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情类核心期刊虚假网站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10-31赵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图书情报应对策略学术期刊

赵琪

摘要: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日益泛滥已经对学术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严重扰乱了我国出版行业的秩序,侵害了学术期刊社及其作者的权益。文章调查并分析了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虚假网站的现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并提出应对策略,以防范并打击学术期刊虚假网站的非法侵权行为,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得到保障。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术期刊;虚假网站;网站特征;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2-0288-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时代的信息化发展及数字出版的普及,传统期刊逐渐意识到了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学术期刊越来越普遍地建立了官方网站,在线投稿系统和审稿系统已经成为实现期刊编辑部与作者和审稿专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通过建立虚假的期刊网站,误导作者进行投稿,不仅使受害者的钱财被骗取,浪费作者的论文发表时间,而且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声誉。经济利益的诱惑、较低的违法成本、监管的缺位和巨大的论文发表市场,造成了目前学术期刊对抗欺诈行为的乏力现象,给学术期刊和作者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1]。武晓耕等[2]指出了打击虚假期刊网站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钮效鹍等[3]设计建设了一个学术期刊网址导航网并投入使用,使作者可以查询到期刊的真正网址,避免了浏览到虚假期刊网站的可能。王艳军[4]从政府部门、搜索引擎、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四个方面总结了应对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策略。郭晓峰等[5]提出利用DOI对期刊进行唯一标识并精准定位期刊官方网站的策略,防御虚假学术期刊网站对正规网站的侵害。从虚假期刊网站“上线”以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作者及编辑人员逐渐意识到其负面影响,许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但虚假期刊网站尚未消失,仍然有作者上当受骗。因此,笔者旨在對同一类型期刊的虚假网站特征及运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学术期刊及作者能够更好地抵制假冒网站的不法行为。

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的作者普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其作者上当受骗的概率相对较小,虚假期刊网站的存活率也应较小,代表性较强。基于此,笔者对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虚假网站的情况做出调查,了解目前虚假网站的现状及存在形式,分析不法分子经营虚假网站的手段,总结虚假期刊网站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提高虚假期刊网站的辨识度,找出作者分辨虚假网站的方法,并从期刊编辑部、政府等角度提出防范并打击虚假期刊网站的有效措施。

1 研究方法

2019年5月25日,笔者以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8版)列出的18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为样本,利用使用率最高的百度搜索引擎进行调查,记录期刊的官方网址及虚假网址,同时采集虚假网站上的“首页”“在线投稿”及“联系我们”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图书情报类虚假期刊网站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共12种图书情报类期刊存在虚假网站,分别是:《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情报科学》《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与情报》《国家图书馆学刊》,占样本期刊总数的66.7%。这说明图书情报类虚假期刊网站仍然呈泛滥之势,形势依旧严峻。

2.2 图书情报类虚假期刊网站特征

(1)投稿流程简单,无需注册作者。多数期刊网站的在线投稿系统会要求作者进行注册登录、添加作者信息、提交论文信息等步骤,但虚假期刊网站在投稿过程中无需进行作者注册,只需要作者提供基本信息并上传原文文档,便可以提交稿件,如图1所示。

(2)界面简单,文章无法下载全文。调查发现12种图书情报类虚假期刊网站全部为静态结构,样本期刊虚假网站首页只有目录信息,有些提供摘要内容,但都无法点击下载全文,且数量较少。

(3)网址大多为刊名缩写。笔者通过分析虚假期刊网站的网址特征,发现其大多为刊名缩写。有些期刊没有独立网站,真正官网与其主办机构有所关联,这便增加了作者的检索难度,使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图书馆学研究》为例,其官方网站(http://www.jlplib.com.cn/tsgxyj/)为其主办机构吉林省图书馆官网(http://www.jlplib.com.cn/)的二级网站,作者只能通过其主办机构官网进入期刊的官方网站,且内容较少,而虚假期刊网站相对而言信息量更为丰富,这便会使作者难以区分真假,很容易上当受骗。

(4)信息简略。大多虚假期刊网站不会留下具体的联系电话,只会提供地址信息及邮政编码,且这些信息的来源为期刊官方网站,而真正的杂志官网会提供详尽的期刊信息。其中,《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虚假网站提供了邮箱信息(tsgjszz@163.com 、tsggzyyjzz@163.com),但其邮箱也是伪造的,与真正的期刊邮箱(tsgjsvip@vip.sina.com、TSGG@chinajournal.net.cn)相差较大。

(5)搜索引擎中显示信息单一。笔者通过调查发现,12个虚假期刊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显示信息均为“欢迎访问《×××》杂志官网”,这一明显的特征可以有效提醒作者质疑该网站的真实性。

3 有效打击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对策

3.1作者有效识别

(1)多次识别。笔者调查发现,样本期刊中虚假网站的位置一般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这便对作者具有较高的迷惑性,由此可见作者不应因为网站位置较为靠前便降低防范性。由于真正网站与虚假期刊网站相差较大,作者可多次点击搜索结果中其他网站综合进行辨别,如能将两者的功能及内容进行粗略比较,便可轻易辨识其真伪。

(2)网址辨识。作者在投稿时,如是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找到的期刊官网,可以查看其网址信息。如果明显为刊名缩写便应提高警惕心,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主办机构的网址确认期刊的官方网站。例如,可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的“办事服务”进入“业务查询”并点击“期刊/期刊社查询”(http://www.sapprft.gov.cn/zongshu/magazine.shtml)查询相应的主办单位信息,进一步核对官方网址;也可以登录“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ww.wanfangdata.com.cn/),点击“期刊”输入相应的刊名,查找其主办单位信息及官网信息。

(3)“审稿”时间较短。传统期刊审稿流程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经过投稿、初审、外审、终审,一般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收稿周期,但虚假期刊网站一般会在作者投稿后一周以内要求汇款。因此作者可以通过投稿时间及要求汇款时间进行辨别。

(4)汇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正规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会以单位账户要求作者汇款,如果要求汇款到个人账号,便要慎重操作,可以找到期刊编辑部的联系方式进行确认。

3.2编辑部增强显示度

(1)加强学术期刊的宣传。作者一旦发现虚假期刊网站,应及时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可以通过在纸质期刊、期刊官网、期刊微信公眾号、微博上发布已发现的虚假期刊网站信息,提高其曝光度,提醒作者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作者上当受骗。

(2)申请搜索引擎认证。学术期刊非法网站主要借助搜索引擎优化技术,通过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展示其虚假页面,在这一信息化时代,投稿者已经习惯于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期刊网站[3]。因此,编辑部应善于利用官网认证功能,积极进行官网的平台认证,申请官网认证标识。认证完成后,官方网站会加上蓝底白字认证“官网”标识,能够提升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增强网站的辨识度,使作者快速识别官网,降低作者上当受骗的概率。尽管进行平台的认证需要向搜索平台缴纳实名实网费及年费,但通过认证标志查找期刊网站无疑是作者识别官网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编辑部应该坚定打击虚假期刊网站、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决心,为作者及读者提供高效服务。

3.3政府建立相应的维权机构

良好的学术出版环境必然无法缺少政府部门的监管。期刊管理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查处力度,为作者建立维权机构,及时发现并阻止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诈骗行为,净化学术出版环境。

4 结语

目前,编辑部力不从心,各种搜索引擎监管不力,作者投诉无果,导致了虚假期刊网站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及学术环境。笔者通过对图情类期刊虚假网站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特征,建议作者加强防范意识,编辑部提升显示度,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相信定会遏制虚假网站的侵权行为。

参考文献:

[1] 孙艳玲.学术期刊投稿要警惕的三类欺诈行为[J].科技与出版,2019(04):111-114.

[2] 武晓耕,郝媛媛.应对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策略探析[J].编辑学报,2016,28(06):575-576.

[3] 钮效鹍,王颖莉,程铁标.应对学术期刊非法网站的可行方法:使用学术期刊网址导航网[J].编辑学报,2018,30(06):604-606.

[4] 王艳军.有关我国假冒学术期刊网站侵权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J].编辑学报,2017,29(04):331-334.

[5] 郭晓峰,姚长青,吴国雄等.利用DOI识别科技期刊官方网站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109-1112.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图书情报应对策略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