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个别化教学

2019-11-01

成才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目标

个别化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为前提,在考虑全班整体的同时,从学生个体出发,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以每个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为基础,采取能满足学生需求、兴趣、能力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发展。个别化教学是人本主义思想和因材施教原则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强调挖掘潜能,发展个性,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模式。

生活适应课程是在一门帮助培智学校学生学会生活并融入社会的一般性课程。在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堂采取个别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应能力和现有的生活经验,训练生活技能,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公民素养,帮助学生成为社会“好公民”。

一、把握学生特点,让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生活适应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与世界等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分段目标,分阶段提升学生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把握生活适应课程目标的同时,我们始终要明确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只有把握住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基础,才能让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因此,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把握针对性、渐进性、动态性的特点。

1.针对性特点。从智障儿童的身心状况来看,智力发育迟缓、唐氏综合症、脑瘫、多动症、情绪障碍、自闭症等不同类型,加上不同的残疾程度,智障儿童每个人之间的个性差异都十分明显,这导致他们在沟通、理解、社交和学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智障儿童的生活能力与生活经验会因社区环境、家庭状况、教养方式、语言环境、主要照顾者等等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比如:三年级小黄,智力发育迟缓,运动功能与口语能力良好,由爷爷奶奶照料,十分溺爱,导致行为习惯差、依赖思想严重;另一学生小张,智力发育迟缓与脑瘫,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口语能力弱,与父母生活,父母很关注孩子自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得小张行为习惯良好,主动意识强。两个孩子因家长教养观念、方式的不同,身心状况、生活能力经验相差很大。因此,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不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训练辅导势在必行。

2.渐进性特点。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时,所有学生按照所在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遵循着划一的步伐进行学习。然而个别化教学的学习进度却是依据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考虑不同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课程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比如一年级上《生活适应》“我上学了”一课(如下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分组分层开展活动。

教学目标“我上学了” A组 B组 C组认知 认识学校、教室、老师和同学技能能自己背书包走进学校,学会摆放好文具和书包等学习生活必需品能认识学校、老师和同学,自己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教室,学会了摆放好文具和书包等学习生活必需品知道自己上学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能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情感交流“我上学啦”的感受,找到我成长的自豪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认识学校、老师和同学,初步学习自己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摆放好书包

3.动态性特点。个别化教学目标是由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共同构成的。每一个短期目标达成后,都要对学生的状态与需求进行重新分析、判断,以便教师制定或修订下一步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即使在备课时已经预设了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但是实际课堂中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做好动态管理。比如,在五年级“我会整理仪表”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梳头——梳头的意义”一课时,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做一做”环节。教师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比赛活动“看谁自己梳头又正确又快”学生会很喜欢并乐于参与,但在实际教学时却生了意外。女生小于突然拉着另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女生小茵的头发并一定要给她梳头。被拉疼了头发的小茵,情绪一下子不能自控,马上大喊大叫起来,课堂当时就混乱了,其他的学生也开始不听老师的口令了。为此,教师立即改变教学环节,变为“谁愿意帮助别人正确梳头”,但是前提是作为模特的人必须愿意被服务。在老师的引导下,有2名女生走到小于同学跟前让她梳头,转移了她的注意力,让她松开了小茵的头发,教学秩序回归正常。从这个案例可见,生活适应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让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个别化教学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教学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从而实现个别化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

智障儿童的个别化教学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或个别与小组一并实施的教学,它不仅可适应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还可以从彼此的互动学习中,促进群体的发展与进步。

1.教学资源选择要有差异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是针对个别化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而言。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智力和生理缺陷,要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分层、个别辅导,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生活适应课教学资源很多,但教师在选择资源时要注意两点:其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其二,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这个差异不仅体现在培智生活适应教学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上,还应把单元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将各种精彩的案例、故事等材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教学难度设置要呈现梯度。教师在备教学难点时,要寻找到不同学生的“最近能力发展区”,创设富有探究性的个性化环境条件,让每个学生“踮一踮就能摘到香甜的苹果”。教师不仅要注意生活适应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还要综观整个生活适应教学,在分段目标各项技能之间做好前后衔接。

3.教学问题设计要把握层次。在培智生活适应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个性化问题,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巧妙地引导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如:在复习和学习新知识时,可将基础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情境留给基础较好的学生。

课前正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程度,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比如二年级“我会擦桌子”一课,课前调查是:A类学生:属于轻中度智力落后学生。他们对于直观操作的方法能够接受,动作记忆较好,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正确擦桌子的方法。B类学生:属于重度智障和唐氏综合症的学生,对于直观操作的方法能够接受,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来擦桌子。老师只有通过前期课前的了解,把握学生能力层次,在教学时根据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情理交融

我们都知道多元智能理论,即人有8种智能,这8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导致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学生擅长行为动作,有的学生擅长记忆等。教师在生活适应课堂教学中就要针对个别教学对象的能力优势(潜在智能)进行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教师在课堂上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采用以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1.视频教学法。视频教学既直观又有动感,非常符合培智学生的思维特点:由熟悉的人做的视频示范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眼球;分解细致、讲解简明的视频能使学生头脑清晰,提升学习兴趣,缓解学习疲劳。

2.贯通式教学法。此教学方法适合自闭症的学生进行熟练技能的训练。教师为他们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时,无论设计什么主题,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沟通训练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教他们用手势、用实物、图片、字卡来表达,或用单字、词语、短句来与人沟通。要将这种训练渗透到每一个活动,在反复练习中贯穿整个个别教学计划始终。

3.情境教学法。个别教学的目标适合在自然情境或模拟情境中进行。如:在学习某个自理能力的时候,教师可拉着学生的手一起做,边说边做动作或将动作编成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在练习中形成能力。

4.协同教学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学人员协同合作完成对某个学生的教学辅导。

5.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相结合。在培智生活适应个别化中教学中,课堂是主渠道,但也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样课后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培智生活教师课后教学更有利于进行生活个别化的指导。

6.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培智生活适应课教学中实施个别化应该始终注重家长的参与,从制定计划、确定目标到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都要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个别化教学的目标。

教育就像是一段旅行,终点的美好和沿途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培智生活适应课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方式,能让教学更有实效,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张扬提供发展的空间。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目标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