当生根难,成本高,目前无法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2.4 组培育苗

用植物的枝、芽、叶为母体,通过脱毒、水培成为芽体,在培养液中繁殖、生根,通过大田炼苗培养成为新植株的方法。优点是可以保持母体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快速繁殖优良无性系。缺点是成本高,程序多,技术要求高,生产上不可行。

3 结语

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歸圃育苗和嫁接育苗,充分促进了苗木的良种繁殖和快速发展,育苗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经济成本低,在红枣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大枣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4):27-29.

[2]薛诺稳,吕润生.枣树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0(3):19-20.

猜你喜欢

育苗枣树技术
大枣树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红枣树氮、磷、钾吸收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